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4年毛主席观看《奇袭白虎团》,指着主演问萧华:确有其人吗?

1964年6月,山东省京剧团带着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来到北京演出。周总理、朱德等一众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观看了首演,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嘱咐剧团暂时留在北京,准备推荐给毛主席观看。同年8月,毛主席在北戴河观看了演出,演出时毛主席突然问萧华:

“剧中的严伟才确有其人吗?此人还在不在,任什么职务?”

“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被埋没”

《奇袭白虎团》这部戏,取材于真人真事,为了贴近史实,剧中13个人物均使用了真实姓名或者谐音,而且在外貌上也和原型人物尽量接近。

主角“严伟才”的原型名叫杨育才,1951年随军入朝作战,由于在金城战役中,以化装奇袭的手段,率领侦察班歼灭了南朝鲜王牌军“白虎团”,被授予“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并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图丨《奇袭白虎团》剧照

1955年志愿军陆续回国之后,杨育才所在的部队驻扎在江苏徐州,这位曾经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萧华在陪毛主席看过演出之后,立即责成济南军区了解杨育才的情况。当时杨育才担任侦察连副连长,正在距离师部50多公里外的农场,带着连队边生产边训练。

当政治部干事下到连队,找到杨育才的时候,他正带着比自己小20多岁的战士,在秋凉的湖水中苦练武装泅渡。

经过了解,杨育才已经担任了近10年的连级干部,对手下的战士很是关心,甚至逢年过节,还要到食堂去帮厨,和战士们共度节日。每当师部开会,只要时间允许,杨育才一定徒步往返,借此锻炼身体,保持行军能力。

在对杨育才的评语中,调查组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真是一块掩埋于尘埃中的金子。

既然杨育才爱兵如子,又在抗美援朝中荣获特等功,为何在部队的这么多年,没有太大的进步呢?

原来在解放前,杨育才是被国民党强行抓兵,当了部队的传令兵,后来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杨育才被我军俘虏,自愿加入了解放军,属于“解放兵”。虽然后来在朝鲜战场上战功卓著,但当时政审甚严,杨育才到达副连职以后,一直提拔无望。

眼看着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杨育才正打算转业到地方。

图丨杨育才旧照

毛主席得知杨育才的状况后,很是痛心地说道:“他过去犯错误是被逼的,他有功于人民,又是战斗英雄,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被埋没。

在毛主席的关怀下,杨育才在军中的职级开始不断提升,从副连长一路提拔到副师长。1973年,他还被选为中央军委委员,后来还作为中朝友好代表团团长,率团出访朝鲜。

而他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事迹,再一次被人们所熟知。

朝鲜战场临危受命

1953年夏天,朝鲜战局进入紧要关头。南朝鲜军和美方被中朝军民打得毫无斗志,美国人经过反复论证,放弃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的想法,提出恢复因战俘问题而中断的板门店停战谈判。

而以李承晚为首的好战分子,却公开反对停战,鼓吹“要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并就叫嚷着进行一次全面进攻,叫嚣“要在必要时单独作战”。

图丨晚年李承晚

对于美李集团联手唱“双簧”的态度,志愿军决定发起夏季反攻战役,重点打击李承晚集团,配合谈判促成停战实现。彭德怀特地致电毛主席,建议推迟停战签字的时间,给李承晚集团沉重打击。

随后毛主席回电表示同意,并指示“停战签字必须推迟,推迟到何时为适宜,要看情况发展才能决定,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

作战命令随即下达到20兵团,发起金城反击战役。杨育才所在的68军,是20兵团的主力部队,担任东面突击集团的任务。指挥部经过研究决定,在发起进攻的同时,派一小支部队化装潜入敌后,歼灭敌人的精锐师团“白虎团”。

而这一任务,就交给了时任侦察排副排长的杨育才,带领一个侦察班去完成。

整整三个昼夜,杨育才几乎没有合过眼,争分夺秒地进行各项准备。他让每个侦察员将地形都记在脑子里,甚至自己的每一步应该踏在哪里,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出发的当天傍晚,杨育才化装成美国顾问,战士韩淡年和金大柱化装成李伪军小队长,其他战士化妆成李伪军,头戴钢盔,脚蹬大头皮鞋。团首长带着朝鲜人民送来的鲜花和锦旗,亲自给他们送行。

图丨杨育才(前排左三)和他带领的侦察班战士

时针一分一秒地走到了9点,一道红光划破了夜空。杨育才几步跑到坑道口,敌人的阵地上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等到第三次炮火袭击开始,杨育才跳出坑道,一扬手,向侦察员们喊道:“出发!”

按照事先选好的穿插路线,杨育才和侦查员们顶着炮火,越过了500多米的开阔地,走进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380高地。阵地上已经被炮火炸得坑坑洼洼,残存的铁丝网如乱麻似地翻卷着。

时间紧迫,杨育才招呼战士们跟紧自己,随后纵身从铁丝网上飞跃而过。翻越了好几道铁丝网后,杨育才借着炮火的光亮,发现战士们的衣服都已经被撕破。但他顾不上心疼,不停催促大家跑步前进。

突然前面负责开路的战士赵顺合,急促地喊着杨育才,原来他不慎踩中了地雷。杨育才闻言心中一怔,急忙向赵顺合奔去,让他踩住不要动。自己则卧倒在地,小心地扒着赵顺和脚边的泥土。

脚下的地雷逐渐露了出来,杨育才根据经验判断,这是一颗反坦克地雷,没有90公斤的压力不会爆炸。他做了个手势,让身后的侦查员们先卧倒,自己则跨出两步,身子紧贴地面,让赵顺合先卧倒再抽脚。

图丨金城战役前志愿军坦克部队宣誓

大家安全离开了地雷,都深嘘了一口气,但杨育才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反坦克地雷的周围,必然有其他类型的地雷。正当杨育才为不能快速通过雷区而苦恼时,耳边传来了微弱的流水声。

“地雷不会埋在流水里,从水里走!”一个好主意顿时闪现在杨育才脑中,他立刻招呼大家跳进水沟,借着天空中一颗颗照明弹的光亮,向敌人指挥部的方向迅速前进。

深夜奇袭白虎团

距离指挥所还有十几里路,不碰到敌人是不可能的。要想通过敌人的岗哨,必须得抓个“舌头”,获得敌人当晚的通行口令。趁着照明弹发出的光亮,杨育才向后望了一下拉了很长的队伍,数着数着发现多了一个人。

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引起了杨育才的警觉。他担心行动已经被敌人发觉,身后的人是派来盯梢的。杨育才悄悄将这一发现告诉了身边的韩淡年,韩淡年看了一眼,正要转身向那人扑去时,杨育才一把抓住了他:

“别急,慢慢溜过去,别打草惊蛇。”

图丨金城战役中志愿军步兵突入敌阵地

韩淡年故意放慢速度,落到了队伍的尾部,和那人并排跑了几步,突然一把抓住了那人身上的步枪,顺势拉了过来。那人似乎也被弄懵了,有些不满地问道:“你抓我干什么?”

“谁叫你跟在我们后面的?”韩淡年用朝鲜话厉声问道。

等那人被带到杨育才面前时,那人才发现自己跟着的队伍是中国的志愿军,顿时被吓得浑身哆嗦。原来他是李伪军的士兵,被炮火吓得溜出了工事,眼看着一队“战友”带着“美国顾问”跑过,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拼命紧随其后向后方逃去。

韩淡年听完差点被逗得笑出声,严厉地问他今晚的口令是什么。那名战士支支吾吾地回答说,口令是古输姆欧巴。

杨育才听到后暗自重复了几次,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口令,随即轻轻捅了一下韩淡年的胳膊。韩淡年立刻会意,晃着手中的匕首喝声道:“你说假话,我就捅了你。”俘虏被吓得差点跪下来,连声说是真的。

得到了口令,大家都很高兴,又询问了一些后方的情况后,派两名侦查员将俘虏送到后面跟上来的穿插部队,等两名侦察员回来后,大家继续朝敌军的指挥部迈进。

图丨志愿军火箭炮向敌阵地射击

不出杨育才所料,他们很快就遭遇了敌人的流动哨。杨育才轻轻在枪托上敲了两下,示意侦查员们提高警惕,然后让韩淡年和金大柱上去,抢先向敌人的流动哨发问:“口令!”

敌人没有立即回答,金大柱佯装恼火地骂道:“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经过金大柱一吓唬,对方其中一人赶忙说他们是流动哨。韩淡年紧逼着问口令,敌人立即回答说:“古输姆……”

没等敌人说完,韩淡年对上了下半句:“欧巴。”然后泰然自若地走到敌人面前,亲切地说原来是自己人,差点发生了误会。

身后的杨育才见有三四个敌人正在不停地打量他们,十几个人聚在一起,只有两个人说话,迟早会暴露出破绽。他灵机一动,口中喊着:“巴里!巴里!”然后带着其他人从敌人身边走过。

口令得到了证实,大家心中比之前更踏实了,嘴里喊着“巴里!巴里!”一路小跑着向前奔去。

眼看着距离敌人团部只有三四百米的距离,敌人一列长长的车队挡住了去路。杨育才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当机立断,命令大家向车队开火,趁着敌人一片混乱之际,火速向敌人团部扑去。

图丨志愿军向敌发起进攻

等杨育才等人顺利来到敌人团部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是一片混乱,汽车都已经发动着,敌兵正在忙着往车上搬东西,一切迹象都表明敌人要逃跑。

杨育才迅速将侦查员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消灭办公室里的敌人,第二组混入搬东西的敌人中,先打掉炮兵室,再分头打掉房子里的敌人,最后一组沿公路从北面大门突进,打到南大门。

这样的安排,可以在所有的主要地方同时打响,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彻底堵死敌人逃跑的道路。

不大一会,敌人团部的各个方向响起了枪炮声,会议室一声巨响之后,一支侦察小组已经冲了进去,用手榴弹将屋里的一切炸翻,又用冲锋枪狂扫一阵,里面的敌人被打懵了,仓皇出逃。

很快从屋里逃出来的敌人就汇集在一起,从四周围上了的志愿军,很快让他们企图突围的想法破灭,只得纷纷举手投降。一名战士从会议室中,拿着一面旗子冲了出来,高喊着“白虎团的大旗被我们拔下来啦。”

杨育才走上前,扯着旗子的一角,借着手电的光亮察看,笑道:“什么'白虎’'黑虎’,我看就是只纸老虎!

图丨白虎团旗帜

枪声逐渐平息,大家将敌人团部的高官押到杨育才身边,一一作介绍。天亮之后,杨育才和侦查员们押着俘虏,拖着“虎头”旗,向团首长汇报了战斗经过,然后跟着部队继续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如果祖国需要我,我没二话,再上战场”

杨育才在退休之后,仍然关心着部队的建设,先后担任30多个单位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校外辅导员等。退休后的十几年中,杨育才先后作了800多场次的报告,听众达28万余人。

1997年国庆节前夕,全国11位著名老英模齐聚北京,杨育才就是其中一位。9月29日,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了欢迎老英模招待会,其中还有不少的中外来宾参加。

当时翻译给一位美国女教授介绍,杨育才是当年抗美援朝时的英雄,立刻引起了女教授的兴趣。她主动来到杨育才身边,和他握手致意,杨育才告诉她,自己就是当年化装成美国人,打进了白虎团,捣毁团部的人。美国女教授顿时竖起了大拇指:

“你真了不起,我要把咱们的合影带回去,让我的学生了解当年中国军队的侦察英雄。”

图丨迟浩田向杨育才郑重敬礼

9月29日下午,迟浩田来到老英模驻地的会议室,当见到杨育才的时候,迟浩田情不自禁地敬了一个军礼:

“欢迎你到北京来,多住几天,老朋友了。”

杨育才不知所措地握着迟浩田的手,久久没有放开,激动地对迟浩田说:“首长好,祝您身体健康!”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杨育才和迟浩田都是全国人大代表,一同开会,吃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迟浩田对杨育才关怀备至,几次亲自到杨育才家中探望,利用各种机会关心这位老英雄。

1999年4月25日,中国老龄委组织百名英模进京观光,杨育才是其中之一。在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的前一天晚上,杨育才发起了高烧,女儿劝他第二天别去参观,但杨育才说什么都不肯:

“别的活动我可以不去,看毛主席纪念堂,我一定得去!”

从踏上纪念堂第一个台阶起,杨育才就激动得浑身颤抖。在毛主席遗体前,杨育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抬起头时已经泪流满面。从纪念堂回来之后,杨育才得病情突然加重,当天就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

图丨杨育才(中)与《奇袭白虎团》主创人员

5月8日凌晨,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轰炸,病床上的杨育才听到这个消息,情绪激动地说:“美国人是纸老虎,再厉害,当年还不是让我们打得认输吗?如果祖国需要我杨育才,我没二话,再上战场!”

后来杨育才得老伴打来电话,询问他的病情,并告诉他,自从大使馆被轰炸之后,来请他作报告的人都踏破了门槛。杨育才在电话中嘱咐老伴:

“你替我全应下来,我会尽快回去。这种时候,人们要我作报告,是对我的信任,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没想到杨育才的这段心声,成了他再也无法实现的遗愿。

5月26日,杨育才因病在北京去世。第二天迟浩田赶到医院招待所,看望杨育才的家属和子女,并表示慰问。他紧紧握着杨育才妻子的手说:“育才同志匆匆地去了,去得太早,作为老战友,我很难过。请您节哀,保重身体。”

最后迟浩田拿出自己写好的挽联,交到了杨育才妻子的手中,说:“我怀着敬重的心情,表达对老战友的哀思。”

图丨杨育才在天安门前与小朋友在一起

杨育才去世之后,在八宝山公墓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张万年敬献了花圈,迟浩田亲自参加悼念,作最后的送别。

“奇袭白虎团威震敌胆,战功垂青史名扬华夏”,迟浩田挽联上短短18个字,准确概括了杨育才一生的丰功伟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9年,74岁老人杨育才病逝,为何惊动两位军委副主席?
毛主席看京剧,想了解京剧中一人物原型,为何都说不清,后来怎样
1964年,毛主席看完《奇袭白虎团》,严肃问肖华:此人现在何职务
战斗英雄11年仍是副连,毛主席看一京剧后发问:此人现任何职?
奇袭白虎团的著名战斗英雄杨育才亲笔签名的老照片现身
志愿军奇袭白虎团,金城战役全歼南朝鲜四个师,迫使签订停战协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