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逛魔都——琉璃博物馆 张毅篇

大家好,水缸又来闲逛啦~

被封控在家休(mo)息(yu)了20天后,不能再这么堕落下去了,果断翻出以前的照片库存开工写文章~

张毅,琉璃工坊创始人之一,1951年出生于中国台湾。他是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同时也是琉璃艺术家。从19岁起便开始发表小说,1979年因连载小说《源》打开知名度,随后与张永祥共同改编剧本拍成同名电影,拿下亚太影展最佳编剧。1982年,他与杨德昌、托德辰、柯一正共同执导《光阴的故事》,成为中国台湾新浪潮电影重要推手之一。升格导演之后,张毅先后创作多部经典电影,尤以1984年改编白先勇小说的《玉卿嫂》话题不断,当年也入围金马奖最佳影片。此后,张毅的另一部代表作《我这样过了一生》问世,这部作品让他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也让杨惠姗拿下金马影后,之后两人退出影坛一起创办了琉璃工房。至此,两人开始研究、复兴失传的汉代琉璃烧制技法,并且通过国际琉璃艺术大展、在大学成立艺术研究室、建立博物馆等方式,让琉璃艺术走到了更多人的生活中。现在水缸带大家进入的,就是琉璃工房另一位创始人杨惠姗以策展人的身份,在张毅辞世一周年之际于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举办的《WHY GLASS?至善前行--张毅创作回顾展》。文字介绍就到这里,大家还是跟着水缸的镜头一起走进这些琉璃作品吧~

此次展览张毅的内容分成向自然之美致敬的“太湖石”、跨越挫折后的生命体悟“自在”、让法国百年博物馆惊艳的“焰火禅心”,以及东方水墨新里程碑的“一抹红”等四大系列。

眼前这朵晶莹剔透的花朵即是属于焰火禅心系列的昙花。

同样是焰火禅心的昙花,脱蜡铸造法制成的昙花,这朵有着润泽的色彩。

在沙模中预先埋入脱蜡花朵,直接在沙模中吹制花瓶,同时接合花朵与瓶身,让琉璃浆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奔放,凝结成最自然的状态。

吹制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展现出随性、不受拘束的生命禅意。

依旧是昙花,更像玉质的质地。

换个角度欣赏一下。

虽然是黑漆漆的,但这是一朵牡丹。

黑色的兰花,现实中好像有这个颜色的。

网上搜了下,黑色兰花品种是叫黑雪姬,相当罕见。

普通颜色的兰花,看上去好润的质地,可能这就是琉璃的魅力。

绽放的生命

木槿花,温柔的坚持,可能也是张毅自己对琉璃这一事物的情感写照吧。

走完焰火禅心之后,迎接我们的是“自在”系列。

黑金底色的琉璃台座上,有着姿态各异的小和尚,或双手合十,或盘腿打坐,似乎与台座融为一体。

抱拙自在

乐苦自在

恒美自在

随缘自在

无畏自在

千一自在

如果说焰火禅心是凝固了花朵绽放的那一瞬间,那自在系列则是对生命、对作品等等的体悟,愿有禅心。

自在之后是太湖石系列作品,用琉璃这一材质打造出一个瑰丽的仿自然景观。

张毅把太湖石作为一个膜拜的物件,用一种人为的材质作出新的诠释,是一种对自然美的崇敬和景仰。

琉璃+太湖石的组合,山水意境与光的新配合。

博物馆2F最大的一件展品,大号的太湖石。

面面玲珑的太湖石。

最后是“一抹红”系列作品,张毅用琉璃作为画板与画笔,将绘画从传统的二维平面概念上颠覆。

在琉璃形成的一方小天地中,通过釉料的渲染将画笔层次无比清晰地显露出来。

琉璃的通透,可以让自然的光线照进画作,云、雾、海浪,都在于聚散之间。

具象与抽象,相互纠缠、翻腾。

《一抹红 深云》

《一抹红 存真》

《一抹红 天泉》

釉料的一道空隙,像极了一条直通云上的天路。

本次展览展出的说明文红卡墙,数量在三千张,这仅仅是张毅三十多年创作过程中的一角。琉璃作品、说明文、以及数不清的文章手稿,应该是最能呈现张毅一生在文化上了不起的贡献了。

浏览至此,我们将博物馆二楼差不多欣赏完成,虽然还有三楼杨慧珊的展览内容,因为篇幅关系就放到下期吧,大家下期见,BY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张毅作品 焰火禅心
【原创】琉璃之人间探索
一江明月碧琉璃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盐设计 · 杨惠姗:从电影明星到琉璃女王,命中注定的牺牲与拯救
红遍亚洲却为爱隐居,这对夫妻用琉璃心重拾中国2000年前的美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