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为什么我们自工作以来参加了那么多的短训班、研讨会,聆听了那么多著名专家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学习了那么多优秀教师和校长的先进做法,但仅仅是借鉴了别人的经验,学到了一些皮毛的招数,激起了一点点思维的火花和一时的热度?

为什么我们阅读了那么多的报刊杂志、网络信息,但仅仅是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丰富了自己零散不成系统的教育教学知识,但并没有真正引起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系统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自己教了一辈子书,可以说是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但为什么没有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或校长?难道我们还要这样一辈辈的继承下去?

为什么专家学者在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时能够透过表象抓住实质,是那么深刻、系统、科学、全面?但我们却为什么总是跳不出片面思维的桎梏,总是就事论事,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为什么一个年轻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论学者对教育教学和管理会迅速地切入,很快有那么多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将来从事基层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也总是比我们成长的要快?

难道我们搞的一系列培训研讨、阅读反思、实践探索、写作思考对于提升广大教师和校长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作用不大?价值不大吗?怎样才能找到使我们广大教师和校长专业迅速而持续成长的有效途径呢?怎样才能摆脱我们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和限制,产生一通百通、豁然而开朗的感觉呢?

是什么制约了我们广大教师和校长思维的深度,看问题的高度,事业的广度和研究问题的宽度?

对于这一连串的“为什么”和“是什么”,最近几年来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磨灭不了,摆脱不了,挥之不去,并且深深地缠着我,让我困惑,让我痛苦,让我思索,长时间没有答案。这难道是一道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还没有全解的数学难题?

前段时间,因工作职务变动,得以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对自己来说时间比较富裕,过的较为从容悠闲。于是沿着大师成功读书的路径,我系统深入地阅读了大量的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教育学、学科论的专业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过往的教育教学实践,观察别人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地深入反思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读书经历,才渐渐地有了些粗浅的感悟和体会。似乎觉得我们要成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或校长,除了要改变我们的心智结构以外,其关键在于形成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那么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完善、科学、合理、扎实厚实吗?我们这个类似计算机的脑袋瓜已经输入和储存了多少关于教育规律的信息?是不是能够科学编码和顺利提取?这又如同建设一座大楼,要有设计科学合理的图纸,充分准备好建筑材料,然后勘探打桩浇灌地基。如果没有足够的又宽又深又结实的基础,是建造不成高楼大厦的;即使建起来,也因基础不牢,致使大楼不稳,甚至会倒塌。对,我们要寻找自己专业成长的“图纸和地基”!寻找教育专业知识输入、编码、储存、提取、应用的路径和程序!

二、关于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从人本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对个体知识与素质分类与建构研究上看,他们都特别重视人的动机、需要和自我概念、自我认知,强调要不断改善心智模式,重视知识体系的科学构建,重视形成科学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只有形成科学完备的知识结构,才能形成运用研究问题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larence McClelland)认为每一个人犹如一座冰山,让外界意识到的层面只是这个冰山的尖角,其实人的心理行为中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那个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的一切行为。这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一名教师就像一座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是他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这些显性素质只占“冰山”的八分之一,可以通过各种学历和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另外的八分之七则是隐性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总和就是一个员工所具备的职业化素质。隐性素质支撑着显性素质,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员工的发展。全方位职业化素质培训的作用,就是要从根本上“破冰”,将被培训者头脑中的潜质挖掘出来,将“冰山”水面以上部分和水面以下的部分完全协同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水面以下部分的核心作用。其实,也只有重视教师们隐性素质的培训,才能够更大地提高教师显性素质培训的效果。教师职业化素质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教育的未来发展,也决定了教师自身未来的发展。是否具备职业化的意识、道德、态度和职业化的技能、知识与行为,直接决定了教育与教师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既重视教职员工显性素质的培训,更重教职视员工隐性素质的培训,才是教育“强身健体”的最佳选择。

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对戴维.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可被观察和衡量的特点。洋葱模型的本质内容与冰山模型是一样的,但是此模型对胜任力的表述更突出其层次性。在这个模型中最表层的是知识和技巧,有表层到里层,越来越深入,最里层、最核心的是动机和特质,是个体最深层次的胜任特征,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

据此,结合我们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简言之,两位学者所论及的核心素质就是指教师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入探索。

一个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除了具备R.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和戴维.麦克利兰所提出的最核心层的情感、价值、态度、动机、需要和自我认知等重要身心素质以外,那么还需要建构什么样内容和特点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呢?应该形成什么样的知识图谱和知识体系?这的确需要我们认真深入的研究。

据我们的观察和研究,一个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基本上需要四类知识:第一层次的是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第二层次的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是教师或校长专业知识的基础;第三层次是专业知识;第四个层次是学科教学知识。这四个层次的知识由低到高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和层次结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知识处在最低端,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居中,学科教学知识在最顶端,四类知识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成为一个系统有机、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那一类知识的缺乏和不足,都将会造成知识缺陷,影响到教师的能力提升和职业成就。

具体说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内容和特点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一般说来,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就必须打牢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规法规的知识。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是统一的。价值观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人生观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从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从而把人生真正意义看作贡献,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同时,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地分析人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告诉我们一定要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不用拿自己的错误惩罚他人,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要富有爱心和勇于承担责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从教师知识结构的功能出发,可以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

专业结构具备如下: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拓展资料:

     合理的专业结构要求人才群体内具有各种专长的人才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是由企业组织的目标和人才群体的具体任务所决定的,因而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由于人才群体所处的层次和所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其专业结构的组合也不同。如基层领导群体主要履行执行职能,在专业上侧重技术要求和组织管理的要求;中高层领导群体,要懂专业。

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按照行业规范,在时间节点内,根据职称和专业,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经验技术。他受社会的委托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各种知识及其掌握程度。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知识。从知识形成的类型上说,有间接知识,也有直接经验。前者是指从书本学习来的知识,后者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并总结出一套的课堂情境知识和问题解决知识。

  从教师知识结构的功能出发,可以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从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这个角度来看,教师传授的内容必须是教师所掌握和了解的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一切是以本体性知识的传授为基础的,教学的最终绩效是用学生掌握的本体性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因此,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是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水平与其教学效果之间并非是线性相关。本体性知识超出了一定水平之后,它与学生成绩之间将不在呈现统计上的相关。即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仅仅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由于学科不同,本体性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仅仅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教师要基本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点、相关性质以及逻辑关系;教师需要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等。

  (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指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在教学中,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知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即在教学中,如何将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表达、传授给学生。

  条件性知识,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广大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

  (3)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师的教学不同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教师的教学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实践性知识受个体经历的影响,这种知识的表达包含丰富的细节,并以个体化的语言而存在。如果把教师的教学看作程式化的过程,忽略教师的实践知识,不利于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情况需要教师机智地对待,这种教育教学的机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种情况下适宜和必要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不恰当。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恰当的工作,才能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在处理特殊教学情景时教师所采用的知识来自于个人的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

  教师知识结构的上述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条件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支撑作用,而实践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递起到实践性指导作用。

  (4)文化知识

  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知识。具体说,教师的文化知识包括:基本哲学理论知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一般常识,包括现代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现代技术的本质内含;社会科学的理论与观点,例如法律的知识、民主的思想、经济学的观点和社会学的方法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阅读
教师知识结构,对号入座,看你少了啥?
张志遥:做事、做人、做教师
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顺利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
“新型教师”的形象特点
教师读书的重要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