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健康教育误区必须改变 (2006-09-03 20:58
国民的健康水平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今后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要体现在人的素质上。”进入21世纪后,国家开始倡导预防医学,于是,健康教育开始兴起。一些电视台设置健康专题栏目,不少学者开展健康讲座,各种健康教育的专著,如“健康之路丛书”、“健康快车”、“健康慢车”随处可见。特别是“健康四大基石”被媒体捧为灵丹妙药,国民健康的法宝。然而,这些年来国民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风英女士在今年初发表的文章中批露,2003年国家某部委体检结果表明:1/3以上干部有高血脂、1/4有脂肪肝。糖尿病患者目前全国增至8000万人,这种上升的势头还在持续。目前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里,我不得不说,中国健康教育正在进入误区,自由市场的健康教育正在给国民的健康帮倒忙,为此,要大声疾呼:中国健康教育误区必须改变。
1. 中国健康教育的误区
1.1“健康四大基石”只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健康教育的核心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维多利亚宣言,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列为健康的四大基石。无疑为人们获得健康制定了不可缺失的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一条维护健康的红线,就像每个公民应该遵守宪法一样,对健康人维护健康状态至关重要。但是,反过来,却不能保证遵守了四大基石的人就一定能维护健康。这是因为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无时无刻不在侵犯着人体的健康。特别是人群中已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光靠四大基石,靠一些简单的养生方法已是无法逆转亚健康状态,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一些健康教育专家把“四大基石”捧为健康的灵丹妙药,健康教育的核心,健康教育的全部,是极其片面的错误的认识。有人把“健康教育”定义为“就是用一些很简单的方法,可以预防很多重要的病”。这种观念更是不全面、不科学,是有害的,是错误的。
1.2 人群中的亚健康问题没有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亚健康问题是一个新概念,世界卫生组织认同了这个介于健康和不健康之间的亚健康概念。并在世界各国进行统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健康人群约占5%,不健康(即患病)的人群约占20%,亚健康人群约占75%,由此可见亚健康人群的比例之大。问题在于亚健康人群不及早进行综合干预,亚健康的严重程度还会继续发展,从而失去亚健康逆转的时机,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亚健康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困扰人类健康的新问题,往往使用西医学诊断方法,依靠检测设备和理化检查也很难确定机体的亚健康状态,也难应用西医实验学的方法量化亚健康的各种指标;而且,一些简单的养生方法也远远不能达到控制亚健康的目标。总之,亚健康问题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新课题。这就是这些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病、肿瘤、肝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亚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潜在危险,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然而,亚健康问题并未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在中央二台“健康之路”的栏目中,基本上是请临床专家进行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展示。健康之路的宣讲中只有极少数专家提到亚健康这个词,看不到对亚健康危害的深入分析,更谈不到如何来逆转亚健康问题。在宣讲“健康四大基石”专家的讲座中完全听不到亚健康这几个字。在一些健康教育的专著中,有的虽然提到亚健康概念,然而却是一些空对空的说教,无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当然,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的逆转,是目前还很难突破的人类共同面对的新课题,这需要我们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回避,回避是没有出路的。
1.3 现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排斥食疗是行业管理的重大失误
中国历来具有食疗传统,并形成食疗理论,千百年来食疗观念深入人心。然而时至今日,现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却使食疗成为中国保健食品的禁忌。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必须印有“注意事项”:“本品不代替药物的治疗作用。”很显然,这种规定既不符合千百年来东方食物治病的事实,更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2001年11月7日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刊载了一篇题为《最好的药物》的文章,文章把保健食品称为“最好的药物”。文章指出:“一场革命正在超市货架和跨国公司的实验室里悄悄进行。”这样的革命就是“以食代药。”这种“以食代药”的革命,背景是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替代医学的异军突起,人们的求医观念正在从正规医学转向包括健康食品、中草药在内的替代医学。美国保健和营养学领域知名权威简·卡珀在1993年出版了《神奇的食物:百种疾病的食物疗法》一书,书中这样写道:“数年来的研究确实证实了食物的药疗作用”。如果简·卡珀能够深入了解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的食疗理论和实践,恐怕他就不会认为他的以食代药的“发现”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4 知名专家在“健康之路”电视栏目中闹出笑话
2004年6月21日,中央二台“健康之路”重播“胆固醇是敌是友”的专题,专家回答问题时,一位高脂血症患者提问:“我是高脂血症,但肝脏功能不好,不能服“他汀类药品”,能否吃保健品。该专家的答复是:保健品就是保健品,保健品不能降血脂。不能吃他汀类药品,你就吃一些能降脂的食物。
从上面这位专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首先这位专家不知保健食品是何物?当然,他就更不知道原卫生部规定的22项保健功能中就有“调节血脂”这一功能。个别临床专家对保健食品不了解,从目前的国情讲是不奇怪,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临床医学界排斥预防保健医学、排斥保健食品,就像几十年来西医排斥中医药一样已不是个别现象。一些新闻媒体也不是从爱护的角度来批评保健品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而是有意炒作伤害刚刚兴起的民族保健品产业也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现象无疑反映出在这些高层次人士中对人类亚健康问题的无知。21世纪的今天,这些临床医学界重量级人物及一些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不问青红皂白一概排斥保健食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华民族保健产业的不幸!是国民健康的大不幸!
2. 倡导推动现代预防保健医学是健康教育的核心
2.1“上工治未病”,先人们的智慧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孙思邈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上医之术;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由此可见,中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比现代医学早得多。我们应该继承先人们有关预防、保健、养生的精髓,更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创新。而不应该眼在洋人的后头跑,以追求单一的西方模式为荣。
2.2 陈可冀院士告诫我们: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
陈可冀院士在他主编“冠心病”一书中明确指出:“冠心病目前不能治愈”,“对冠心病的预防工作,从青少年时期就应着手,只有无病早防,才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陈院士在该书还强调指出:降脂西药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肝功能损伤。“致突变作用也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否则,尽管预防了冠心病,却得肿瘤。”
如果陈可冀院士还主编“肿瘤”、“慢性肝病”、“糖尿病”的专著,我相信,他仍然会告诫人们:“肿瘤目前不能治愈”、“慢性肝病目前不能治愈”,“糖尿病目前不能治愈”,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
2.3 维护健康人的健康状态和使亚健康人群逆转是现代预防保健医学的主要任务
2.3.1今天,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的影响,无时无刻不使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受到侵害,这种侵害是绝对的,而且是在无声无息的进行着,防不甚防。为此,健康人随时可能变成亚健康人,亚健康人随时可加重亚健康程度,向病态发展。2003年,北京朝阳区中波电台的电磁波辐射导致周边住户不少人掉头发、记忆力下降、头晕,更有甚者出现细胞突变,有的已出现肿瘤,引发了官司。这一典型的实例告诉我们,光靠“四大基石”是无法维护人们的健康。在中波台周边的住户人群中受到不同计量的电磁辐射,受辐射较严重的人体内自由基大量产生,而造成自由基损伤,从而引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2.3.2 人的年龄增长而自我维护健康的能力在减弱
人的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的必然规律,人的年龄增长而自身维护健康的能力却在减弱。最典型的是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随年龄的增长而萎缩。同样,体内两种清除超氧自由基的酶:超氧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年龄的增长,胸腺随年龄增长而萎缩目前我们无法抗拒。然而,年龄的增长,体内内源性抗氧剂下降,我们是可以增加外源性抗氧剂来维持体内自由基产生与清除从不平衡转向平衡,减轻或修复自由基损伤,从而逆转亚健康状态。为此,中老年人光靠“四大基石”是无法抗拒人体衰老而造成的亚健康状态。
2.3.3 及早干预可以扭转IGT
什么是IGT?IGT的意思是葡萄糖耐量低减,指空脂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但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即7.8毫摩尔/升和11.1毫摩尔/升之间)的一种状态。IGT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100倍。因为糖尿病早期一般没有症状,很容易延误诊断。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糖耐量异常人群已超过3000万,大多数人未被发现。如果这些人仍然陶醉在“健康四大基石”之中,无疑,中国糖尿病人群将很快突破1亿,多么可怕的数字,多么可怕的结局!如果查血糖改变只查空腹血糖,而重视餐后血糖的监测,及早发现IGT人群,并进行有效干预,那么糖耐量异常的3000万人中绝大多数就能逆转而回归健康。由此可见,健康观念的根本改变,健康教育的知识更新,真正开展科学的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3.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担负起国民健康教育的责任
3.1国民的健康应有政府主管部门
说起国民的健康,谁是主管部门,大家会说,从县到省是卫生局、卫生厅。卫生厅下属的防疫站就是管健康的,是这样吗?防疫站只管大的疫情监管统计、上报,平常只管疾病疫苗的接种,从来没有管过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的健康问题。这两年,防疫站正在作机构调整,一分为二,成为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两个部门。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的健康问题依然同这两个部门不沾边。占国民总数约80%的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的健康问题目前很难找到政府主管部门。这是因为政府从来就没有把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的健康当成问题来抓,当这些人中转变为病人,就会有主管部门统计上报了,这就是目前的现状。这就像长江、黄河上游水土流失无人重视,雨季河水泛乱,中下游抗洪,政府的确是下了决心、不管付出多大人力、物力都在所不惜很有类似的地方,结果是治标不治本,事倍功半。
俗话说:“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为此,健康是国民的最根本利益,国民的健康当然也是政府的最根本利益。改变观念,从抓健康人的健康着手,同时抓好亚健康人的逆转,抓好不健康(患病)人的康复,这是事半功倍,真正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唯一出路。努力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对提升综合国力的贡献将不亚于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为此,国民的健康应该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当成大事来抓。
3.2科学的健康教育应该是政府责任
科学的健康教育应该是政府的责任,这是因为:“首先,国民的健康水平提高是关系到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中华民族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大事,只有真正抓好科学的健康教育,国民的健康水平才可能真正得到提高。其次是科学的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空对空的说教,而是要面对人类健康新课题亚健康问题,要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公关合作,才可能有所突破。再次,只有政府行为才有权威,才可能扭转目前的健康教育的误区,从而使我国的健康教育走向正确的方向。
分享:
2
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
2020滋补保健品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官方答复 | 关于将膳食纤维纳入国家十四五营养与保健食品发展战略规划的建议
谁再问你“保健品”,这条微信转给他!
保健食品及几大误区~
2020《中国糖尿病前期临床干预专家共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