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五福”集齐了吗?听说扫苏东坡写的“福”字会……

大家今年有没有集五“福呢?


自从某平台推出“集五福”活动以来,过年集“福已经变成了大家惦记的一份年味儿,一种新年俗。“福文化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福”

从“福”字说起

“福”字,始见于金文。早期文字中的“福”虽多数都是从示畐声的形声字,但也有少数繁化的字形。详见下图:

图源:中华文史工具书数据库

福,各种“说文类”字书有不同解释。许慎撰,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大徐本)中,记载:“福,祐也。从示,畐声,方六切。”

《说文解字》许慎 撰,徐铉 校定

清嘉庆九年(1804)阳湖孙星衍平津馆校刻宋小字本

图源:小学文献数据库

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校勘记三卷》(小徐本)中,对于“福”字的解释为:“福,备也。从示,畐声。”

《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校勘记三卷》 徐锴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粤东书局刻古经解汇函本

图源:小学文学数据库

还有其他《说文解字》版本中,释“祜”。

《说文解字》十五卷许慎 撰

清嘉庆十二年(1807)长白额勒布藤花榭重刻新安鲍惜分藏宋小字本

图源:小学文献数据库

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中采纳“小徐本”中对于“福”字的解释,即福者,备也。

同一个福字,为什么会有三种不同解释呢?

段注本的《说文》和大徐本基本相同,只是对个别字的次序有些变动。但“福”字的解释,段注却采用了小徐本,而以大徐本为非。另外,稍晚于段氏的朱骏声,在其所著的《说文通训定声》中也说:“小徐本得真。”由于《说文》有不同的版本,因而在注释上就有不同的说法,这就是同一个“福”字出现三种解释的原因。

(节选自诸天寅——《释“福”字》,原载于《文史知识》1982年第6期,文章有删改。)

“福”字应该如何解释呢?欢迎大家进入“籍合文库·经典阅读书房”,搜索篇名《释“福”字》,进一步了解。

籍合文库·经典阅读书房”

中国人对于“福”字,不仅有深刻的认识,更有美好的追求。

过年祈福

“福”字,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类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说文解字》中,寓意美好的字,如禄、祉、祥、祯等,都可解释为“福”。

五福临门、福禄双全、福寿康宁、福如东海、福寿无疆、福寿绵长、洪福齐天、福星高照等等吉祥用语,也传达出人们对于福的追求。

过年更加讲究祈福。不管是贴春联、剪窗花、挂年画,过节期间人们总会将“祈福”,体现得淋漓尽致。

祈福节物:桃符与春联

桃符与春联是传统社会新年装饰门户的重要节物,它们都具有民俗信仰的意义。桃符重在驱邪,春联意在求吉。

桃符,是家庭门户守护牌,它起源于古老的桃木崇拜。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开始以桃木镂刻成人形,称为桃梗,以为守门的护卫。

宋代桃符上开始书写“春词”“祝祷之语”。人们已不满足于原始的心理防御状态,而是以语言文字主动地表达迎春祈福的心愿。在岁首新年,家室门口挂上迎春祈福的桃符,对于百姓来说是重要的信仰行为与心理期待。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要表达的意愿越来越多,在桃符上的字也就越写越长,春词逐渐形成了对仗工整的吉祥联语。于是出现了春联这一新年门饰。最早的春联是写在桃符上的。相传五代后蜀国主孟昶是第一副春联的作者,他在桃板上撰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语,开创了春联这一雅俗共赏的文学新体裁。

(节选自萧放、袁昌顺《留住年味——年俗节物撷英》,原载于《文史知识》2015年第2期,文章有删改。)

祈福节物:窗花

汉魏以来有岁首新年在门户上画鸡的习俗,据说是模拟凤鸟以祓妖灾。宋人继承这一传统,“元日,刻为画鸡于户上,盖其遗像也” (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 。这些大约是新年窗花的早期形态。

明朝北京人在门窗上贴红纸葫芦,说“收瘟鬼”。清代年市上卖“窗户眼”。岁暮送灶神后,扫除祠堂舍宇,“糊裱窗槅,贴彩画玻璃眼,剪纸吉祥葫芦” (《帝京岁时纪胜》)

窗花色彩艳丽,构思精巧,是技艺、审美、情感结合的民俗艺术品,喜庆又漂亮的窗花点缀了春节的节日气氛。

除夕夜剪窗花祈福

图源:网络

福字剪纸是窗花的主要题材,它自明清时代流传至今。清朝全盛时期的康熙、雍正与乾隆三位帝王带头在年节书写福字,作为赐赠臣僚的节物。

在帝王朝廷年节书福、送福字的带动之下,民间形成了年节在门窗上贴福字的风气,民间剪纸中的福字更是千姿百态。有的将十二生肖嵌入窗花,有的以五只蝙蝠组成福字图案,祥瑞荟萃,新年福到。

(节选自萧放、袁昌顺《留住年味——年俗节物撷英》,原载于《文史知识》2015年第2期,文章有删改。)

祈福节物:年画

年画起源于先秦时代的宗教信仰,孕育于汉唐文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之中,形成于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鼎盛于清代日益发展的民间文化,并延续至今,比较著名的年画产地包括朱仙镇、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河北武强、四川绵竹等。

年画的题材十分广泛,包括美人童子、门神灶王、神圣仙佛、山水花鸟、民俗生活、纸马杂品、戏曲故事等。常见的主题包括“五福临门”“天官赐福”“五福天官”“吉星高照”“天仙送子”“鹿鹤同春”“鸡鸣富贵”“连年有余”等。

三星在户 五福临门

产地:山东杨家埠  尺寸:45×45厘米 绘者:不详

图源:中华木版年画数据库

“三星在户”一语,初见《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三星,即参星。户,即门。后指福、禄、寿三位神仙。古时有对联:“三星在户,五世其昌。”画中福星居中,怀抱如意,正在看禄星和寿星展开的条幅。条幅上有四只蝙蝠,禄星身上爬着一童子,正手指远处翩翩飞来的另一只蝙蝠,取“五福临门”之意。还有一童子童子,手提一篮寿桃,取“五福捧寿”之意。

壬寅虎年即将到来,我们特意从“中华木版年画数据库”中,为大家挑选了一对“镇宅神虎”,希望能够镇祟避邪,保佑平安!

镇宅神虎

产地:山西绛州  尺寸:44×28厘米 绘者:不详

图源:中华木版年画数据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过年期间流传下的习俗、祈福节物等还有很多,每项内容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无一不传达出中国人对于“福”的向往。

五福与集福

除了保持传统的过年习俗,如今很多人习惯了过年集五福”,今年已经有约1.96亿人集全了五“福”,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集五福”俨然成为一种“新年俗

相信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我们现在所集的五“福”分别是什么。那么,传统意义上的“五福”,包括什么呢?

五福出自《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五福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清阮元在《十三经注疏》中对五福做出了解释。

寿百二十年”。寿即长寿,长命百岁。

五福寿为先

产地:天津杨柳青  尺寸:58.5×34.5厘米 绘者:不详

图源:中华木版年画数据库

自古以来,中国人以长寿为五福之首,只有安康长寿,永享天年才是最大的终极的福份。祈寿心理表现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寿”字最早出现于周代青铜器铭文中,与“寿”字意义相近的字还有“耆”“孝”“考”等字。

早在殷商时期乃至在此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出现了祈求长寿的观念。从古老的民歌《诗经》中,处处可以感觉到人们对于长寿的强烈渴望。“神嗜饮食,使君寿考”(《诗经·小雅·楚茨》)“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诗经·小雅·天保》),可见这种“五福寿为先”的思想已经在当时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普遍心态。

(节选自 辛艺华《福、禄、寿、喜、财——民间装饰字体的文化蕴涵》原载于《文史知识》1988年第2期,文章有删改。)

财丰备”。富,是指钱财充足。《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

康宁,“无疾病”。身体健康,内心安宁。

攸好德“所好者德,福之道”。拥有美好的品德。

考终命,“各成其短长之,命以自终,不横夭”。享尽天年。

今天我们集的五“福”,虽与传统五福不尽相同,但都传达着中国人对“福”的祈盼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今天说“福”,也送“福”!我们从“中华书法数据库”中精选了五位名家所书“福”字,送给大家~祝福大家虎年福顺安康,心想事成!快来扫一扫集“福”吧~

(唐)颜真卿 字 

图源:中华书法数据库

(北宋)米芾   

图源:中华书法数据库

(北宋)苏轼 字 

图源:中华书法数据库

(元)赵孟頫 字

图源:中华书法数据库

(清)爱新觉罗·胤禛 字 

图源:中华书法数据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习俗|又是一年除夕到,除夕有哪些习俗?
盛泽旧俗·贴春联
2023兔年年俗之“春联”
春节漫谈——卢忠仁
春节习俗八大“最”:最早贺年卡始于汉代
为什么农历腊月二十四要扫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