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文 | “十三五(2016-2020)”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概况

“十三五(2016-2020)”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概况

汪维辉、真大成、史文磊

(一)“十三五”期间的主要进展和重要成果

“十三五”期间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继续保持繁荣兴旺的局面,据初步统计,共出版著作(含辞书、古籍校注等)130多部,发表论文1100余篇。下面分类概述主要进展和重要成果。

1.词汇分类研究

(1)常用词研究

近5年来,常用词研究继续受到学界关注,仍是热点课题之一,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大进展,论著众多,这里只略举几项标志性成果。在中古常用词研究方面导夫先路的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出版了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7年)。汪维辉《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将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结合起来,在常用词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诸方面均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真大成《谈当前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四个问题》(《中国语文》,2018年第5期)从语料、词义、书写形式、溯源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存在的缺失与不足。墙斯《词汇类型学视角下汉语水中运动动词的历史演变》(《语言学论丛》第59辑,商务印书馆,2019年)从词汇类型学的视角对“游”“浮”“漂”等水中运动动词在汉语史上出现的多种词化模式做了详尽考察。

(2)语源研究

黄河清《近现代汉语辞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汇集爬梳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包括鸦片战争后至民国时期的学术著作、科技刊物、专科词典等),收录1840年以后(少量溯源至明末清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汉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和少量本族新词,共计50000余条,约600万字,是阅读近现代史料文献的必备工具书,也是收录近现代汉语外来词的集大成之作。论文如储泰松《“甘蔗”语源考》(《励耘语言学刊》,2017年第1期)、冯赫《指示词“如馨”与“尔馨”的形成》(《中国语文》,2018年第3期)、《语源、形成与变化——问数词“几所”“几许”的历时考察》(《古汉语研究》,2019年第2期)、江蓝生《再论“们”的语源是“物”》(《中国语文》,2018年第3期)、雷汉卿、王勇《近代汉语方俗词理据探寻方法刍论》(《语文研究》,2018年第4期)、赵家栋、殷艳冬《古代戏曲词语探源二则》(《古汉语研究》,2019年第4期)、何华珍、逯林威《〈朴通事〉“𤓎”字源流考》(《古汉语研究》,2019年第3期)、程亚恒《〈中华正音〉中的量词“没(儿)”及相关问题》(《中国语文》,2019年第5期)、杨琳《固执义之“轴”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8年第1期)等。

此外还有外来词研究,如顾满林《佛教语“叉手”“合掌”“合十”流变考》(《汉语史学报》第19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汉文佛典中“塔”相关音译形式及其汉化》(《古汉语研究》,2018年第3期)、付建荣《突厥语借词“库露真”考》(《民族语文》,2017年第6期)等;称谓词研究,如储泰松《中古汉译佛经与汉语“父亲”称谓的来源》(《中国语文》,2016年第5期)揭示了汉语“父亲”称谓与中古汉译佛经的关系,针对以往研究提出了新说。

2.词汇系统研究

(1)断代词语研究

第一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概论性著作——蒋冀骋《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2019年)出版了增订本,大幅增加了内容。

近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是近代汉语官话词汇系统的形成。如郭锐《早期北京话在汉语史和现代汉语研究中的重要性》(《语言学论丛》第58辑,商务印书馆,2018年)、汪维辉《近代官话词汇系统的形成——以〈训世评话〉与〈老乞大〉〈朴通事〉的比较为出发点》(《南开语言学刊》,2018年第1期)、汪维辉、许峻玮《〈燕山丛录·长安里语〉中的晚明北京话》(《语言学论丛》第58辑,商务印书馆,2018年)等。

(2)词汇系统演变及其规律研究

近年来,词汇系统演变及其规律的研究有较大进展,如贾燕子《上位化:概念域的历时演变与强势上位词的产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词汇类型学视域下汉语“硬”语义场的历时演变》(《语文研究》,2019第4期)、陈练军《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曾文斌《中古汉语“诵读”概念场词汇系统研究》(《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陈祝琴《“仆倒”义动词语义演变的系统性考察》(《语言学论丛》第59辑,商务印书馆,2019年)、陈怡君、汪维辉《汉语“窗户”语义场词语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语文研究》,2020年第2期)、徐时仪《〈朱子语类〉软硬反义概念词语类聚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方一新、王云路《从多版本〈老乞大〉四组异文看通语词与方言词的更替演变》(《语言研究》,2018第1期)、章黎平、解海江《论汉语词汇共时和历时比较研究的意义》(《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等。

(3)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词汇差异与演变研究

比较不同类型文献的词汇差异仍然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这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于中土文献与汉译佛经的对比,如李振东《〈太平经〉与东汉确译佛经复音词比较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胡静书《中古佛典与中土文献词汇差异举隅》(《法音》,2016年第8期)等。近年来,学界也格外关注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考察近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形成,如陈力卫《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词语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等。

(4)语体视角下的词汇演变研究

学界越来越重视历史词汇系统及其演变中的语体因素。如蒋绍愚《也谈文言和白话》(《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汪维辉《汉语史研究要重视语体差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史文磊《运动事件词化类型演变的语体差异——兼论语体与语言面貌及演变方向的关联性诸问题》(《古汉语研究》,2020年第1期)、孙品健《宋元第三人称代词“伊”的跨语体迁移》(《古汉语研究》,2020年第1期)等都是这方面值得关注的新成果。

3.专书、专类文献词汇研究

(1)专书词汇研究

专书词汇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一直受到重视。此期中古方面的成果数量虽然不如以往,但仍有一些论著值得关注,如牛太清《〈洛阳伽蓝记〉词汇历时层次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高山《〈齐民要术〉单音节动词同义词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18年)、张忠堂《〈贤愚经〉词汇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等。而近代汉语由于语料丰富,专书词汇研究成果在过去5年里数量可观,如对《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祖堂集》《本草纲目》《训世评话》《金瓶梅词话》《儿女英雄传》等专书词汇的考察。

(2)专类文献词汇研究

与专书词汇研究相比,此期更加重视专类文献词汇研究,相关成果也更多。涉及的专类文献有佛经、道经、六朝石刻、唐代公文、隋唐墓志、敦煌变文、宋代都市笔记、禅宗文献、法律文献、近代民间契约文书、明清戏曲小说、清代藏学汉文文献等。如陈荣杰《论走马楼吴简词语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出土文献》第十二辑,中西书局,2018年)、刘祖国《魏晋南北朝道教文献词汇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年)、周作明《试论〈无上秘要〉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汉语史学报》第19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田启涛等《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观察视点和方法——以早期(魏晋)天师道文献为例》(《中国语文》,2016年第3期)、王云路《论佛教典籍翻译用语的选择与创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张烨《早期汉译佛经词汇系统的结构及生成:以支谶译经复音词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郑邵琳《魏晋南北朝石刻名量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李伟大《明清戏曲小说疑难字考释三则》(《中国语文》,2018年第6期)等。

4.词义考释研究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是从考释疑难词语起步的,“十三五”期间一如既往,词义考释仍是研究重点之一,成果丰硕。

(1)单个疑难词语考释

方一新等《“俘囚”补说》(《汉语史学报》第2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曹海东等《〈齐民要术〉“劳戏”解诂》(《语言研究》,2018第3期)、丁喜霞《中古史书中的“假与”考释》(《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张小艳《敦煌佛教疑伪经词语考释五则》(《中国语文》,2019年第1期)、许树妙《“赌当”的词义及理据探究》(《汉语史学报》第17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王文香《宋代文献中“喝”的特殊用法及其来源》(《中国语文》,2020年第3期)、任鹏波《释“尴尬”——从〈红楼梦〉第46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谈起》(《中国语文》,2019年第4期)等都是考释单个词语含义的论文。

(2)专书或专类疑难词语考释

考释的对象涉及佛经、道藏、史书、诸子杂家、小说、诗词曲、笔记、民间契约文书和出土文献等各类典籍中的疑难词语。如陈文杰《汉乐府札记二则》(《汉语史学报》第18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真大成《〈正法华经〉疑难词语释义三题》(《历史语言学研究》第10辑,商务印书馆,2016年)、梁春胜《六朝石刻典故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2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刘祖国《中古道经俗语词释诂》(《现代语文》,2019年第3期)、刘志生《魏晋南北朝墓志词语考释二十则》(《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宋闻兵《汉魏六朝人物品藻词语类释》(《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年第6期)、史文磊《“鉴”“鉴于”“有鉴于”异同考辨——兼论跨层结构词汇化问题与词汇史上的“睡美人”现象》(《辞书研究》,2019年第5期)、郭敬一、张涌泉《〈石仓契约〉方音俗字考释二则》(《方言》,2019年第3期)等,分别针对专书或专类词语进行考释。

5.字词关系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此期词汇史研究开始有意识地考察词的书写形式,特别关注它的调整与变化,比如汪维辉《“抓”的字词关系补说》(《中国语文》,2020年第4期)、张美兰《常用词演变研究中词的外在书写形式及其相关问题》(《历史语言学研究》第13辑,商务印书馆,2019年)、真大成《中古译经异文所反映的“一词多形”现象》(《汉语史学报》第19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论汉文佛经用字研究的意义》(《古汉语研究》,2020年第2期)等。

6.词汇研究与词典编纂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对大型字词典的编纂和修订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成果比较多,如王锳《〈《汉语大词典》商补〉续编》(贵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董志翘《关于古代汉语大型辞书中“因误成词”词条的处理》(《中国语文》,2020年第2期)、梁逍、周志锋《〈近代汉语词典〉疑义举例》(《语言研究》,2019年第4期)、何茂活《〈汉语大词典〉异形词立目及关联问题献议》(《辞书研究》,2019年第4期)、张福通《唐代官制词语与辞书编纂》(《汉语史学报》第18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等。专书词典有徐复岭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语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等。

7.研究成果总结

(1)研究内容

研究成果面广量多,研究更加深入,重点有所转移。常用词、疑难词语、语源、复音词、外来词、词汇系统、语体、辞书编纂等均有涉及,内容丰富多样,不乏有深度的力作。词义考释类论著虽然数量不少,但与以往相比,呈下降趋势;与此相应的是,常用词演变研究方兴未艾,呈上扬势头。既有研究常用词组对更替的,也有研究单个常用词来源与发展的,如真大成《“趁”之来源补论》(《语言研究》,2017年第1期)、张雨薇《汉译佛经常用词“摄”的意义、来源与流变》(《励耘语言学刊》,2018年第2辑)等。常用词演变研究虽然得到学界关注,成果不少,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2)研究方法

方法和手段有所更新。表现在:

第一,引入新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如运用词汇类型学、语义地图等方法对历史词汇进行系统研究的做法开始兴起。

第二,重视传世古籍与不同材料之间、古代语言与现代方言之间的相互比较和印证。

第三,研究视野逐渐开阔,注意对相关学科方向的借鉴和学习。语体视角和语言接触视角的研究有所拓展。

(二)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尽管“十三五”期间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存在的缺憾和问题也不少,有待改进。

1.从业者文献功底薄弱,缺乏对语料进行鉴别和分析的意识与能力,因使用材料不当而影响研究质量的问题比较严重

就中古汉语而言,存世的中古文献有限,虽然目前已几近竭泽而渔,无论世俗文献、宗教文献还是出土文献,无不利用,但对文本的来源、形成、结构、性质以及所用语言是否同质等问题的认识比较平面化,存在着“见着就用”“拿来就用”的随意做法。误用、滥用语料导致立论不稳甚至产生误说的问题也较为普遍。

2.研究领域仍需拓宽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还有哪些课题可以开掘,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以使中古近代汉语研究进一步“增殖”,学界尚缺乏充分思考,目前讨论的话题日渐老旧,亟待创新。

3.理论风气仍较淡薄,研究方法有待继续创新

必须密切关注现代语言学的新进展,及时借鉴吸收新的研究理念和方法手段。

(三)“十四五”期间的研究趋势

针对上述薄弱环节,在以下几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1.继续做好语料的发掘和整理工作

汉语史语料的本体研究还很薄弱,在校勘、辨伪等文献学工作基础上,还应针对语料文本的生成、结构、性质、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文本学考察,进而逐步建立中古汉语语料学和近代汉语语料学,编写详尽可靠的《汉语史语料解题目录》,为初学者和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利用语料的基本指南。

2.加强汉语史专题数据库建设

从专题入手进行深加工的数据库现在还很少,例如基于特征的常用词历史和现状数据库,能将汉语词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特征按照一定的参数(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体及书写形式等)用数据库的形式展现出来。

3.拓展研究课题,填补空白

结合移民史,研究词语的历史层次和历史上方言与通语、方言与方言之间的互动关系。方言词汇史的研究有赖于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史的深入开展。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关系密切自不待言,中古历史方言词虽然存世材料不多,但也值得披沙拣金,系统收集整理,并作历史的考察。

利用出土的中古近代文献,考察中古近代汉语字词关系,进行形音义综合研究。

全面开展语体与词汇关系的研究。中古近代时期产生了大量新词和复音词,语体在新词和复音词产生机制中起到何种作用值得研究。借鉴仓石武四郎的《岩波中国语词典》,编纂详细标注语体特征的《中古汉语语体词典》和《近代汉语语体词典》。

继续做好专书和断代词汇研究,编写更多专书词典,在此基础上编纂《中古汉语词典》,修订《近代汉语词典》。

(四)“十四五”期间的研究课题

“十四五”期间以下一些研究项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开创性,值得开展。

(1)纵横结合的常用词历史层次研究。

(2)基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字词关系形音义综合研究。

(3)基于词汇类型学和语义地图方法的汉语语义演变规律研究。

(4)语体视角的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

(5)汉语词汇多功能模式的历时演变研究。

(6)专书词汇系统研究和专书词典编纂。

(7)断代词汇系统的研究和断代词典编纂。

本文原为全国社科办语言学学科调研组编《语言学新视野》(商务印书馆,2021年)中的一节,本次推送改作现名。如要引用,请参照原书。

编辑:潘洁妮

审核:真大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述 | 汉语史研究中心教授“学述”系列:汪维辉教授
学述 | 汉语史研究中心教授“学述”系列:方一新教授
转载丨汪维辉教授谈汉语史专书研究
半生心血铸辉煌
汪维辉教授专访:严谨治学,诚恳待人
曾江 肖晓晖:古代汉语研究呈现新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