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一谈藏书

从大学时代就喜欢看书,那时候功课较紧,囊中羞涩,故而谈不上什么藏书,就喜欢抽空去安大那边书店看看,大都都是已比较便宜的价格买到的旧书,成捆成捆的往宿舍搬运,现在依旧在我的家中的不多了,有一套关于茶的系列丛书。

毕业以后的前三年,书买的依然不多,大部分是医学专业的书,不能不看的,文学历史类的书籍不多。2012年刚毕业那年,从毕业到医院正式上班,中间有好几月时间无事可做,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的《明史》,共计28册,到2013年下半年花了一年半看完,这本书应该是我读历史类古籍的启蒙,初次接触此类书,不太了解里面的编排,本纪,五行志,职官志等等都不怎么看得懂,文言文很多也看不太懂,但是打下了基础,由此书接触到了很多其他的书籍,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外面更大的风景。接下来的三四年买书呈现了一个高峰,2013年下半年看完《明史》后,又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的《新唐书》,因为看唐史非常入迷,所以接下来围绕着唐史买了许多书,比如《唐会要》等等,又拜读了唐史研究专家陈寅恪的名著《隋唐政治渊源论略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从而基本读懂了唐代的经济政治和军事问题,从租庸调到两税制的财政改革,伴随着的军事制度由府兵制变为募兵制,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逐渐清

晰,为了进一步的了解相关的土地财政问题,又购买了唐代杜佑撰写的名著《通典》,这套《通典》一共9巨册,北宋本影印,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一套书,从上古一直写到唐代中期之前,涉及面很广,时常翻阅,时有帮助。唐代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朝代,因为处于封建王朝的发展鼎盛期,朝气蓬勃,汉朝太年轻,明清太老气横秋,缺乏生机。

2013-2015年基本上花了两年时间研究了唐的大概。但这时候仍未注意到版本学的问题,真正开始重视版本应该是2016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将过去一些好的经典书籍影印出版,价格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群也能接受,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这些书籍全部珍藏在各大图书馆的古籍宝库中,除非一二专家,他人难得一窥真容,成为死书,不能播散惠及普通大众,未尝不是一个遗憾,从2016年开始一直到如今,从刚开始准备出的6辑到现在还未出完的10辑,每辑包含若干经史子集的名书,分期出版,出的很快,我基本每期都够买了,影印的质量很高,大都是宋元珍本,比如朱熹的《四书集注》,这是我的第一套宋刻影本藏书,字大如钱,墨黑如漆,十

分精美。宋刻本李善注《文选》,当然我自己还自己在“书格”网站上下载并打印了明刻本六臣注《文选》,后在合肥一古旧书店买了清胡克家的仿宋刻本《文选》,互相对比参校读,的确就知书之版本优劣,宋代雕版印刷一下子就发展到了高峰,后面都难以企及,元不如宋,明不如元,清不如明,印刷的水平一代代衰落,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2018年年初时候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到了比较好的线装本书,文物出版社的彩色影印系列,比如曾经在大藏书家黄丕

烈陶陶室中的宋本《陶渊明文集》及《陶靖节先生诗注》,宋本《孟浩然集》、《详注周成美片玉词》、《酒边词》等等一系列好书,影印十分精美,如原书,价格也十分优惠。这是比较满意的书籍,正是因为接触这些书籍,渐渐看了一些藏书家的故事,当代私人大藏书家韦力先生的《书楼觅踪》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带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去看不一样的风景,不然像刘向、晁公武、钱谦益和钱遵王、黄丕烈、傅增湘、周叔弢这样一代代的藏书家保存了中华文化最为核心的书籍,保留下来的大量古籍,为中华民族的知识传承做了宝贵的工作,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一直在延续血脉,没有被同化,也许正是一代代这样的文化基因在传承的原因,个人力量虽小,但是一代代这样的个人,通过不懈的的努力,力量就会不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的护佑:古籍善本收藏
浙江书业的沧桑史
范行准与栖芬室藏书 【转】[[ 范行准与栖芬室藏书 伊广谦 ...]]
中国珍贵古籍善本精美书影赏析(一)
性情“书奴”黄丕烈
藏书家李盛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