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尹光华:在古籍修复中延续千年文脉

在宁夏图书馆,有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那是尹光华专门修复古籍的地方。60岁的尹光华是图书馆唯一的古籍修复师,每天都在和珍贵的古籍善本打交道,她用精湛的修复技艺,为这些珍贵的古书延续生命。

古书多磨难。虫蛀鼠咬、糟朽水湿、断线破皮……每本古籍的修复,都需要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周期。最近,尹光华正在修复一部已经泛黄脆化的清代古籍,尹光华用毛笔蘸着自己亲手调好的糨糊,修补大大小小的残破书页,一页页耐心地做着衬纸。经过她娴熟的“修补”,一页页发脆的书页,被完好复原。

“每一次与古书相遇,都仿佛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1980年,时年18岁的尹光华考入宁夏图书馆工作。

“1983年,上海图书馆举办全国古籍修复培训,我正好负责古籍保管工作,被派去学习。”没想到,那年教她的师傅,曾师从于我国近现代古籍修复泰斗张士达先生,机缘巧合,尹光华成为古籍修复工艺的传承人。

“1990年拜寺口一座古方塔被不法分子炸毁,考古人员在现场清理时发现了一批重要文物。”尹光华告诉记者,当时挖掘出土的两本千年古书纸张都十分薄脆,酸化严重,散落成片。尹光华临危受命,开展古籍修复。此次修复,从笔刷、纸张的采置到糨糊的调制,需要极大的耐心,尹光华戴着口罩也不敢大喘气,一寸寸、一笔笔修复,用了3个月才完工。

“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尹光华介绍,古籍修复要经过拆书、洗书、配纸、补书、折页、喷水、剪页、压平等十几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考验着修复师的技艺,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现半点差错,不同的善本、朝代、纸张都大有学问。“一位好的古籍修复师,不仅是给书籍修修补补,还要懂书籍装帧、纸张鉴定以及古籍发展历史、版本学、目录学、美术等相关知识,更要对古籍充满敬畏之心。”

为摸清家底、传承文脉,2007年国家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尹光华和同事们也参与到对全区古籍的普查和保护工作中,最终摸清了全区公共图书馆和文博单位的家底,总藏量7000多种,共有3万多册古书。

随着社会各方面对古籍修复宣传力度的加大,不少人找到尹光华想向她学习古籍修复。作为宁夏第一位被培养出来的古籍修复师,尹光华打算在退休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古籍修复人才。“古籍是千百年来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保护好古籍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历史。”尹光华说。

来源:宁夏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修复师:古籍里是美,是学问
古籍修复师尹光华:让古籍重现气韵神采
我在图书馆修古籍
为古书“疗伤”:锤子、冰箱、电饭锅全用上
江苏100多万册古籍亟待修复 高水平修复师找不出5人
匠人|杭州图书馆唯一一位古籍修复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