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七”事变85周年 | 牢记历史,汲取抗战精神力量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这是“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创作的《卢沟桥歌》。如今,85年过去,这铿锵有力的歌词所透露的悲壮和豪迈,仍令人动容,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身处和平年代,硝烟虽已散去,但无论多久,“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那段血与泪书写的历史,都是中国人不能遗忘的记忆。

“七七”,无法忘记的一天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强行要求进入卢沟桥东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8日凌晨,正当事件交涉之时,日军突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

战事爆发后,中国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与桥共存亡”。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219团3营官兵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率领下,奋起抵抗,连续打退日军三次进攻。其间,日军向平汉铁路桥及左侧的回龙庙阵地中国守军连连猛攻。“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血战,子弹打完,就用大刀与日军肉搏,两个排的守军,全部壮烈牺牲。

中国军队在北平卢沟桥奋起抗击日军的进攻

经过近20余日的战和拉锯,7月28日,完成进攻准备的日军在大量火炮、装甲车、飞机的支援下,向驻守在北平四郊南苑、北苑、西苑的29军发动总攻。在5个多小时的战斗中,29军驻南苑部队浴血抵抗,伤亡2000余人,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壮烈殉国。29日,北平沦陷。31日,天津沦陷。

“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击侵略的全民族抗战。

举国上下共赴国难


一夜之间,战火染红了卢沟桥,平津沦陷,华北与中国告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面对空前的亡国灭种危机,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说:“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从此,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抗日前线,还是大后方,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抗日前线,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白山黑水,雪积及尺。抗联战士,孤悬敌后,在斗争最艰苦的时候,他们仍怀着坚定执着,向死而生的大无畏精神,着单衣水鞋,出没于日寇封锁线,誓要驱逐日本侵略者。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是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的诗句。“九一八”事变后 ,赵一曼把年幼的儿子寄养在上海的亲戚家中,勇敢地投身于艰苦的东北抗日战争,不幸落入敌人魔掌后,在前往刑场的路上,赵一曼给年幼的儿子留下了遗书,叮嘱年幼的儿子:“在你长大成人以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哪个母亲不爱儿子,哪个幼子能没母亲,但为了拯救祖国,赵一曼义无返顾,慷慨捐躯。

赵一曼(1905—1936)

黄浦江边,血色弥漫。数十万战士,他们怀着“捐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主义情怀,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与阵地共存亡,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迷梦。

面对战斗之惨烈、战局之艰难,谢晋元以“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自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愿为国家、民族牺牲生命的决绝之心,率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血战四昼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曲悲壮的人生之歌。

谢晋元(1905—1941)

太行山上,面对日寇的围攻“扫荡”、国民政府的苛刻对待,八路军怀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浴血奋战,用生命、鲜血和钢铁般的斗志,与广大民众“共艰苦、共生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只前后左右各个方面”,同侵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正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远大抱负,左权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即使条件再艰苦,不管敌人怎样进攻,也要坚持抗战到底,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左权(1905—1942)

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七七”事变爆发后,清华大学暑期留校生致电蒋介石,“生等分属国民,愿倾热血,效命疆场。”上海,年仅20岁的纱厂练习生严熹,参加了蚂蚁救亡流动宣传队,与其他爱国青年一道,赴各地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之生死存亡全在此次拼死一战之中,可谓已至最后关头”,只有广泛发动群众,才能取得抗战胜利,因此他告诉父亲,“此去意义很大,责任很重,可谓义不容辞”,即使路途遥远,过程艰苦,“物质上或较辛苦,但在精神上却非常愉悦”。

严熹(1917—1942)

许多海外华人华侨为了抗日救国,也纷纷牺牲小家为大家,甘愿牺牲,不断奋斗。菲律宾华侨沈尔七,组织成立华侨归国抗日义勇队,先后三次回国参加抗战。在抗战烽火中,他无暇顾及家中,甚至回到祖国,也没有返家省亲。他告诉母亲民族大义,“惟今如不抗日救国,民众将永无翻身之日”,决心牺牲一切也要抗战到底。

年仅23岁的符克前往越南,发动华侨返回祖国参加抗战。他在给越南谋生的父兄的信中写道:“我之自动参加救国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为的是尽自己的天职。尽其能力贡献于民族解放之前而已”,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符克(1915—1940)

85年前的卢沟桥上的枪声,定格为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宛平城墙的弹痕,记录着那段血与火谱写的历史。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换回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与和平。历史无言,精神不朽。今天,新时代新的长征,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决不能忘记了抗战先烈的流血牺牲,更要从中汲取伟大的抗战精神力量不断奋进。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列出一份抗战书单,带领大家走进那段烽火岁月,重温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一起回望那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英勇身影。

《卢沟桥事件史料全编》

全面发掘与整理中日两方史料,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卢沟桥事变的基本史实。

《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

本书共选收800多名日本侵华战犯的笔供,数量之多、内容之巨为历次之最,绝大部分供述为首次公布,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本书共120册,第一辑50册,第二辑70册。为便于读者重点阅读,国家档案局将每个战犯笔供中的重要罪行作了摘要,并翻译成英文,排在相应笔供之前。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

从政治军事侵略,到经济资源掠夺;从各地屠杀惨案,到细菌战毒气战,运用大量中日档案,战犯汉奸供词,以二十个专题,全面系统地揭示抗战十四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中华民国史》(第九、第十卷)

中华书局版《中华民国史》的抗日战争部分,全景展现了八年全面抗战的艰辛历程。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1911—1949)》(第六、七、八卷)


首部系统、全面对民国时期外交文献进行科学整理的大型文献集。第六至八卷收录了1931—1945年抗战期间的外交史料,系统反映了十四年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外交发展过程。

《百年革命家书》

本书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本书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写,精心编辑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二十余家单位收藏的100封革命英烈家书、遗书而成。图书按照家书写作时间先后排序,时间跨度从1921年至2018年。家书作者均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牺牲的英烈,他们有的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献出了生命,有的是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涌现的先进模范;既有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亦有普通的共产党员。

这些家书生动展现了革命先烈和优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反映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艰苦奋斗历程。

《重读抗战家书》

本书入选2015年度“中国好书”。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家国为念,纸短情长。本书汇集32封国共抗战英烈的家书,从高级军官,到普通一兵,展现了全民族抗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历史图景,延续抗战记忆,弘扬抗战精神。

《重读先烈诗章》

本书收录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28年间为中国革命牺牲的100位革命先烈写作的诗歌。全书按照烈士牺牲的时间先后排序,诗歌的作者既有李大钊、瞿秋白、恽代英等党的重要领导人,也有余祖胜、古承铄等大批普通的青年革命者,诗歌表现了革命先烈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境界,展现了革命先烈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老照片】-1万-5207-侵华史料:1937年日本发行的北支事变明信片第6辑
日绘制地图暴露侵华野心:标注各地资源物产军备
日军侵华期间印制的“军事邮便”明信片,长什么模样?
索尼为发布会道歉!七·七事变前,日本间谍在华搜集情报70年!
初2023届寒假历史第19练——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收藏的日军侵华纪念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