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播预告 | 为什么在唐诗、宋诗之后要读清诗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诗歌融化在山水之中,凝结于园林之内,或者在民间的勾栏瓦肆里作秀,或者在庙堂的亭台楼阁里起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无数故事用诗歌叙述,同时,无数情感被诗歌发抒,一首在汉代流传的《江南可采莲》,到今天仍与万顷荷塘一起呼吸,一首在唐代风行的《君生我未生》,在当下依旧被痴儿痴女反复吟弄……似乎是老天钟爱,似乎再也没有比中国更有诗歌气质的国度了。

[清]董邦达《杜甫诗意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诗歌的气质就如同人的气质,需要长久培养。可以说,没有上古歌谣到《诗经》《楚辞》这些先秦诗歌,中国诗歌就少了它的根;没有自汉到唐的诗歌,中国诗歌就少了它的魂;而没有自宋到清的诗歌,中国诗歌也就谈不上续存。所以,要从诗歌中理解中国,就离不开对于各朝各代诗歌的理解。

在大家眼中,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冠冕,宋诗则是诗歌的一条蹊径,唐宋诗之外,其余的诗歌就可以退而求次。可是,正如桐城派的最后一位大师吴孟复先生对于清诗的评语一样,清诗其实也是诗歌中一条堪比宋诗的一条蹊径。吴孟复先生是这么说的:“唐诗以韵胜,宋诗以理胜,清诗以学胜。唯其如此,故能度越元明而与唐宋鼎峙。”从吴先生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清诗是足以与唐诗、宋诗相鼎立的一代诗歌,它理解诗歌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清诗铎》,[清]张应昌 编

其实,对一般人而言,清诗并非完全陌生的诗歌,它时不时地会向大众流露出它的面貌来。“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须知少日拿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些曾为人传诵的诗句都是清代诗人写出的。既然能够为人传诵,那么清代诗歌就一定有其值得了解的地方在。

为什么要读清诗?怎么理解清诗?如何去读清诗?本周五12:00—14:00,锁定中华书局视频号直播,我们将从《清诗铎》出发,走近清诗,走进诗歌国度中一个别样的“狮子林”。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诗
唐诗是诗歌发展的第一个巅峰,而宋诗另辟新境,不让前贤
13首清代最好诗歌,不仅有唐诗的气象,还有宋诗的劲健
《诗踪》序
宋诗精选
【诗词讲座】漫说唐宋诗的异同与优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