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雨堂·夜读抄】周一良藏书的流散

《周一良读书题记》的出版缘起,周启锐在书前《出版说明》中说,“这本题记是家父仙逝后,他的一个青年朋友孟刚先生到我家,我们两人花费好大力气,将家父藏书共一万多册整理一过儿时,顺便抄录出来的。”周一良在二〇〇一年去世,这本《题记》的整理出版,已是在十年之后。读到这段文字,自然也会让人想起前些年流传的周一良藏书的去向话题,因为有人看见,周氏的许多藏书在北京的一些旧书市场出现过,读书界有一些人以为是十分可惜的。同时的热点话题还有,流散出来的藏书上周氏私章的真伪问题。

估计这些话题当事人应该也是知道的,不过第三方的表述可能更为公允一些。白化文《已落言诠》中收录有一篇《周太初(一良)先生购买北洋画报>》的文章,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倒是对这一话题交代得很清楚。“周一良先生逝世后,遗留的大批书籍并无图书馆登记所说的‘财产帐’,后人极难处理。周启锐同志问及在下。我建议:将其分成几大块:一大块是日文书,其中不乏现当代日本学者签名赠阅本,颇为珍贵。另一大块是周一良先生批阅本,如‘二十四史’等,已捐赠给北大历史系。再有的就是其余的线装、洋装书啦,其中善本、准善本大批的,但需大型图书馆或中国书店的采购人员多日在周府工作挑选。于是,按我的意见行事。”“由我敲边鼓”,先后找北大历史系、北大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他们都来人看过,“均因缺乏大量购书资金而兴叹”。“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总认为北京各大馆吃捐赠吃惯了,眼光也忒高”。退而求其次,只好找专干采购的中国书店了。中国书店自然是有求必应,并决定,有拍卖价值的,交直属的海王村拍卖公司,其他的交中关村店。好几位工作人员大致清理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后来的情况,从白化文的文章中就不难看出结果了,旧书市场流散的情状,则是极其自然的事。读书界有人非议书籍的流散,恐怕也只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如果周氏藏书的处理情况确如白氏所言,应该还算是比较理想的。一本书倘若可以遇到喜欢自己的人,有什么不好?至于流散出来的藏书上周氏私章的真伪问题,似乎就不是太重要了。

《周一良读书题记》按照编年排列,起于一九二二年,讫于二〇〇一年,亦即他去世的那一年,一个读书人终生对于书的依赖之情,大致也能看出一二,待他死去了,身后是非谁管得,也真是由不得他的。在他死去的前一年,还在《两般秋雨庵随笔》题记中说,“两般秋雨庵随笔,幼年读本,不忍弃之,实则当时理解甚少。不能作诗,尤为痛也”,亦可见人之一生,可惜、可痛的事情,实在亦是太多了。真是痛何如哉!




理洵,字安父,别署新雨堂,书评人、作家。著有《与书为徒》《猎书记》《魏晋风流多少事》《铁未销集》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叔弢、周一良父子的藏书、读书与著书
我的随笔〔1〕:读《周一良读书题记》读后感
周一良读书与买书
学人 | 荣新江:周一良先生与书
【德式阅读的力量】一种习惯改变一个民族
“不再买书”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