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自常熟图书馆的报告:新生篇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位列“2014最美基层图书馆”榜首的常熟市图书馆

承继文匯传统 秉持讀書品质 文汇读书周报 ID: whdszb



《文汇读书周报》第1582号第三、四版

(2015年9月14日随《文汇报》发行)

  百年沧桑多传奇。2015年10月,藏书之乡常熟将迎来常熟图书馆一百周年华诞。

  百年图书馆,风风雨雨,经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聚沙成塔,终成国内一流文库。


弦歌不辍一百年

——来自常熟图书馆的报告

叶黎侬 曹家俊

· 新生篇 ·
廿一世纪新跨越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公共图书馆担当的责任越来越大,人们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年尚属先进的海虞南路图书馆已显“力不从心”,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配置,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2001年底,选址新建图书馆的建设规划被提到常熟市政府文化建设的议事日程上。经广泛征求各界意见,最后确定新图书馆建在老城区石梅广场附近。

  2002年7月,常熟市图书馆新馆工程奠基。新图书馆由清华大学建筑院设计,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一千平方米。2003年6月,书院街常熟市图书馆新馆土建结构封顶,进入紧张的内部装修。

  2004年4月18日,书院街新图书馆开放。新馆总投资近亿元。设办公区、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参考阅览室、古籍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文献信息检索室等以及培训、讲座、展览等十六个服务窗口;报告厅座位九百八十个,计算机信息点六百五十个。常熟市图书馆新馆开放后,古籍部由石梅迁入新馆。

  自新图书馆建成开放,图书馆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互联网、电子阅览等新科技得到应用。2007年,实现文化共享工程村村通全覆盖。是年6月8日,中共常熟市委宣传部将市图书馆命名为“常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常熟市图书馆夜景

  2009年1月1日,常熟市图书馆实现全免费开放目标。至年底,全市十一个乡镇、场全部建立常熟市图书馆分馆。同时,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2011年,建立“掌上图书馆”。2012年,市图书馆与全市各村图书室联网,实行“城乡阅读一卡通”模式。随着分馆建设的推进,逐步向企事业单位延伸,到2013年底,除已建成乡镇(场)分馆十一家,又先后建成企事业单位分馆十一家,搭建全市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平台。至2014年底,市图书馆设立的乡镇、企业、学校、部队流通点达四十多处。

  新图书馆建成开放后,其门厅成了最理想的展厅,图书馆经常在此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展览,其中尤以书展为最。其实早在1991年6月举办市第三届文化艺术节之际,常熟市图书馆举办的当代常熟籍作者著作展览,就得到社会各界及广大常熟籍作者的大力支持,先后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王淦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戴逸,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邓绍基,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陈国符,上海交通大学社会科学普及工程系副主任夏翚,驻外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殊,美国桥港大学教授、纽约圣若望大学教务长浦薛凤,著名作家孙树棻等一百五十多人,给家乡寄赠了著作,共计二百六十七册,深受读者欢迎。这一展览项目现已成为图书馆传统项目。


常熟市图书馆露天阅览休闲处

  如今,诸多常熟籍著名学者、作家在家乡常熟图书馆设有专架。图书馆还举办各种读书节、科技书展等,编印《常熟古籍保护简报》《读书台》《书香常熟》等刊物,还编缉出版了多种专题书籍,如《历代名人咏常熟》《常熟藏书印鉴录》《常熟图书馆古籍善本图录》《铁琴铜剑楼题咏》等,整理出版了列入国家清史工程项目的《徐兆玮日记》,参与《中国家谱总目》的编辑工作。


书香常熟天下闻

  如果说图书馆的兴衰折射时代的光影,那么藏书的聚散同样让人生出许多感慨。翻阅清代常熟人王应奎所撰史料笔记《柳南随笔》和《续笔》,可看到作者对本邑藏书聚散的记录和所发慨叹并非个例。然而,今天检阅常熟图书馆发展史,可欣慰地看到工作人员对于传统文献资料的保护所作出的贡献。

  常熟市图书馆以古籍藏量丰富和地方文献突出而闻名国内。1930年11月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来常熟、1934年5月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邵元冲来常熟,都是为了看古书。这些古籍珍本、文献稿本,很多是在“建县立图书馆”之初由地方藏书家捐献的。

  新中国建立后,仍有不少图书收藏家向图书馆捐赠家藏。仅1965年,图书馆就收到私人赠书五批,一千九百三十八种、一万零八百九十七册。


常熟市图书馆古籍书库

  常熟藏书家素有捐赠所珍豪举。当年瞿启甲的三个儿子(炽邦、耀邦、凤起)秉承先人夙志,把全部善本书籍献给国家时,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代表中央人民政府褒奖瞿家:“铁琴铜剑楼藏书,保存五世,历年逾百,实为海内私家藏书最完善的宝库。先生们化私为公,将尊藏宋元明刊本及钞校本……捐献中央人民政府,受领之余,感佩莫名。此项爱护文物、信任政府之热忱,当为世界所共见而共仰。”

  1980年至1984年,铁琴铜剑楼第五代主人瞿凤起共向常熟市图书馆捐赠五批图书共四百四十五册、碑刻及墓志铭拓片二百零八种、名人书札六十九件等,捐赠的图书有明刻本七十部,明钞本十一部、稿本三十四部,清刻本一百九十八部、钞本四百余部,还有图书馆系期刊、中华图书馆协会会刊等合订本一百十三册。

  1989年3月,周文在将军作为向常熟市图书馆新馆献礼,将珍藏几十年的古籍十七种一百二十九册捐赠,其中明版书八部五十五册。

  现任常熟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飏,2011年10月从苏州调任常熟时,便携四百五十多本书捐赠常熟市图书馆,其中有《苏州古名居》《吴中精粹》《寒山寺碑刻集》《抗日战争写真》《日伪罪行实录》《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亲历苏州解放》《昔日文教追忆》等,极具文献价值和参考价值。

  中国每年出版图书约为三十多万种,地方图书馆或限于经费或限于采编视野,不可能全部收入囊中。因此,现阶段接受捐赠仍占图书馆入藏的一定比例。至2014年,常熟市图书馆仅古籍藏量已达二十多万册,在国内县级图书馆排名第一。




常熟市图书馆部分珍藏古籍

  从民国时期到建国以后,常有国内外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到常熟图书馆查阅有关古籍文献资料,借力于常熟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古籍旧书,他们写出了不少学术著作。

  史学家、目录学家、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谢国帧的《江浙访书记》,就记有他在常熟图书馆发现了不少“未读之书”。这些未读之书可补《晚明史籍考》。华东师范大学谢俊美撰写有关常熟翁氏家族的书籍多本,就曾借助于常熟市图书馆的馆藏。扬州大学车锡伦教授到常熟城乡进行田野调查时,顺藤摸瓜来常熟图书馆调阅馆藏的民间宝卷。日本的三浦理一郎为完成博士论文《毛晋交游研究》也多次到常熟图书馆埋头苦觅。常熟理工学院的时萌撰写《曾朴研究》,常熟地方志办公室杨载江为撰写《言子春秋》,都到常熟市图书馆古籍部借阅、摘抄大量古籍文献。常熟人编写市志、部门志,编写《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词典》等资料性工具书,无不利用了常熟图书馆的馆藏古籍资料。

  常熟市图书馆珍贵的古籍还参加过全国性的展览。2008年6月,“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幕,常熟市图书馆的珍藏古籍参加了展出。累计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馆藏古籍有五十三部,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的有七十八部,为全国同类城市之最。

  常熟市图书馆所收藏的地方文献也十分丰富,历代纂修的常熟县志,除早已佚失的,已全部收藏。家谱收藏有七十部,其中不少为孤本。1999年3月,常熟市图书馆成立地方文献征集室,着手对原有地方文献的整理、编目,并拟定《关于加强常熟地方文献征集的方案》,通过当地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介进行宣传。2007年常熟市图书馆被列入全国首批古籍保护试点单位。2008年3月国务院正式公布首批全国古籍保护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全国共有五十一家单位入选,常熟市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图书馆榜上有名。

  2008年6月,经常熟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成立常熟市古籍保护中心,负责全市古籍普查、整理、登记和古籍保护业务指导,并组织古籍特色文献的研究和利用。2009年1月,常熟市图书馆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第一批江苏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常熟市图书馆现任馆长李向东在2012年12月上任后,多方听取对图书馆发展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调研,一个“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常熟”的构想渐渐明晰起来。随后,第六届常熟阅读节如期开幕,强化管理和服务体系使该馆成为全省公共图书服务网络系统成员馆,图书流动服务车的购置、二十四小时自助图书馆正式对市民开放……在一系列新举措推动下,常熟市图书馆跃上了新的台阶。

  2013年11月,常熟市图书馆被中宣部、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10月,常熟市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2014最美基层图书馆”,且位列榜首。

  近年来,常熟图书馆获得了许多的奖项,国家级的有“全国一级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读者喜爱的图书馆”、“全国文明图书馆”等。江苏省、苏州市级的奖项就更多了。

  常熟市图书馆的进步离不开国内相关图书馆的支持。其中,和上海图书馆的业务协作尤为密切,他们经常派出员工赴上海图书馆进行馆际交流,学习各类技能。

  其实,常熟市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还颇有渊缘。1951年3月10日,郑振铎写信给上海市陈毅市长推荐常熟瞿家兄弟。版本目录学家沈津在《记铁琴铜剑楼后人瞿凤起先生》一文中这样记述:“一个月后,瞿凤起被安排至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整理善本古籍,是年8月,瞿凤起又参与上海图书馆的筹备工作,从此他在上图工作了三十六年,一直到退休。”

  上海图书馆以“积淀文化、致力于卓越的知识服务”为使命,已有十多个受欢迎的具相当影响力的现代服务品牌。常熟图书馆依托上海图书馆的支持,成功地开设了市民课堂周末讲座,对市民免费开放,与市民共享文化信息资源。著名作家程乃珊、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清史专家阎崇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节目主持人曹可凡、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表演艺术家王汝刚、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近现代史专家谢俊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吴晞、中央音乐院古琴艺术家李祥霆教授等,都曾来常熟图书馆热忱地为市民讲课。

  常熟市图书馆的一系列活动,使其“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满足社会的文化信息需求”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常熟公共图书馆,自民国四年(1915年)创办县立图书馆起,迄今刚好百年。弦歌声里已百年,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了解常熟图书馆的历史可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馆长李向东说:“走过一百年岁月的人已是老寿星。走过一百年时光的图书馆却正年轻。走过一百年,常熟图书馆还将谱写重彩浓墨的新篇章!”



中国第一家由媒体创办的读书类专业报纸

《文汇读书周报》

WENHUI BOOK REVIEW SINCE 1985

《文汇读书周报》采编团队

舒 也 xjz@whb.cn

蒋楚婷 jct@whb.cn 朱自奋 zzf@whb.cn

薛伟平 xuewp@whb.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向东:如果有天堂,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常熟图书馆
420年了!很牛掰,很多常熟人却不知道……
中国十大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
郑振铎与江南文献大抢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