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时觉丨常熟访书


常熟是藏书之乡,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前往这个县级图书馆访书,却抱着朝圣般的虔诚心理。临行之前,特请《温州读书报》卢礼阳先生为我联系好常熟图书馆李烨馆长,并带上礼阳赠李馆长的《籀园受赠书目汇编》。十月二十五日下午离南通到常熟,入住美豪酒店B-968室,旁边不远就是书院街。我们晚餐后散步书院街,街对过即见常熟图书馆,背靠虞山,隐蔽在绿树丛中,柔和的灯光打在素净的月洞门上,似乎散发着清雅的幽香。

次日九时到图书馆,两层的楼房典雅古朴,与环境非常协调,古籍部更是古色古香。找到馆长李烨先生,呈上卢先生的赠书,说明来意,他便满口答应,领我到古籍阅览室,交代主任傅凤娟。少顷,馆员王曦虹拿出厚厚一大本古籍登记册,我即埋首于查阅医药书目。过程非常顺利,翻遍全册,得医家类十六种,其中抄本七种,不巧的是,另一书库管理员王珏苏州公出,下午才能回来,于是先行告辞,游览虞山。

图书馆旁就是“言子墓道”,即孔门十哲的子游,虞山人,死后归葬于此,门前石牌坊称为“南方夫子”“道启东南”,足见其功业丰厚。周边还有吴姓始祖、吴地始祖仲雍墓及第五代吴王周章墓,有昭明太子读书台,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转而沿书院街向南,到翁氏故居,为清末重臣翁同居所,三轴五进,其正屋“衣堂”为全国重点文物。故居以状元为主题,巷口立“状元坊”,门厅悬“状元第”,中庭有“状元石”,旁刻“连中三元”,还有“状元井”,后堂挂“状元及第”,贔屓驮着“独占鳌头”的石碑。翁氏在近代史上的地位似乎与张謇不同,是不是状元关系不大,还是康有为称之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比较准确。翁家巷对过是“南赵弄”,10号是明代赵用贤、赵琦美旧宅,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虞山派古琴艺术馆”。我对古琴艺术的人、事、历史、传承兴趣不大,匆匆一圈转过,找到“脉望馆”。藏书楼已经不存,一小间平房,门楣上悬挂“脉望馆”三字,“一榻春生琴上月;百花香集案头书”,突出的主题仍离不开琴。馆内介绍赵氏世系及赵用贤、赵琦美事迹,还有几个玻璃柜子,陈列着脉望馆刻印的书籍,他们的业迹长留,于医家而言,脉望馆编辑刊刻的《仲景全书》是最好的版本之一。

下午再去图书馆,很顺利地拿到书,一次两种,阅毕调换,还允许拍照,只不过每书不超过五张,这于我已是足够。结果,十三种书目取到十二种,命中率已是极高;十二种中,《赠药编》是诗集,非医书,《保赤全编》《笔花医镜》《三指禅》已经收录,阅读的八种,有七种《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籍大辞典》不载,可以说是孤本。例如,《蕊珠居集论》有道光刻本,载论医药、养生、医与仙佛道关系等论说八十九则,作者为清中期文人韦光黻,工诗画,精书法,善鼓琴,其于医,方志仅“兼通医理”四字概之。这本书由于《联目》《大辞典》不载,医学界不知,文化界恐怕也知之不多,作为“兼通医理”的实证材料,可以全面勾画其人,而其文而兼医,则其于医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尤其医药与儒仙佛道的关系,就较一般医生识见要高。再如《脉学津梁》,有民国十二年的石印本,《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为成书此年,《中国医籍大辞典》则以为成书年代不详,其实有宣统三年江阴王肇基序,成书年代是明确的,还可据此序判断作者陈长庚是常熟人。八种之中抄本五种,均不见书目载录,且多具地方色彩,因此更为宝贵。例如,常熟南沙大树坡徐氏为医学世家,我已经收集了《徐养怡方案》及《徐氏第一世医案》直至《徐氏第四世医案》,一系列临床经验性著作,这次又收集到《徐实函先生秘传脉诀》,则使徐氏医学更为丰满。其他如《秘方》《方论汇粹》《外科医案》《妇科症治汇编》等书,作者姓名佚失,年代不详,封面、扉页、序跋、目录均无,却是国内无二的孤本,有丰富的内容,有的还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凸现了学术价值。

来常熟不能不走访藏书楼,昨天去过脉望馆、翁氏晋阳书屋,可惜钱氏绛云楼、也是园,毛氏汲古阁等现已不存,张氏爱日精庐原址在虞山镇的西门大街,现在迁到梅李镇了,古迹一搬迁,历史韵味全失,于是决定明天去铁琴铜剑楼。次日一早,就在宾馆不远的“街心花园站”上了10路公交,一元车资二十六站近一小时的行程前往古里镇。古镇很干净清静,街道很宽很新,看起来就不像是古镇了。铁琴铜剑楼座北面南,面前是一大广场,三间的门房青砖黛瓦,江南大户的传统建筑式样,正中悬挂楚图南书写的“铁琴铜剑楼纪念馆”木牌,字体似隶似楷,很是古朴,亦没有装饰,一片素雅,与整个建筑非常相称。进门堂屋上悬“琴剑流芳”牌匾,中堂一巨幅山水画,陈列着著名的铁琴与铜剑,展览瞿氏世系、业绩;二进正屋履庆堂,除瞿氏刻印的书籍外,我最感兴趣的是那几方藏书章:铁琴铜剑楼、瞿氏鉴藏金石记、铁琴铜剑楼审定印、瞿绍基印等;后面才是藏书楼,一般性的介绍之外,藏有书版,还有复原的刻书作坊场景,令人疑惑的是,楼前并没有如天一阁、文澜阁的兼作消防之用的水池,铁琴铜剑楼是明清四大藏书楼之首,这不应该疏忽。藏书楼后是花园,铁将军把门不得入,我意犹未尽,绕了个圈到后边,原来还是建筑工地,有亭已成型,有池只是个土坑,或许建成后就可兼作消防之用,也不知这是原样,还是今人的设计。

藏书楼失去藏书,便失去灵魂,余下的躯壳可作景点,可作展览,也可借作别的文化馆舍,我们只能在此凭吊古迹,发一番思古之幽情。可是,藏书在现代图书馆里,无论保存条件,还是开放程度,都是传统藏书楼无可比拟的,否则,我在常熟也无法看到这些古籍,也就没有此行,没有这些收获,也没有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了。

二〇一八年三月三十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胜|江苏·铁琴铜剑楼
细品园林之十八·楼阁篇藏书楼 园林中的香气
清末四大藏书家
常熟的藏书
晚清“四大藏书楼”是哪几个|文史大话-孔夫子旧书网
古籍学堂之晚清四大藏书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