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庆专辑】新中国第一代古旧书拍卖人彭震尧谈古旧书拍卖

彭震尧,中国书店一位有着四十余年“工龄”的古旧书从业者。多年来,他从门市营业员、仓库管理员、古旧书收购员,到科室工作人员、区店副经理,再到新中国第一代古旧书拍卖人,每天都在跟古旧书打交道,见证了古旧书业的曲折发展,也积累了一身“硬功夫”。他是“商人”,但爱书情怀、爱国情怀,让他常常舍弃“商人逐利”的本色,在发掘、保护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古旧书的文献资料价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说:“说到底我们做的是文化事业,在大义面前还是要保持清醒头脑的。”

“拍卖”为古旧书业送来春风
口述 | 彭震尧
整理 | 刘晓立

1

四十年,从初出茅庐的返乡青年到令人敬仰的业界名家,他用自己的人生故事见证着古旧书业的风雨历程。

我是1976年从下乡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返回北京,1977年12月被分配到中国书店工作的,多年来,做过门市营业员、仓库管理员、古旧书收购员,还做过部门主任、区店业务经理,中间也在办公室待过,算是科室人员,到1993年才开始真正接触拍卖。
回想这数十年的工作,虽然经历了多种岗位,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搞收购和拍卖的那一段时间。做古旧书收购的时候,正赶上“文革”结束后落实政策,发还抄家物资。随着一批批东西回到原主人手中,有不少人选择了转让,特别是有些老人已经去世的家庭,孩子们也不太懂古旧书,想要转让基本都是由我们中国书店进行收购,所以在那一段时间接触得比较多。我记得曾经和老师傅收购了一册宋版书,当时的收购价是人民币100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个多月的工资,要说也不便宜了,但跟现在比还是低得不正常。也是在那段时间,我有机会接触了大量珍稀古籍文献,积累了大量的经验。1983年又参加了新华书店总店委托中国书店承办的“全国古旧书业业务学习班”,脱产学习了三个月的古籍版本知识,这些都为自己的古旧书从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拍卖这块最早接触是1993年,那时候拍卖刚刚恢复,中国书店和北京拍卖市场联合举办了一场拍卖会,我被抽调参加拍卖的前期准备工作,参与了部分拍品提要的撰写。那时自己还是个配角,主要写民国书刊和唱片的介绍,古籍的介绍则由老师傅来写。拍卖当天,领导让我上台当主持人,宣布拍卖会开幕。当时的感受是既新奇又兴奋,并且隐隐约约感觉到,拍卖也许会给今后的古旧书业开辟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自那次以后,伴随着古旧书拍卖的兴起,我进入这行后就再也没出来,到现在算起来也有27个年头了。
这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古旧书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自清乾隆以后一直到民国年间,古旧书业都是比较辉煌的,那时候古旧书店、书摊儿非常活跃,但新中国成立前,经过多年战乱,古旧书业已经比较萧条了,到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时,北京只剩了110多家古旧书店、书摊儿,全都合并到中国书店后,私营业主们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古旧书市场开始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很多好书得以进入国家公藏单位,应该说古旧书业算是获得了一种“新生”。但这种公私合营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旧书业的经营方式与商品的流通。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我认为,整个古旧书业还是应该私营与国有书店并驾齐驱的,这样无论是对市场的繁荣,还是对古旧书事业的发展都比较好。
遗憾的是,在经过外敌入侵、内战以及“文革”后,古旧书业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害,很多珍贵的古籍被毁灭或流失到海外,如清朝末年著名藏书家陆心源“皕宋楼”所藏古籍全部流失东瀛;1932年上海东方图书馆40多万册图书毁于日机的轰炸;“文革”时大量古籍图书被当成“四旧”送进了造纸厂,以至于在此之后货源越来越枯竭。改革开放初期,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难以为继的古旧书业再次受到了冲击,拿中国书店来说,曾经遍布京城繁华地区的店面,如原来的西单古旧书收购处、宣武门内门市部、东单门市部、东安市场古旧书门市部等或被其他经济实体侵占,或在旧城改造中逐渐消失。
党的十九大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重视,在北京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书店的门市又有所恢复和发展,比如在北京景山后街的燕翅楼开设了24小时营业的门店,在海淀中关村、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西皇城根等地也先后开设了门店。虽然从全国范围看,国有古旧书店现在保有的数量已经不多了,但是令人欣喜的是私营古旧书店或书摊儿遍地开花,这无疑使古旧书业得到了再生,市场被盘活,不仅养活了更多的人,而且重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从宣布拍卖会开幕的那一刻起,他感受到了“春风”,也直面了“争议”,伴随着古旧书拍卖的兴起不断扎根发展。

1992年,北京举办了首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尽管当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恰如春风,给冰冻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暖意,当时中国书店也送了几部古籍参与拍卖。也就是在这次拍卖之后的第二年,中国书店与北京拍卖市场联合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古旧书拍卖会——北京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
1993年彭震尧主持拍卖会
我记得特别清楚,前期准备时要给上拍的古旧书定一个最低保留价,大家都拿不准,几位老师傅相互商量着来定,有人说这本定1000吧,另一个说1000有点儿高吧,定500如何?再有人说要不就取中间,定800吧。下一部书定多少,两万吧,两万低了点儿?那就三万吧。那会儿完全没有市场标准,倒真有些“蒙着定”的感觉。所以如果你今天打开当年的拍卖图册,就会发现有的拍品定价比较合理,有的则偏高,甚至在今天都达不到那个价位。比如有一部贝叶经,因为那时在国内很少见到,非常具有稀缺性,而且我们对国外市场也不了解,所以定的是全场拍品的最高价——人民币80万。可实际上,经过这么多年的拍卖,到现在别说80万,可能10万都卖不出去。
当时整场拍卖会,我们上的拍品只有167件,经过拍卖成交了36件,成交额是36万元。虽然成交率仅为21.5%,成交额也不高,但我感觉还是非常成功的,确实是给古旧书今后如何销售、怎么定位,找到了一个新的渠道。当然也有很多不同意见,有记者在报纸上评论此次拍卖就用了“拍场斗富”的词汇;还有很多买书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教授,他们以前是古旧书店的主要客户,也不认可这种拍卖的形式,认为会让他们买不起书。尽管这个新鲜事物在当时带来了一些争议,但是通过拍卖,古旧书确实实现了本身应有的经济价值,所以我就跟他们解释,今天通过拍卖,古籍的价钱确实很贵了,但您家里存的古籍,您以前在我们这儿买的古籍是不是也同样得到了升值呢?
后来的几年,中国书店也一直在坚持拍卖方面的尝试,并于1996年获得拍卖资质,成立了拍卖部。而在中国书店获得拍卖资质之前的1994年秋季,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举办了首场古籍善本专场拍卖。当时嘉德公司刚刚成立不久,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拍品资源都比较紧缺,因此包括中国书店在内的一些古旧书店都给他们送去了拍品,中国书店还派了我去帮忙,直接参加了嘉德公司1994年秋季、1995年春季、1995年秋季的拍卖活动。通过这种直接的参与,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以后的拍卖生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经过一段时间拍卖市场的培育,古旧书的经济价值不仅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而且社会价值也同样得到了认可和提高。在嘉德帮忙时,我听到最多的就是:书还能拍卖?我们家都当废纸给卖掉了。还有很多人说,我们家也有古书,明天也拿过来看看。所以说,是拍卖让人们提高了对古籍图书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这是文物,是文化,是宝贝,是非常值钱的,这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也就是从那儿以后,文物,当然也包括古籍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提高了全民的保护意识。以前无论怎么宣传,多少人说这部书是“国宝”,可搁在那儿一分钱不值,你说能叫“国宝”吗?对于公众来说,一本书搁在那儿,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他可能并不感兴趣,或者不能很快理解,但如果标个真实的市场价格,他可能就得想想,这书怎么能值10万呢?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古籍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呢!

3

从凤毛麟角到不胜枚举,从少数派到大众化,亲历其中,他坚信拍卖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书刊资料的拍卖从规模上说,一直是在向前发展的。刚开始时,做古籍拍卖的只有中国嘉德、北京瀚海、中国书店等几家,后来北京德宝、上海朵云轩、上海博古斋、北京泰和嘉成等也加入了进来,现在匡时国际、中贸圣佳等拍卖公司也陆续开始增加了这项业务。拍卖公司的纷纷参与,正是由于古籍图书已经在文物市场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古籍这一项,这个公司的文物拍卖是不完整的。虽然有些曾经参与过古籍拍卖的拍卖公司,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去,但是从整体上看,参与的拍卖公司还是呈上升趋势的。
不可否认,从2013年以后,面对着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格局调整等大环境的变化,文物拍卖市场也进入了调整时期,年成交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就书刊资料拍卖来说,我觉得这个调整是回归理性的调整,是挤出泡沫的调整,是让拍卖市场更加成熟的调整,是让买家收藏理念更加成熟的调整。我在做了近五年来一些数字分析之后,可以明显看到,无论是在拍卖市场的高峰期,还是现在,古籍图书的拍卖成交总额在整个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所占比例一直是5%左右,基本上是持平的。其实,拍卖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市场上的成交有高有低也是很正常的。
重要的是,经过了这些年的调整,藏家的收藏理念更加趋于成熟。最早的时候,藏家追求的都是宋元本、精善本、珍稀本等,经过多年的发掘,现在这类藏品在拍场上已经越来越少了,即便出现,也不是一般藏家可以拿到的了。但是近几年又有一些拍品,如方志、名人手稿、碑帖、地图等开始成为新的收藏热点。这跟我们现在强调的文化自信是分不开的,也与新藏家的加入有关。拿地图来说,过去重视的人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民国以前地图一般都是官方绘制,数量不多,能够流到民间的则更稀少,但是地图对于疆域变动、区域管理、经济税收、军事战争等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去年我们在民间发现了数百张清晚期绘制的舆图,其中包括中法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与法国军队在台湾岛的交战图,图上详细标注了中法军队交战的地点以及战争中伤亡的人数等;而浙江宁波等地的海岸布防图上详细标注了炮台的炮位、构建材料、大炮数量、不同大炮的射程以及工事暗道等。我认为这些地图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马上与国家图书馆取得联系,经过专家审验,最终分两批全部入藏国家图书馆。
过去搞收藏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只有少数人参与,但现在收藏面广了,普通的工薪阶层也一样能参与进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好、研究和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的专题来收藏。据我的了解,有很多普通人通过多年的专题收藏与研究成为某方面专家的案例。当然拍卖和收藏是互通的,我们在观察市场,藏家也希望通过拍卖公司找到可以收藏的东西,所以近些年来我们也有意地推出了一些新的专场。

4

拍卖是一种商业行为,但沾染了书香的古旧书拍卖,更是一份文化事业,在大义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实,从事古籍拍卖这么多年,我最深的感受就是通过拍卖,推动了古旧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古旧书市场的繁荣。另外,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力所能及地为丰富国家的馆藏品,为国家公共文化事业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自己20多年的拍卖工作中,我感到最自豪的就是从境外为国家图书馆购回了300余册宋版《思溪藏》;记录1945年重庆谈判的重要资料《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被重庆红岩纪念馆收藏;记录日军暴行的《镇江沦陷记》经过拍卖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抗战文献的关注,并最终走进了镇江博物馆;周绍良先生珍藏的2000多张唐墓志,经过我的牵线搭桥被国家图书馆和天津市图书馆收藏。
在我认识的很多客户里,有一位旅美华侨招思虹女士,也是经过我的牵线介绍,她把数百件有关海外华侨抗战的实物与资料无偿捐赠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今年9月25日,抗战纪念馆将举办一个海外华侨与抗战的专题展,其中很多东西是招思虹女士和她的《金山之路》读者团队捐赠的。她这次也受邀从美国专程到北京,参加展览的开幕式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观礼活动。
虽然我从事的是拍卖工作,是一种商业行为,但是我一直把它看作一种文化事业,所以不能以纯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当然作为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国家的大义面前,还是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善本淘书攻略
古旧书拍卖:“亲民价”,好行情
孟宪钧:这个市场不寂寞
贩书日记 2021年6月8日 星期二 晴
15年前,《镇江沦陷记》1946年手稿永归故里始末
参与拍卖会最直接的方式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