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炎 | 黄庭坚诗三首证伪

张炎,复旦大学中文系2014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与文献。

黄庭坚

黄庭坚集一般是指内集、外集、别集的三集合编本,三集均为后人裒辑而成。今考别集所收三首诗作《次韵公秉子由十六夜忆清虚》、《次韵清虚同访李园》、《次韵清虚》均非黄庭坚所作,当出自宋代刘挚之手。今所见各本黄庭坚集均将此三首收录,亟待考辨。

其一首《次韵公秉子由十六夜忆清虚》诗云:

九陌无尘夜天,两都风物依然。

车驰马逐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

佛馆醉谈怀旧岁,斋宫诗思锁今年。

闻公子微行,门外骅骝立绣韀。

宋刘挚《忠肃集》卷18收有一首《次韵王定国怀南都上元》。与《山谷集》相比,仅有四处异文。“际”作“霁”、“各”作“故”、“但”作“传”、“去”作“处”。又《忠肃集》于诗末载作者自注,而山谷别集却无。注云:“去年上元,南都同李公秉三四辈游静觉,遂饮上生院。今年致斋太常,闻定国游相国。”李公秉即李均,子由为苏辙,清虚谓王巩,巩字定国。

宋黄㽦编《山谷先生年谱》将此诗系于元丰八年(1085)。其云山谷是岁春夏犹在德平,到京师当在六七月间。郑永晓先生《黄庭坚年谱新编》进一步考订为山谷于九月至京师。据诗中“车驰马逐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怀旧岁”、“锁今年”等诗句及《忠肃集》所收注文,可知此诗当作于上元观灯之时,“致斋太常”在上元夜,而此时山谷不在京师。且元丰八年山谷是以秘书省校书郎身份被召至京师,元丰改制后,校书郎为职事官,山谷不大可能致斋太常。又黄谱元丰七年(1084)系事云“先生是岁,赴徳州徳平镇,到官当在夏秋之间。”郑先生考订其行程路线为,由吉州太和转官赴德州,沿赣江、长江下金陵,再由金陵途径扬州、泗州而行。三月,其方经扬州至泗州。那么元丰七年上元节,山谷也无可能在南都(今河南商丘)同三四友好交游。将此诗系于元丰八年,与山谷历官行事扞格不合。

此诗亦不可能为山谷作于其他年份。山谷一生中仅于元丰八年秋至元祐六年(1091)秋间任职京师。据注文,山谷任职京师前一年上元时节在南都。或此诗可能作于元祐元年(1086)?答案也是否定的。据前所考,元丰八年春山谷尚在德平任,亦无可能在南都有交游行迹。

刘挚

刘挚(1030—1097),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人。刘挚比山谷年长十五岁,嘉祐四年(1059)进士。他与王巩是姻亲关系,刘挚长子刘跂是王巩女婿。熙宁七年(1074),刘挚担任南京(今河南商丘)判官。在南都三年,熙宁十年(1077)回京师。据孔凡礼先生《苏辙年谱》熙宁十年系事,刘挚这一年九月九日离开南都时,苏辙与王巩相送。此诗当为刘挚元丰元年(1078)调职京师后所作。诗注中所指“去年”即熙宁十年,其时,刘挚尚在南京任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0元丰元年六月丙午纪事云:“以同知礼院、太常丞、馆阁校勘刘挚为集贤校理。”则此前刘挚回京师时,即已任太常事,故而元丰元年上元时节他很有可能致斋太常。且据《苏辙年谱》所考,熙宁十年九月,王巩还京师。元丰元年,王巩上元作诗寄苏辙,苏辙次王巩诗韵三首。诗云:“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细品诗意,王巩原作中当有提及他上元游僧院之事,所以苏辙和作有想象王巩京师上元之景。如此,则原注中所云刘挚有听闻王巩游相国事,当不为虚。又《苏辙年谱》元丰元年系事,此年岁晚,李均离开南京,往京师乞调官,后官于温州。苏辙作有《送李均郎中》。知是岁,李均方秩满调官。熙宁十年,李均尚在南都任上,刘挚也是有可能于此时与其交游。注文与刘挚仕宦行迹无矛盾处,故此诗归于刘挚所作当无疑。

又一首《次韵清虚同访李园》诗云:

年来高兴满蓴丝,寒薄春风骀荡时。

猜见胭脂开杏萼,已香雪烂梅枝。

乐事心犹壮,病得新诗和迟。

何日华镳向金谷,拟追山翼到瑶池。

(原注:山翼一作仙翼)

此诗《忠肃集》卷18作《次韵定国约过李氏园池》。与《山谷集》所收相比有四处异文,“猜见”作“稍爱”、“闻”作“惊”、“逢”作“于”、“更”作“独”。黄谱云此诗作于元丰八年。据诗中“寒薄春风”、“开杏萼”云云,知此诗作于初春。李氏园在京师城西,而山谷是年春尚在德平。则将此诗系于元丰八年当不合山谷行实。

《次韵清虚》诗云:

地远城东得得来,正如湖畔昔杯。

眼中故旧青常在,鬓上光阴绿不回。

归去汴桥三鼔月,相思梁苑一枝梅。

我闲时欲寻君醉,为备醪更满罍。

《忠肃集》卷18作《和王定国》。与《山谷集》所收相比,有二处异文。“衔”作“含”,“芳”作“芎”。《忠肃集》诗末载作者自注云:“病目,君为置芎酒。”而山谷别集无。黄谱云此诗亦作于元丰八年。据二首诗意判断,当作于同时。前首有“病得新诗”句,其所云病当指目疾。

纵观山谷全集,与王巩有关的诗作除却上所举三首互见之作,另有九首分别是《次韵定国闻苏子由卧病绩溪》(《内集》卷2)、《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内集》卷2)、《次韵子瞻赠王定国》(《内集》卷2)、《奉同子瞻韵寄定国》(《内集》卷7)、《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内集》卷7)、《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曰“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红药梢头多茧栗,扬州风物鬓成丝。”今春有自淮南来者,道扬州事,戏以前韵,寄王定国二首》(《内集》卷7)、《戏答王定国题门两绝句》(《内集》卷10)、《次韵清虚喜子瞻得常州》(《别集》卷1)。在这九首诗作中,均难以寻出与《次韵清虚》、《次韵清虚同访李园》有何诗意关联性。而在《忠肃集》中却能找到一些线索。《忠肃集》卷16收有一首《简定国》,题下注云:“时以目疾在告。”据其题注,则与《次韵清虚》注中所云目病一事相合。又此诗尾联云:“幽怀谁晤语,空此望东城”。若将二诗置于一处,则情节颇有连贯性。似是刘挚先以诗简王巩,告知王巩他患有目疾一事,期待王巩从东城来相聚,“谁晤语”、“望东城”颇显其殷切之情。之后王巩自城东赶来,并置备芎酒。王巩作诗,刘挚次韵相和,并在诗中记有此事,《次韵清虚》有句云“地远城东得得来,正如湖畔共含杯”。且在《忠肃集》卷18另收有一首《次韵答王定国》诗云:“江州居士赴东城,旬月相忘不寄声。”又云:“我有白羊新赐酒,浇愁聊可一杯倾。”诗中即已明确此时王巩在京师城东,与刘挚旬月不相往来。此后,刘挚有诗简寄王巩,王巩遂自城东赶往探望。又诗中有邀其对饮之意,与《次韵清虚》诗中“我闲时欲寻君醉”句诗意暗合。从诗意看,诗当作于《简定国》、《次韵清虚》、《次韵清虚同访李园》同时。

《忠肃集》,宋刘挚撰,光绪十九年刊本

《次韵清虚同访李园》与《次韵清虚》或当归为刘挚名下为宜,这两首诗应为刘挚作于元祐四年(1089)初春。与这两首诗有密切关联的刘挚诗作《次韵答王定国》有句云:“我有白羊新赐酒”。《苏魏公文集》卷22载有《赐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刘挚生日诏》,诏云:“赐卿生日羊、酒、米、面等”。刘挚有《谢生日赐羊酒米面表七首》。刘挚诗或当作于下诏赐酒后。又《苏轼文集》卷14载有《赐尚书左丞刘挚生日诏》,题下注云:“元祐二年九月二十二日”,知刘挚生于九月。据史料记载,元祐三年(1088)四月,刘挚除中书侍郎。元祐四年十一月,除门下侍郎。那么《苏魏公文集》中所载诏书当在元祐三年或四年九月,刘挚《次韵答王定国》诗云酒为新赐,当作于元祐三年或四年秋冬间。据《苏辙年谱》,元祐二年(1087)八月,王巩尚在扬州任上。元祐三年,王巩已自扬州倅还京师。是岁冬,苏轼、苏辙即曾同访王巩。据前所云,刘挚作此诗时,王巩在京师城东。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24元祐四年三月丁酉纪事云:“前通判扬州王巩知海州。”知元祐四年九月,王巩已离京师,任职海州(今江苏淮安),那么《苏魏公文集》所载诏书当在元祐三年九月。《次韵答王定国》作于是岁秋冬间,《次韵清虚同访李氏园池》、《次韵清虚》当作于元祐四年初春。其时,刘挚已有六十岁,故其诗中有“心犹壮”之感喟。

《忠肃集》最早由刘跂编定于北宋宣和四年(1022),宋时是否收录则不得而知。现存《忠肃集》乃四库馆臣自明《永乐大典》辑佚而出,则明初当尚可见《忠肃集》中收录这三首诗。《山谷别集》为黄庭坚族孙黄㽦所编,成于淳熙九年(1182)。一般认为至黄㽦时所编山谷诗文集无伪作,可惜《山谷别集》并无宋本流传下来,无法见其真实面貌。四库本《山谷别集》及乾隆重刻本《黄文节公全书》、光绪本《宋黄文节公全集》均称上所举三首出自家传,而三首中两首原注阙文,疑为山谷生前所书墨宝,故注文不予抄录。后人裒辑其诗文时,不加考辨,误以为山谷所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庭坚书法:这幅书法好潇洒!
黄庭坚对联集 - 西部枪手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4)
黄庭坚尚“韵”书法美学思想
黄庭坚梓州路遗迹考述
《山谷别集·杂论》宋 黄庭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