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芝《当你老了》名震朋友圈,谁知道叶芝墓里埋的不是叶芝

爱尔兰正在隆重纪念大诗人威·巴·叶芝(1865-1939)诞生一百五十周年,其遗骨真伪问题忽然浮出水面。

新近公开的法国私藏官方文档证实,收纳在叶芝墓里的遗骨显然不属于叶芝。

但是,为了避免出丑,爱尔兰政府、法国政府、叶芝的儿子、妻子、情人、情人的情人、情人的儿子兼外交部长、乡村神父、地方医官在六十七年前合谋掩盖了真相。

1939年1月28日,七十三岁的叶芝在法国芒通去世前嘱托妻子乔治·海德·里斯:“如果我死了,把我葬在那儿[指南法的马丁角罗克布吕纳],过上一年时间,等报界忘了我,再把我挖出来,移置斯莱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延缓了移灵计划,直到1948年9月,法国政府才掘出其遗骸,拉到尼斯,以国礼装船,由爱尔兰海军运返斯莱戈郡,重新入土于鼓崖陵园。

《爱尔兰时报》7月18日报道,上个月,欧洲议会首任秘书长雅克·卡米耶·帕里的儿子达尼埃尔·帕里向爱尔兰共和国驻巴黎大使馆交付了父母私藏的一批外交文件。

据此,我们从头来讲这个故事。

失骨

早在法国移灵前,已有疑虑出现。1947年6月,叶芝的最后一位情人、记者伊迪丝·沙克尔顿·希尔德和她的情人、画家汉娜·“格卢克”·格卢克斯坦前往马丁角罗克布吕纳的叶芝墓凭吊,结果大吃一惊。当地的助理牧师告诉她们,叶芝已于前一年掘出,与群众的遗骸混收于集体骨瓮。

作家黛安娜·苏哈米1988年为格卢克作传,描写希尔德蜷缩在蒙特卡洛旅馆的地板上哀号:“他的骨头到哪儿我都认得。”格卢克和叶芝的朋友埃德蒙·迪拉克密谋“不惜一切代价”掩盖叶芝骨骸已经散失的“丑闻”。

叶芝情人的情人格卢克与叶芝的太太乔治发生了公开的争执,后者执意移葬,前者却认为“这些遗骸几乎不可能找得到,”因此不如不移。

法国驻爱尔兰公使馆的主事者斯坦尼斯拉斯·奥斯特罗罗格致信时任法国外交部欧洲司司长雅克·卡米耶·帕里:“几个月前,诗人的儿子来见我,在我严守秘密的保证下告诉我,他们无法在1939年下葬的罗克布吕纳墓地找到诗人的遗骸。”

奥斯特罗罗格担心此事会“引起严重后果”。

“我极其渴望解决此事。如果家属和爱尔兰公使馆有失察之过,那么法国当局也会受到责备,因为众所周知,这位伟大的外国诗人在法国生活多年,却被丢进了一座公共坟场。”他写道,“如您所知,首先由内阁特派的卡尤先生展开了调查。此后收集了遗骸,装进了棺材。”

拼凑

1948年初,法国外交官贝尔纳·卡尤受命前往马丁角罗克布吕纳挖掘诗人遗骨,但他认为“收回叶芝先生完整的和可靠的遗骸是不可能的”,于是提议,让当地的病理学家勒布亚大夫“重拼一套表现死者全部特点的骸骨”。

卡尤在报告中写道,最好的情况是能找到“一件铁胸衣,一颗头颅,或许一本圣经”。

叶芝头颅之大,异于常人。而铁胸衣来自同期去世的英国人阿尔弗雷德·霍利斯,由于患有脊柱结核,他身穿铁胸衣下葬,最初就埋在叶芝的旁边。

1948年3月20日,卡尤与另外五人一起前往掘骨。当勒布亚大夫起草掘墓证明时,他写道:“识别建立在确切无疑的基础上……这些骨头……在我们面前放进了棺材,并关闭,焊合,加封。”

相关文件提到,勒布亚在见到胸衣的情况下重拼了叶芝的骸骨。

霍利斯的家属长期声称运回斯莱戈埋进叶芝墓里的是霍先生。有道理。但法国的文件显示,那具骸骨可能来自多人,“乱七八糟混在一起的骨头”在掘墓现场分成了几堆,头一堆,腓骨一堆,胫骨一堆,再根据大小挑选,配成一套运走。这一做法得到了叶芝家属和爱尔兰共和国外交部长、叶芝缪斯莫德·冈恩的儿子肖恩·麦克布赖德的默许。

丑闻

取骨完成之后,奥斯特罗罗格“召见了小叶芝,在未给出任何细节的情况下通知他,经过调查,他父亲的遗骨已经拾妥,现置于罗克布吕纳墓地棺中。他诚心向我道谢,避而不求任何解释”。

几个星期后,奥斯特罗罗格见到了肖恩·麦克布赖德,他“就这一事件在关照之下得到解决,以最热忱的语言当面向我表达了谢意……我们相互理解,无需明言。麦克布赖德的母亲从前与诗人极为亲近。显然[他]是有关切的,不要发生可能导致报界大肆鼓噪的意外”。

1948年8月12日,奥斯特罗罗格写道:“我方必须采取防范措施,以避免就数月前获取诗人遗骸的过程牵涉任何草率行事[的问题]……不引发会造成质疑的行政难题;不给出席仪式的爱尔兰人不适宜的解释。”

雅克·卡米耶·帕里将他和奥斯特罗罗格的往来信件、卡尤的报告,以及勒布亚的掘墓证明归入“个人通信”,表明他知道这些信息多么敏感,不能留在官方档案之内。他去斯特拉斯堡就任欧洲议会首任秘书长时,随身带走了这批文件。

1953年,帕里去世,上述文件交给了他的遗孀、作家保尔·克洛代尔的女儿雷内,藏入克洛代尔家族位于布朗盖的庄园,不久前才由儿子达尼埃尔·帕里取出,并在上月转交爱尔兰大使馆。爱方随即将档案委托给法国外交部存档,作为回报,法方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向爱尔兰国家图书馆提供高质量的文件副本。

《爱尔兰时报》认为,叶芝家族、爱尔兰教会和斯莱戈的旅游业大概不会喜欢听到这样的新闻,尤其是2015叶芝年的各项活动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至于坟里埋的是不是诗人的真骨,做个简单的DNA测试就能得到答案,但爱尔兰的官员一听到DNA这三个字就浑身发抖。

伦敦大学英文研究学院教授沃里克·古尔德认为,叶芝墓是一座神殿,而“神殿关乎石头,无关骨头。它们的象征意义应当比人类遗骸存在得更长久,而人是要腐烂的”。

(中华读书报记者/康慨)

附一首叶芝的《当你老了》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当你老了
  
袁可嘉译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你老了》是他所作,但他死后遗骸丢失,时隔10年才被世人所知
叶芝诞辰154周年:墓碑下没有叶芝,毕生追求都藏在诗里
叶芝追了她28年,才有了那些不朽诗篇
论备胎的自我修养
写当你老了这首歌的爱情大诗人,却经历悲伤痴情28年的备胎人生
诗歌: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叶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