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籍拍卖人对古籍拍卖市场的展望
古籍拍卖市场展望
自2013年以来,古籍拍卖市场从整体趋势来看,难以恢复至2010年的高峰。2020年及以后的情况会如何?结合自身近年来从事拍卖的经验及对市场的观察,略谈看法,姑且算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古籍拍卖市场的三个特点


古籍拍卖市场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部分,因此它既有自身的特点,也要遵循艺术品市场的规律。那中国古籍拍卖市场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
一是相对于书画、器物来说,古籍善本拍卖市场在中国拍卖行业里可称是一个自发市场。尽管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国有古籍书店一直是和国有文物商店平行存在的,但古籍的买家始终主要是中国的学者文人。古籍善本鉴定和鉴赏的发言权一直掌握在中国学者手中,其中图书馆界的专家相对来说更享有发言权(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长久以来,这些文化水平更高、文化自觉性更强的知识分子自发形成了我国的古籍收藏群体。改革开放后,古籍收藏市场先于古玩字画市场成熟,并最先确立了价格体系,这主要得益于大量的古籍善本在市场开放初期通过国有古籍书店散出,致使古籍善本的价格参考较为明确,且古籍善本的等级评定标准相对书画、器物更容易确定。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最早的古籍市场参与者是专家学者,后来是民间收藏者和古旧书商,这一点不同于书画器物,书画器物的早期买家多是外国收藏家、港台收藏家和海外华人。可以说,古籍善本的收藏群体是我国知识分子基于对古籍善本价值的认可而自发形成的,这一点决定了此后古籍善本市场发展的韧性,这也成为古籍善本市场的一个优势。
二是古籍善本的判断标准相对明确清晰,真赝优劣容易区分,且有大量明确的馆藏品和历代著录作为参考。
三是古籍善本作为中国文化的文字载体,本身便包含了大量信息,因此便于价值的深入发掘。古籍的版本、递藏等相关信息比较容易梳理清楚,它所包含的外延价值也更容易用丰富的文字形容,所以收藏者更愿意放心地出资购藏。
这三个特点使得古籍善本市场在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古籍市场风向转移


“这些年古籍善本市场整体呈颓势”,这是不少业内人士的看法,但我个人并不赞同。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调整期,中国艺术品市场也进入了调整期,古籍善本市场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部分,也受到了波及。单就我国古籍善本市场来说,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基于自身特点进行调整的市场运行现象。如果认为某件拍品以前卖高价,现在价格卖低,或卖不掉,就简单地判断市场不好,未免太过片面。我们看到,某些拍品以前价格不高,但现在拍卖成交额很高,所以并不是市场变差了,而是市场风向发生了转变,热点发生了转移。

北京伍伦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现场

拍卖市场首先是“市场”,必须遵从市场的一般规律,上述例子其实就是供求关系变化的反映。之所以有一些东西卖不掉,价格降低,是因为这类东西的买家减少。对于古籍善本来说,自1993年拍卖市场兴起以来,不断有民间藏品释放到市场上,到目前为止,已经很少有没有露过面的“生货”了。这个过程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清晰完备的拍品数据库,使收藏投资者一目了然:到底哪些少见,哪些常见,哪些更有价值。在信息社会里,数据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藏家、书友们可以横向、纵向,多角度、多层面对多部古籍善本进行比较,比较之后,用同样的钱买哪部书更划算,就变得显而易见。在这种综合衡量之下,复本率高的普通刻本古籍必然先被淘汰。因为普通古籍作为文献载体,其市场价值的本质是稀缺性,而不断出现的复本就可能平抑了爆出高价的冲动。
从买家方面讲,改革开放初期那种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收藏者群体越来越小,而涉足收藏所需要的资本量却越来越大,普通收藏者进入古籍善本收藏的门槛越来越高,同时也越来越不利于学者参与收藏。基于此,很遗憾地说,古籍善本市场扩大越来越困难。但这并不是说古籍善本市场没有发展前途了,而是发展方向改变了。传统收藏家更看重古籍善本的文献性,当代收藏家更重其艺术性、文物性。不变的是古籍善本,变的是理解方法。拍卖人需要用新标准阐释古籍善本的时代性,从而提升其潜在的市场价值。
 

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藏书体系


唐宋写本、刻本始终是古籍善本中的中流砥柱,不管是从文献性、文物性、艺术性还是稀缺性来看,都将长期引领艺术品市场。因为唐宋两朝是中华文化向外输出的重要时期,当时,中国文化是源,对我国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唐宋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还是世界文化。这一时期的写本、刻本和展示这一时期人们审美品味的艺术品,与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文化是相通的,也更能展现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和包容性。它们的影响大,阐释范畴广阔,超越时空,能够引起世界人民在感情上的共鸣,所以自然可以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
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认知能力、研究能力、思辨能力都在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也在逐渐复苏、觉醒,庄重高华的美学追求将是必然趋势,而这种潮流正是通过唐宋文物表达的,鉴赏、收藏唐宋写本、刻本的需求将成为这种热潮的一部分,并长期存在,不断发展。通过对唐宋刻本、写本的持续关注和不断探索,我们终将意识到,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国际形势如何变化,都只是世界各国文化交锋融汇道路上的弹指须臾,而唐宋文化的魅力亘古永恒,这是唐宋刻本、写本市场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
唐宋写本、刻本就存世量而言如凤毛麟角,故价格高昂。什么样的收藏家才愿意持续为这些艺术品“买单”呢?答案是:真正的收藏家(当然包括藏书家)。收藏家都是天真率性、执着坚定的,他们具有很强的历史存在感、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对收藏家来说,不论是谈爱好也好、投资也罢,最大的前提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相信和认可,这是收藏最核心的东西。具备了这种素质的人,一定是在社会上有所建树的人,他们对人生和历史的认识也有其独到之处,这与他们的收藏行为互为表里。
现在,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世界融合,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们的资本,但我们也需要正确、客观地认识世界,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来梳理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对古籍善本的认识已经不能再囿于以乾嘉时期的观念为参考所树立的标准了,而是要以当代、世界的角度来重新定位古籍,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藏书体系。用这个标准来重新诠释古籍,就等于赋予古籍新的价值,这将是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
未来的拍卖市场上,高级的艺术品和珍本古籍自有其忠诚的追逐对象(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大众参与者可能会逐渐进入网络拍卖的广阔市场,因此涉足拍卖的收藏家的两极分化可能会越来越大。但不论是哪个阵营的收藏家,都在不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更高的价值和历史新意,不断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两者相得益彰,不断促进。

作者系北京伍伦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门不冷 古籍善本成藏界新宠
古籍善本鉴定方法有哪些?怎么保存?市场价值多少?
并非所有宋版书都珍贵
近几年拍卖稳中有升 古籍善本投资有诀窍|收藏学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古籍善本拍卖的回顾与展望(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