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不是蔡伦?

江风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为知识的保存和传播创造了条件,大大推进了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根据是《后汉书》的记载。《后汉书·宦者列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jiānbó,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

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此,中外著作,多把蔡伦向汉和帝献纸的那一年——公元105年,作为发明造纸术的年份。

但自从1933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发现了一片西汉古纸后,对造纸术的发明问题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特别是1957年5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古墓中又发现了成叠的古纸残片八十八片,更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考古学家根据墓中出土的文物的年代加以考证,认为这一墓葬不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桥纸的年代也可大致确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这个时间比蔡伦献纸的年代要早二百多年。这样,关于造纸术的发明以及蔡伦功绩的评价,意见越加多样,

潘吉星同志不同意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这一观点。他认为,“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东汉劳动人民在绋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至和帝时,尚方令(职掌管理皇室工场、负责监造各种器械)蔡伦组织少府尚方作坊中充足的人力、物力,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于元兴元年奏上,经推广后,‘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

在他的《中国造纸技术史稿》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观点。潘著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否定蔡伦发明造纸术一豫的观点:

一、从文献记载中看,西汉时已经有了纸,在蔡伦献纸前的东汉初期已经有了纸本书。文献记载较早的有:①《三辅旧事》上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江充要陷害卫太子,就给他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太子听从了江充的话,用纸将鼻子掩盖住,进宫去见汉武帝,汉武帝太怒。此事发生在公元前91年。②《汉书·赵皇后传》记载: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就派人送去毒药和一封“赫躐(xì'tí)书”,逼曹伟能自杀。据东汉人应劭解释,“赫躐”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为丝绵纸)。③应劭《风俗通》记载,光武帝(公元25—57年)“车驾徙都洛阳,载索、简、纸经凡二千辆”。④《后汉书·贾逵传》说,公元76年汉章帝令贾逵选二十人教以《左氏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以上有关纸的文献记载,都早于公元105年,即蔡伦向议和帝献纸那一年。

二.潘著认为驳斥“蔡伦发明纸”这种说法的最有力的证据,是地下出土的蔡伦以前的古纸。①已故考古学家黄文弼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亭故址中,曾发现一片古纸,经考证此纸为西汉纸。②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又出土了时间更早的西汉纸。③1973—1974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汉居延遗址的肩水金关故地发现了两片西汉麻纸。这种两汉“金关纸”的发现给蔡伦发明纸的说法以致命的打击。

三、什么叫“纸”?最起码要其备两个条件;一是植物纤维,一要经过人工的机械化学作用。潘著认为,过去不承认蔡伦以前有纸是上了许慎《说文解字》的当。《说文》云:“纸,絮一苫也,从系,氏(zhǐ)声。”许慎认为“纸”字会意从系,纸是一种丝织物。于是,一些人便据此认为许慎以前的纸不是植物纤维制成的,算不上纸。其实纸是继缣帛而产生的,它白细如丝絮,平滑如缣帛,所以,“纸”字可能最初是人们对植物纤维薄膜状物质(真正的纸)的美祢。到了许慎,则把纸的美称当成纸的定义,作了错误的解释,把最早的纸,说成是丝织物了。潘著认为,根据考古实践,迄今所发掘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麻娄植物纤维纸,“既然早在蔡伦前两个世纪的西汉已有麻纸,则蔡伦始用麻料造纸之说良然难以成立”。

四,产生造纸的技术思想决不是某一天从某一个人的头脑里突然之间“造意”而成,正如其它的古老科学技术发明一样,总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完成的。记载蔡伦发明造纸的《后汉书》大部分史料来自《东观汉记》。《东观汉记·蔡伦传》云:“黄门蔡伦,典作尚方作纸。所谓‘蔡候纸’也。”潘著解释说:“典”即“主管”,意思是说“蔡伦主管尚方作纸”,根本没有“发明”纸的意思。在“蔡侯纸”前加“所谓”二字,大概蔡当时兼任尚方令,将尚方造纸献于朝廷,遂得以推广,蔡伦封侯后,尚方纸就被称为蔡候纸。在封建社会中,象蔡伦这样的官僚是不会从事生产劳动的。因此,尚方作纸,实出于作坊内的工匠之手,而决非龙亭侯蔡伦手制。 五,蔡伦在造纸史上的作用可归结为:①他是作为质量较高的植物纤维纸生产(首先是麻纸)的组织者推广者的身份,活动在历史舞台上;②他又在群众创造的基础上,组织了以树皮(木本韧皮纤维)为原料的纸的生产;③他曾主张推广造纸,用以代替帛简。蔡伦的这些活动,客观上对造纸术的发展有利,他在这方面的作用不能一笔抹杀。

另一种意见刚坚持认为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他们的主要理由如下:

刘国钧、郑如斯同志在《中国书的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第3版)中说,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关纸的解释,在禁伦之前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纸,都是丝质纤维所造的,实际上不是纸,只是漂丝的副产品。

黄河同志在《造纸史话》(中华书局1979年第2版)中认为:灞桥纸上面没有字迹,也很难用于记载文字。它不象是有目的地通过一定的生产工序专门制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而是沤麻等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它同赫躐一样,其形成原理对植物纤维造纸术的发明,可能起过重要的启示作用。把它看成植物纤维纸的前身,倒是较为可信的。蔡伦鉴于缣帛过分昂贵,简牍又十分笨重的情况,总结了民间积累的经验,在工匠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用树皮.麻头、破布和鱼网等物,制造出一种既轻便又经济适用的纸。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以专门方法、有目的地制造出采的植物纤维纸。

王菊华、李玉华,董芝元同志在《考占新发现不能否定蔡伦造纸》(《光明日报》1979年11月16日)一文中认为,灞桥纸不是纸而是麻絮、麻屑等的自然堆积物,年深日久积压成片。迄今四次发现的西汉纸,均未用于书写或因质地粗糙不便于书写,可称为纸的雏形。蔡伦及其工匠们存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提高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因此即使在雏形纸出土的今天,把蔡伦评作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确的。

任珍同志在《纸还是蔡伦发明的》(《北京晚报》1981年4月9开)一文中认为:蔡伦就是首先了解而且也是首先实践利用纯净纤维造纸的先驱,贝有利用纯净纤维造纸,纸的表面才能细致,书写性能也好,色也白。从植物的韧皮中提取纤维造纸是蔡伦对造纸术韵第一大贡献。蔡伦在造纸术上的第二大贡献是发明了“打浆”。任文引《博物志》记载:“蔡伦始捣故渔网造纸。”皿引《初学记》:“伦捣故渔网作纸,名网纸。”任珍说:初捣渔网就是“打浆”。文章还说,有人否定蔡伦造纸,理由是“蔡伦是皇宫中的太监……要搞清楚蘩伦的阶级地位”。因为蔡是“贵族官僚”,就不可能发明造纸,这种理由也不能服人。

近两年来,关于造纸术是否是蔡伦发明的争论十分热烈。

《光明日报》于1979年11月16月发表了士菊华、李玉华.董芝元《考古新发删不能否定蔡伦造纸》,《考古新发现不能否定蔡伦造纸》。1980年12月3日又发表许鸣岐《考古发现否定了蔡伦造纸说》。

《中国轻工》1980年第5期袁翰青《蔡伦之前我国已经有纸了》一文,列举了唐宋以来史籍的记载,说明“蔡伦之前已经有纸,而蔡伦只能是造纸术的改良者。”

《中国青年报》于1980年8月28日发表了群工《最早的纸》一立,认为在陕西扶风县中颜村发掘的诞生于公元前一世纪的“中颜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灞桥纸不是纸。1981年4月4日刘仁庆同志致函《中国青年报》编辑部,认为“灞桥纸是纸”。

《北京晚报》于1981年3月22日发表闻凌《蔡伦以前已有纸》的文章,1931年4月9日又发表任珍《纸还是蔡伦发叨的》’认为闻凌的论断不能令人信服。

这些文章都作了认真的探讨,争论还在继续。

喜欢文史知识的.加我的公众号duduchunqi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化学家-蔡伦
社会紧急救助报道学文物考古案例解析(一)
陕西延安 / 杨文礼 【散文】/《纸趣 》
蔡伦造纸惠千秋
蔡伦
被骗千年!蔡伦并非造纸术的发明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