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 | 看正中书局如何改正定价

看正中书局如何改正定价

文 | 荣 杰

本专栏的前几篇文章曾提到,上世纪40年代,一些书局为了应付书价的快速上涨、方便出版管理,曾经把书价的标注方式从实价改为“基本定价×倍数”的形式。这种变化的过程在一些出版物上也能够找到印迹,我们不妨以正中书局出版的书作为例证。

正中书局是民国时期有一定影响力的官营书局。吴永贵先生所著《民国出版史》一书中记述,正中书局创设于19311010日,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十分深厚的官方背景,只看看其管理高层的名字就一目了然:陈立夫任董事长,叶楚伧任出版委员会委员长,吴秉常任总经理。这三人均为国民党要员。全面抗战爆发后,正中书局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抗战时期,正中书局的业务量不降反升,在抗战初期到中期,它是重庆最大的出版机构,在重庆、成都、西安、贵阳、昆明、兰州等地设有分局,在桂林、恩施设有支店。正中书局还拥有自己的造纸厂、印刷厂和运输队。这样的实力在当时绝对是一般书局难以望其项背的。据统计,截止到19449月,正中书局在抗战时期出版各类图书达636种。

我在书库“爬架子”的过程中,偶然间发现,一些正中书局版图书的版权页上标有“改正定价”字样。“改正定价”从字面上看显然是改变书的价格,但具体有什么含义,我当时并不明白。也正因如此,我便对“改正定价”格外留意,遇到正中书局在抗战时期所出的书,总要翻到版权页去看看,逐渐搜集到近30种“改正定价”的书,现将其版权页信息摘录如下:

1.《口琴吹奏法》,刘仲光著,19367月初版,194263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九角;
2.《唐宋散文选》,查猛济编注,19365月初版,194265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八角五分;
3.《新中国盐业政策》,何维凝编著,19419月初版,19427月再版,国纸本,改正定价二元二角;
4.《国学常识问答》,李侠文编著,194012月初版,194275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六角五分;
5.《先民浩气诗选注》,张长弓编注,19377月初版,194275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八角;
6.《谈心理卫生——给少年的十八封信》,黄禹石编著,19408月初版,19427月再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五角;
7.《活力》,唐树藩著,19365月初版,194289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
8.《我们的耻辱》,周涤钦著,19375月初版,194293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七角;
9.《我们的富源》,易希文编著,19373月初版,19429月再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七角;
10.《中国的边疆》,赵敏求译,194112月初版,1942103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三元七角五分;
11.《抗战独幕喜剧选》,沈蔚德编著,19405月初版,1942105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一角;
12.《红楼梦研究》,李辰冬编著,19421月初版,1942103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九角;

《红楼梦研究》版权页,含改正定价

13.《调剂与制药学》,师哲著,194110月初版,1942123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三元六角;
14.《养鱼法》,朱碧光著,19403月初版,1942124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三角五分;
15.《学术思想论文集》,穆济波编注,19374月初版,1942124版,机制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八角;
16.《职业教育》,江恒源、沈光烈编著,19372月初版,1942128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二角;
17.《蜡烛工业》,王都编著,19418月初版,1942123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零五分;
18.《忠的故事》,朱其炎著,19414月初版,1942123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四角;
19.《苏彝士运河》,任美锷、严钦尚编著,19418月初版,1942123版,机制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二角;
20.《日本地理》,曾德培编著,194111月初版,194313版,机制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
21.《文体论纂要》,蒋伯潜编著,19426月初版,194313版,机制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八角;
22.《科学发明的新阶段》,H.StaffordHatfield著,王达新译,19421月初版,194313版,机制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二角;
23.《高尔基传》,凌志坚编译,19361月初版,194325版,机制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
24.《经济药用植物学》,刘宝善、周太炎编著,19403月初版,194335版,机制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
25.《民族哲学大纲》,汪少伦著,19388月初版,194335版,机制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九角;
26.《陆秀夫》,刘宇编著,19363月初版,194334版,机制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一角;
27.《化学讲话》,沈鼎三编译,193612月初版,194343版,米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七角;
28.《救护》,张查理编著,19417月初版,194344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
29.《童子军行政管理与活动教材》,章辑五、吴耀麟编著,19421月初版,194343版,米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八角。

以上所列各书版权信息中的“国纸本”“机制纸本”“米纸本”是指该书所用纸张的种类。观察以上图书版权信息可以发现,这些书均出版于1942年、1943年,1942年出版的有19本,1943年出版的有10本。出版时间最早的是19426月,最晚的为19434月。由此可以推测,正中书局“改正定价”之举主要发生在1942年到1943年。

根据搜集到的实物,我们可以推测,正中书局“改正定价”之举主要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既然是价格上有所变动,就有必要看看改变之前是什么样子。不妨再举几个例子:

《国学常识问答》,李侠文编著,194012月初版,实售国币一元零五分;194275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一元六角五分。
《活力》,唐树藩编,194216版,国纸本,实售国币一元三角;194289版,国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
《民族哲学大纲》,汪少伦著,19388月初版,实售国币一元;194335版,机制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九角。
《童子军行政管理与活动教材》,章辑五、吴耀麟编著,19421月初版,实售国币一元四角;194343版,米纸本,改正定价国币二元八角。

《童子军行政管理与活动教材》实价版版权页

《童子军行政管理与活动教材》改正定价版版权页


以上是对这四种书不同版次版权页信息的摘抄。两个版次的不同之处还是比较明显的,前者标注的是“实售”,后者标注的则为“定价”,而且书价也发生了变化。我把搜集到的正中书局战时出版物的书目信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了一下,发现19421943这两年或可作为一条分界线。此前出版的书标注的价格都是“实价国币”或“实售国币”若干元,而改正定价后,则标注为“定价”了。

“实价”“定价”是民国书刊中十分常见的价格标注方式。曾经见到有文章说“实价”就是指“国币”的意思,这个解释恐怕不正确。大体来说,实价就是实际售卖的价格,也就是标了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而定价则“水分”更多些。比如上世纪30年代的“一折八扣书”,定价标注的是一元,但是连折带扣,最终的实价不过几分钱。而当时虚高定价、大打折扣的做法,曾经受到不少人诟病。及至抗战时期,大后方物价高涨,这个定价又可能变成一个基准价格,真正的实价还要乘上一个时常变化的倍数。所以说,“实价”“定价”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其内涵是大有不同的。

那么具体到正中书局的这次改正定价,又是什么情况呢?

我查阅了《大公报》全文数据库,从里面检索出十几条1941年到1944年正中书局在该报重庆版所刊登的广告。19411010日《大公报》第1版刊登的《正中书局30年度出版新书》广告中,所有书目的标价方式均为“实售”。而1942年的广告则有了明显变化。194236日《大公报》登载了《联营专卖研究与实践》一书的广告,标注的价格为“定价一元三角,实售四倍”;38日《大公报》登载了《瓜和豆》一书的广告,标注的价格为“定价三角半,实售四倍”。《联营专卖研究与实践》为19419月初版,《瓜和豆》为194110月初版,都应该标注“实售”若干元。可惜,我没有看到这两本书1942年版的实物,不知道上面有没有标注“改正定价”的字样。但是,由这两则广告可以知道,正中书局的“改正定价”早在1942年年初就已经启动了。而伴随“改正定价”的,还有相应的书价加倍发售。


《联营专卖研究与实践》

《瓜和豆》


这里顺便再根据《大公报》中的广告信息,梳理一下正中书局书价加倍的情况。如上所记,19423月间其加倍数为4倍,到了6月调整为增加5倍,8月间的广告标注的加倍数已经是10倍了;到了194310月,标注的加倍数已经调整为13倍,11月又改为18倍;而到了194412月,已经是“照定价改五十倍发售”了。按照这个增幅,《联营专卖研究与实践》在19423月实售国币52角,两年多以后,其价格已经涨到了国币260元。如果把书价增幅用曲线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估计其陡峭程度堪比陪都重庆的山路了。在不到3年时间里,书价加倍幅度上调了6次之多,其频繁程度也令人咋舌。

以上是正中书局改正定价的例子,不妨再举个独立出版社的例子。独立出版社也属官营书局,其经营规模和影响力均不及正中书局。在战时,其经营地域主要集中在重庆及其周边地区,没有如正中书局那样布设发行和分销网络。

19439月至19452月,独立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战后问题论文集》四集。第一集于19439月初版,实价34元;第二集于194312月初版,实价70元;第三集于19449月初版,定价3元;第四集于19452月初版,浏阳纸本定价45角,熟料纸本定价3元。同为一套书,分册价格从几十元忽然跳水到几元,显然另有原因。因为我没有找到独立出版社加倍发售的直接证据,所以只能是推论,这样的变化估计是因为其调整了计价方式。


说到这儿,不免还有遗憾,一直没有机会见到上述民国出版机构的内部档案,不知他们如此调整书价出于什么考虑。这其实很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史料更加完备,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去体会当时出版人的心态,从而拉近与那段历史的距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 | 抗战时期的特殊纸张
钱穆的八十一种著述
必看!人家不是问题书,书店碰到别错过!
1946年港版烈士20分永甯一次加盖国币20元直双连新票1件
徐蔚南资料(3)论著、编著
20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