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帆说纸 | “洞里乾坤大”的丹寨构皮纸

丹寨构皮纸:洞里乾坤大

文 | 汪小帆(浙江图书馆

2010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配发给浙江图书馆的各类修复纸中,有一种略带一点古朴红色的白纸,它就是贵州丹寨构皮纸,那是我初次邂逅它。这批纸从1号一直排到13号,号码越大,纸张越厚。小号码的纸张,可用来溜口、加固或托裱,碰到特殊的书叶,直接拿它来当补纸的情况也有。至于大号码的纸,大家还嬉笑着商量,可以用作糊墙。现在想来,当时很是孤陋寡闻,其实可以用它来修复一些少数民族文献。

2013年调研时,丹寨县给我们寄来数种样纸,其中又有那种白中带点暗红色调的构皮纸。询问之下,果然两者出于同一厂家,无意中为纸库内的纸张寻到了根。随后,又从丹寨订购了两种超薄的构皮纸,名字很好听,叫“迎春一号”和“迎春二号”。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跟它的“掌门人”王兴武有了电话联系,并在之后的几年,交往逐渐深入。


2019年12月,我赶到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时,已过午时。王师傅正站在“纸街”的门楼牌坊下翘首以盼。门楼一侧,贴着一块牌子,上写“贵州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这一项目涵盖的两项重要内容是“造纸作坊遗址保护”和“家庭造纸作坊保护(26处)”。“纸街”的第一幢苗家小木楼就是王师傅的家。门前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营业招牌“石桥古纸客栈”,另一块是“丹寨县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他家进门处放着品种、花色繁多的纸张,还有各类与纸相关的文创产品,如笔记本、纸灯、书签、花草纸等,也有王师傅的夫人设计的一些特色作品,比如把各种有色纸浆铺呈在白构皮纸上,形成一幅类似水墨画效果的作品,或者把色彩对比强烈的纸浆有序或无序地泼洒在一起,变成一张颇具现代派色块艺术风格的画作。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极具民族色彩的作品,比如把苗绣工艺糅合进纸张中。


王师傅带着我观看,顺手拈起一只千纸鹤说:“美国一家公司跟我订制了50万只千纸鹤,每只价格很低,所以我们就从外面采购纸张来做。”我暗自点头:按需求,分层次,很合理。王师傅继续说:“我把这里的工人分成几类,水平高的,就做好的纸张,比如说修复纸。水平一般的,就安排做一般的纸。”我再次点头:把人员分层次管理,按水平付酬劳,很有管理水准。见我点头,王师傅谈兴更浓,说道:“现在也经常有单位来订购修复纸,比方说一些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购买的单位虽然多,可量少呀,都是几十刀、几刀的需求,一个月就做完了。量大的,还是那些普通的、便宜的纸,比如茅台酒厂的订单,今年是80万张,明年是160万张。此外,这里虽然是旅游景点,我们最主要的还是靠体验、互动,纯粹零散卖纸是很难的。”可以说,这里有我至今所看到的最多、也最喜欢的纸质文创产品。

从店铺出来,王师傅开车带我去生产现场参观。据介绍,当地造纸的地方有三处,一处是王师傅的家,一处是穿洞,另一处则在离穿洞不远的“大岩石”石壁下。


丹寨手工纸就是在当地的著名景观穿洞里制作完成的。洞上有一天然石桥,洞深1500米以上。洞内有暗河,遍布石柱、石笋、石花等钟乳石景观。此处自古就有匠人在洞口建坊造纸,民国后期尚有十余家。穿洞口,有一个巨形的水碓,直径有三米多高,可惜是新建的摆设,不能转动使用。穿洞内现有四个抄纸槽,每个纸槽配一台榨纸机,还建有两组火焙。抄纸、榨纸、焙纸都可在洞内流水线操作,一气呵成。洞内冬暖夏凉,天然避风避雨,对做纸来说,倒真像是一个“神仙府邸”。


王师傅似乎犹豫了片刻才跟我说:“汪老师,2008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跟我订纸的时候,送过去的纸被退回来两次。说实话,那两次做的纸,我都不是在穿洞里做的。”随后,王师傅娓娓道出心里话:“我们自己感觉吧,在穿洞里造纸,最舒服,纸的品质也好,大石壁那里差了点儿,感觉最不好的就是在家里了,我们也想不明白是为什么。反正后来,做用来修复的纸,我是不敢在其他地方做的,都是到穿洞里完成的。您认识保护中心的老师,帮我问问吧,那两次不合格到底是啥原因?”我满口答应下来,因为我也很好奇穿洞的秘密。我后来打电话请教了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实验室的易晓辉老师。易老师很快回复我,是因为pH值不稳定。原来还是出在水质问题上,看来,穿洞内的水质呈弱碱性。此外,是否与洞内的水温偏低,更适合造好纸亦有关系呢?目前尚无定论。

在观看造纸工序时,我顺便问起王师傅丹寨构皮纸的染色技术问题。他告诉我:“我们这里既可以用植物染料染色,也可以用化工染料,关键看客户的需求和他们要求的成本。因为植物染料是很贵的,仅水沙根(纸药)就每斤1.3元,而且100斤也用不了多久,那我们只好用化工染料的嘛。”


从穿洞返回,在村口的南皋河边,我看到三位村妇身穿防水裤,费力地把大捆的构皮料拖到齐膝深的河中央浸沤,再把完成浸沤工序的构皮拖回岸边清理。12月的贵州,气温虽然没到零下,但在山里也够冷的。我问王师傅:“像她们这样,干一年,有两万元的收入吗?”我已经把自己的心理期望值狠狠地往下压了,他惊呼:“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差不多8000元的样子吧。村里男人们都出去打工了,妇女在家里,如果不做这些活儿,可能一分收入都没得。”一群鸭子游弋在河中的构皮堆间,一派美好的乡村景色。不过,那些浸沤构皮的妇女是不会留意到,也没闲情逸致去观赏的。作为她们的领头人,王师傅心里挂牵的是:“我们村里还有800多个妇女劳动力,我要想办法解决,要带动更多的人。”产,他们这里有人;学,一帮子专家学者在研究他们生产的纸;那么销呢?这是一个问题,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向非物质经济产业转变,丹寨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王兴武师傅是一个很好的领头人,但他仍然面临着销路的困扰。当我们拈掂着他们生产的纸张,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之时,王师傅们却正在为着自己的生存努力摸索、拼搏。

从丹寨出来,我再一次确信:只有所有的造纸匠人在解决了温饱,且开始沾上一点小康边沿的前提下,他们才会挺直腰不纠结于些微利益,他们才会有底气谈襟怀,他们才有可能奢侈地腾出手来,为古籍修复界、为那个手工纸的金字塔尖,奉呈上不负先人荣耀、量虽少却质优精美的纸张。

精彩回顾
小帆说纸 | 访云南鹤庆白族手工纸技艺传习所
小帆说纸 | 心中的日月:纳西文化,东巴纸
小帆说纸 | 访西双版纳“贝叶经”制作传承人
小帆说纸 | 曼召,傣纸的香格里拉
小帆说纸 | 福建龙栖山访纸记
小帆说纸 | 参观“纸都”耒阳记
小帆说纸 | 一日看尽隆回花
小帆说纸 |  探访新疆桑皮纸之乡
小帆说纸 | 纸名南疆号墨玉(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开卷|“藏”在贵州岩洞中的古法手工纸
最美中国古法造纸,大山深处千年石桥
丹寨----石桥造纸
传承千年的古法造纸术,99%的人没见过
朱振彬:沉默的“书医”
绵纸茅台酒,知识最全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