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史知识 | 李小龙:大观园诗社里的“学术”与“政治”

  
俞平伯先生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图说》是一篇奇文,虽然主旨在复原夜宴座次,但咳珠唾玉、触处皆春,为后人体悟红楼开无数法门。其中曾指出,曹雪芹在安排黛、钗二人时,难分高下,故“每每移步换形,忽彼忽此,都令兰菊竞芬,燕环角艳,殆从盲左晋楚争长脱化出来”。接下来便以海棠社与菊花诗为例:“第三十七回,白海棠首社,钗第一,黛第二,怡红公子抗议亦复无效。到第三十八回目录曰‘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对上一句‘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其文则曰,‘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元眼花由黛玉一人包办,难怪宝玉喜的拍手叫道‘极是,极公’。宝钗诗呢却考列第七第八。本回之末,宝钗作了一首咏螃蟹的诗,众人看毕,都说:‘这方才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些大意思,才算大才。’那时黛玉所作早已一把撕了,命人烧去,固当有崔颢题诗之感。”所言极具慧心。当然,俞先生所述全从作者笔法来,故仅述大略。如果我们按照俞先生的指点,细绎人物的心理活动,就会探骊得珠,有更丰富的体悟。

先看海棠社。起社后迎春要限韵,先“随手一揭”,确定了诗体为七律;五个韵字本来可以随便拟,作者偏不,让迎春“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于是便定“门”字为第一个韵脚,同时也定了“十三元”的韵部,再“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此次诗社的主题是咏白海棠,前两个韵分别是“门”和“盆”,既太实,也稍俗,较难写好,连宝玉也说:“这‘盆’‘门’两个字不大好作呢!”尤其是重拙浅俗的“盆”字,如何协调地用到咏白海棠的诗中,实在是这次诗社“考试”的“难点”。

87版《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画面 


再来看交上来的六份“试卷”。探春诗云“苔翠盈铺雨后盆”,不得不说是为凑“盆”字而拼出的句子;宝钗诗云“自携手瓮灌苔盆”稍胜,但“苔盆”也较生硬;后来湘云的“种得蓝田玉一盆”与“也宜墙角也宜盆”顺畅一点,但也能看出为了避免生凑,只好反其道用这种浅俗的方式来掩盖——估计湘云拿到韵时也是有点无奈的。事实上,这六首诗中,只有一首虽用“盆”字,却既不生硬,又不浅俗,非常自然,那就是黛玉的“碾冰为土玉为盆”,因为此句借助一个奇妙的想象,即白海棠如此“冰”清“玉”洁,令诗人想象栽种此花的土为冰辗碎而成,而花盆则为玉作成——在这样的诗意铺设之下,“盆”字的使用水到渠成。也就是说,这个韵脚似乎是专为此句而设的,没有普泛性——这就好像杜甫《秋兴》八首的第一首,末句云“白帝城高急暮砧”,这个“砧”字即较实,却是“寒衣处处催刀尺”逼出来的意象,故极妥帖。但后人和作便十分为难,钱谦益对此连和十三遍,但大多是“万户秋声息捣砧”这样的句子,相对和作中的其他诗句来说,还是显出凑韵的痕迹。清人吴骞《拜经楼诗话》说:“古诗尤忌凑韵,有一句凑韵,即是懈处,通篇格律都减。”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所以,我很怀疑作者在这里先为黛玉拟了这首诗,然后再依此诗之韵让迎春找到了那五个韵字。易言之,从某种程度上看,别的诗只能算是这首诗的和作。其实,宝玉那一句“七节攒成雪满盆”虽然有些稚拙,但“雪满盆”的想象却与黛玉此句思路如出一辙,无怪乎看到黛玉首联后宝玉立即喝彩说:“从何处想来!”或许宝玉这句只是黛玉那句的“打油版”。正因为有“原作”的加持,在别人“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如此轻松;最后交稿时更是“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如此张扬——这一句己卯本与庚辰本无,但其馀各本均有,或是作者改稿的差异,然此差异或许正恰恰反映了作者的游移:是否需要让这个“开挂”的应试者把戏做足。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复盘一下海棠社评诗前后宝玉的表现,就可以体会到他的“爱博而心劳”了。开始对黛玉说“他们都有了”,然后又说“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这些都算是宝玉对黛玉的常规操作,可以不论。接下来的对话就十分有趣。李纨说:“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此时探春、宝钗、宝玉都交了,这句话只能是对黛玉说的。宝玉连忙说:“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其实是怕李纨的催稿给黛玉压力,故意岔开了话题;另外也颇有取悦诗社“评委”的微意。

然后看探春的诗,结果是“大家看了,称赏一回”,可知都是客套;看完宝钗的,“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再看宝玉的,看后谁也没做评价,连刚才对探春那样的客套也没有。然后宝玉就立刻跳出来,“说探春的好”,这个表态实甚突兀,但亦有原因。第一是他并不知道黛玉已是胸有成竹,所以想发起对诗的讨论来为黛玉赢得时间。第二则比较深隐。无论就此处的诗作表现还是整部《红楼梦》中才华的设定来看,探春都屈居钗后,这一点探春也有自知之明,在元春省亲一回中,她便“自忖亦难与薛林争衡”,甚至在邀社的信中也说“慕薛林之技”云云。明白了这些,我们便知道宝玉夸探春自非真心,张新之评云“是说钗不好”,倒被他一语说中。当然,读者也都明白:宝玉并非真认为宝钗的诗不好,只是煞费苦心为黛玉清障罢了。

所以,刚看黛玉诗第一句,“宝玉先喝起彩来”,这不排除他辛辛苦苦对付这个“盆”字失败后的见贤思齐、豁然开朗(事实上,前边宝钗说“有却有了,只是不好”,未必便是谦辞,很可能也是在与“盆”字较劲),但更可能是在为黛玉张大声势。再看颔联,“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看完全诗,“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知此时评价较为一致,但李纨全然不顾,最后判定:“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这个判定非常老到:既不拂逆众人的看法,先对黛玉做一个肯定的表态;但又以风格分判二途,置换标准后为宝钗赢得“锦标”。

李纨自然知道宝玉不服,接下来便要做宝玉的工作。但她做的也很聪明,她问宝玉:“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第一,她知道宝玉对她的左黛右钗不服;第二,她知道宝玉无论就真实实力还是就他对诗社其他人的态度来说,对自己的垫底儿都心甘情愿。所以,她在问“你服不服”时,故意置换了问题。如果宝玉不是特别坚定的话,她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服”。然而,为了黛玉,宝玉抛开了取悦众姐妹的好人原则,还是要发声,不过他也比较注意技巧,先对自己“压尾”表示服气,但话中隐约透露出别的意味,如说自己“那首原不好了”,其实,本可以简单说自己“那首不好”,加“原”字便有微妙的差异;接下来称赞“这评的最公”,又加一个“这”字,自然是有想法的,正如脂评所云,“话内细思则似有不服先评之意”。果然,紧接着就说:“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他也知道态度的重要,所以是“笑道”,但李纨此时完全一言堂:“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也只好罢了。至此,在海棠诗社中,作者虽为黛玉量身定制了参赛作品,且多处表现她的从容悠游,但仍让宝钗拔得头筹。

另有一事尚值得一提。前文所说的“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这个“众人”很可能是不参赛的迎、惜二春,应该不包括探春。因为从海棠诗到菊花诗都可看出,探春是坚定的“钗党”。此处李纨刚排出座次,探春便第一个响应,不过,探春的话在标点上却需斟酌。目前所见绝大多数《红楼梦》标点本均标为“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如红研所校注本、北师大程甲本、蔡义江先生注本、《八家评批红楼梦》、中华书局名家点评本、周汝昌先生《石头记会真》等),中间用逗号,就意味着探春所谓“评的有理”特指评黛玉为第二,从当时对话的氛围来看,其实是有些唐突的,因为矛头直指黛玉;俞平伯先生校本中间用句号应该是更合理的标法(上海古籍出版社三家评本亦同),即前半句所谓“评的有理”,主要指李纨提出的以风格分两途并各有肯定的评判,当然,这种评判已隐然倾向于宝钗,所以用句号也有冠军争论已结束的意味。那么,接下来就要讨论亚军了,探春在句号后再说“潇湘妃子当居第二”,其实并不是说黛玉不好而应该屈居第二,而带有“黛玉很好,接下来应该是她了”的意思。这种标法才符合当时情境与探春之“敏”。

我们可以看出,正如俞平伯先生所论,此一回合虽然宝钗加冕,但前前后后也算暗潮涌动,并不那么众望所归,二人还是维持了相对的均势。作者或许觉得海棠社还是稍稍打破了平衡,于是又设计了次回的菊花诗,让黛玉扳回一局。这次看完十二首参赛作品后,李纨直接开评:“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恼不得”三字大有深意,似乎在呼应上回海棠诗的有意“压制”,而程本则变成“只得”,那层意味便淡了许多。

宝玉听到此评,“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倒也是正常反应。接下来几个人的反应却都有丰富的潜台词。黛玉立刻说,“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不但有自谦的表态,也尽量不弄玄虚,而是真诚地指出了缺点,但这个自曝其短也拿捏得恰到好处,闺阁之作流于纤巧亦算本色,所以并不至于把自己的作品否定掉。所以李纨也便顺势说“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虽然这个辩护似乎并没有说到点子上,但在那种社交礼仪之下,面对别人的自谦必须报之以夸奖,这样,她们的这一回合便圆满了。

清·无名氏《清本红楼梦图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画面

名次已定之后,便是各人的表演时刻。黛玉作为新晋冠军,自然要拈出别人的优点,于是率先表态。从黛玉此评开始,便只提诗句,而基本不注作者,于是下面一大段评诗之语便抽象为貌似对诗作优劣的“学术”性讨论;但若把作者补入,就会发现这一段诗艺的“学术”背后,隐藏的是人际关系的“政治”。

黛玉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这两句均为湘云所作,这个选择很恰切,不是说诗句,而是对作者的选择——正如海棠诗中宝玉非常突兀地夸奖探春一样,黛玉“头一句好的”之赞一方面表达了冠军的谦逊,另一方面却也把竞争对手宝钗排除在了种子选手之外。而“英豪阔大”的湘云可能还没太明白,面对黛玉的赞赏暂无反馈。由于冠军这一自谦的隐含意思是应以《供菊》为第一,评委李纨即需表态,于是赶快说“固如此说,你的‘口齿噙香’句也敌的过了”,申明了她评价的权威性。这时,那位“钗党”探春听出了黛玉的言外之意,于是立刻表态,“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看似在评宝钗,但“到底要算”四字为其染带上了争辩的色彩;更有趣的是,她有意拈出了“沉着”一词,或是想借上次为宝钗带来冠军的“含蓄浑厚”之力,希望能再利用风格的不同,来寻找对抗“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的立足点。宝钗当然也要投桃报李,便笑云:“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这当然是不得不为的客套,所以也没有什么力量。但有了宝钗的应声回报,湘云也终于明白其间的“政治”考量,便忙来回报黛玉:“‘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之所以说她得到宝钗的启发,并不只是因为她的话本该在黛玉发言之后,而现在却紧接着宝钗的话,也不只是我们尽量揣摩她的心理活动所得,更重要的是,她的赞辞与宝钗的如出一辙。此时,“学术”与“政治”都已得到合理的表达,最后便用李纨的幽默来结束:“你的‘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不能别开,菊花有知,也必腻烦了。”于是,皆大欢喜。

这个结果应该是宝玉最希望看到的,所以此时宝玉跳出来发表意见,不过是曲终奏雅罢了。他的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怨言:“我又落第。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都不是访,‘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但恨敌不上‘口齿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但说这段话时的“笑道”出卖了他,可知这不过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罢了。当然,从他的列举亦可看出,虽然在欣喜之中,但仍注意了例子适当的次序:第一句自然出于冠军之手,但已操胜券,不必过分强调,所以,接下来第二句便来自湘云,三、四竟然来自探春,五、六仍出湘云,最后的七、八才象征性地点了宝钗两句,似乎是一个安慰奖。对此,李纨回答说:“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巧就是了。”仅看此处似乎也没有问题,若将其与上回对照,即可看到她的“双标”:所谓“新巧”,其实就是“ 别致”,上回黛玉因“风流别致”而退为亚军,这次却又因为“新巧”而“连中三元”!

于是,在菊花诗的比赛中,黛玉大获全胜——不只是“元眼花由黛玉一人包办”,还因为竞争对手“考列第七第八”。不过,这样一来,曹公努力维持的黛、钗均势又被打破了。因此,仿佛《西游记》取得真经后还要再补一难一样,这次诗会的“正赛”之后,作者又补了一个附加赛,宝钗随手一首《螃蟹咏》,又如上回的黛玉一样,在表面的失败之下,重新确立了“晋楚迭为盟主”的格局。

两次诗会,表面上七嘴八舌、没心没肺,实际上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可能有复杂的考量。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考量都出自宝、黛这样长于大家的公子与小姐,正如贾母所说“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他们早早就在大家礼数的熏陶之下,练就了“政治正确”的社交套路。比如第七回宝玉听周瑞家的说宝钗“身上不大好”,立刻就叫人去看:“只说我和林姑娘打发了来请姨太太姐姐安,问姐姐是什么病,现吃什么药。论理我该亲自来的,就说才从学里来,也着了些凉,异日再亲自来看罢。”“学里来”与“着凉”都是一种套路化的借口,他竟也张口就来,连脂砚斋看到此处也很是感叹,批云:“余观‘才从学里来’几句,忽追思昔日形景,可叹!想纨绔小儿,自开口云‘学里’,亦如市俗人开口便云‘有些小事’,然何尝真有事哉!此掩饰推托之词耳。宝玉若不云‘从学房里来凉着’,然则便云‘因憨顽凉着者’哉?写来一笑,继之一叹!”再看这次诗会中他们的表现,对比“学里来”的套话,又不可同日而语。而此时的宝玉、黛玉,据周绍良先生的推考,不过十一二岁而已。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20年第11期“小说丛谈”栏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故事梗概
《红楼梦》五结诗社
《红楼梦》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三智师说·王德峰 | 《红楼梦》之海棠诗社比诗情,群芳花艳宝玉护
《红楼梦》之海棠诗社林黛玉等笔下的白海棠
《红楼梦诗词大全》170卷(81—100卷) 关于海棠 菊花的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