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2n^2。原子结构示意图不仅可以表示中性原子,还能表示带电的原子—一离子(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当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由于两个原子都有通过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电子的能力差不多,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过来,这样两个原子只能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的核外空间运动,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原子结构示意图
  • 外文名:Atomic structure sketch map
  • 概述: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
  • 原理简介: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列的
  • 详细内容: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核电荷数
  • 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2n^2
  • 参考资料:同位素

原理简介

正在加载查看图片集

如图是一些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列的,从里到外1,2,3,4,5,6,7。

2,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当电子层达或超过到四层时,倒数第二层不超过18个电子,当电子层超过四层时,倒数第三层最多不超过32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的结构叫做稳定结构(特殊的是稀有气体中的氦是最外层2个电子)。

4,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正在加载查看图片集

5.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6.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 容易得到电子. 化学性质不稳定

7.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 He:(2个)不得不失(达到最稳定状态,所以稀有气体性质较稳定)。

详细内容

内容

归结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点:

知道1~20号(编号数即核内质子数)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理解图中的符号和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正在加载磷原子结构示意图

现以磷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具体说明。

“Ο”,表示原子核,圈内“+”号, 表示质子所带电荷的性质;圈内数字“15”,表示核内15个质子;圈外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所夹的数字为该层容纳的电子的数目。磷原子有3条弧线,表示它共有3个电子层。2,8,5表示第一、二、三电子层有2,8,5个电子。(K、L、M、N、O、P、Q由里到外)

不管是什么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即不显电性)。

原子结构示意图不仅可以表示中性原子,还能表示带电的原子—一离子(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区别同一元素的多种

共价化合物

什么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是依靠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当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由于两个原子都有通过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电子的能力差不多,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过来,这样两个原子只能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的核外空间运动,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两个原子的原子核同时吸引共用电子对,产生作用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①极性键 :由于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一样,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得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一方的原子略显负电性,另一方的原子略显正电性,作为整体,分子仍显电中性。

比较典型的共价化合物是水、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氧原子的一方,偏离氢原子的一方。

②非极性键:某些单质的分子也是依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例如氯气的分子就是由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对同时受两个原子核的作用形成氯分子。由于同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仿,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4)共价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共价化合物一般硬度小,熔沸点低。

英文:Schematic diagram of atomic structure

规律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 其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第三,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英大视野丛书中考化学第10讲核外电子排布离子
原子核外电子排列规律
中考链接之结构示意图
《3.2 原子的结构》重难点分析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电子
03.2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的形成.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