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脉浮細而耆卧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脉但浮者,與麻黄湯。
〔校勘〕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以去作“已去”,“脉”字前有“其”字。
《金匮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 :“外已解也”均作“此为外解。”
[词解〕
(1)嗜卧:安静喜卧而无恶寒发热等等不适,为病将痊愈的表现。
(2)脉但浮:脉只现浮象。此处当来兼见恶寒、头痛、无汗等麻黄汤证。

〔提要〕
举例说明太阳病日久的不同转归。

〔选注〕
尤在泾:太阳病,至十余日之久,脉浮不紧而细,人不烦躁而嗜卧者,所谓紧去安,其病为已解也。下二段是就未解时说,谓脉浮细不嗜卧,而胸满胁痛者,邪已入阳,为未解也,则当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不细,不嗜卧者,邪犹在太阳而未解也,当用麻黄汤,非外已解而犹和之、发之之谓也。
李荫岚:太阳病十日已过,乃再经邪衰当解时也。太阳脉浮,少阳脉细,今脉浮细是邪由太阳而转入少阳也。邪在表则不欲卧,今嗜卧者,是邪在少阳渐迫近于里也。十日以上见此脉证,而不更见其他项表证者,故知外已解也,外已解者,谓无太阳表邪也。胸胁为少阳经之所行,设见胸胁满痛,是邪留着于少阳之分,故可与小柴胡汤;若邪不在少阳,脉不细而但浮,是外证未解,且无胸胁满痛之证,虽嗜卧,仍不得谓邪已内传;以浮,寒邪在表,虽嗜卧,仍为太阳证也。故可与麻黄汤,以散太阳表寒也。

〔评述〕
本条例举脉证,说明太阳病日久可自愈、可传变,也可仍属太阳表证,不可拘于“发于阳,七日愈”、“七日以上行其经尽”之说。病程之长短,只能作为诊断治疗的参考。病久未药,也可自愈。病初愈,邪气虽去,正气未复,故脉浮细而嗜卧,并无他症所见不可误认为病势深人;或已传变,必有相应脉证。设胸满胁痛者,属小柴胡汤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者,属白虎汤证;如仍属太阳伤寒表证,必见恶寒无汗等证。条文所示小柴胡汤、麻黄汤,不过举例而言,并非太阳病日久只有这几种变化的可能。因此,注家对本条是两种还是三种结局的争论意义不大。仲景明确指出:“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因此,本条的基本精神,在于证候表现是诊断和治疗的客观依据。不能单纯依病程之久暂作主观的判断。否则,就违背了“辨证施治”这一根本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10太阳病33至42麻黄汤症小柴胡汤证
《伤寒悬解》少阳篇提纲七
自学伤寒四
补齐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论中阳明病、少阴病中缺失的条文(转)
《伤寒论》太阳病篇小结
新冠仍低热不退,柴胡桂枝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