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刚刚可能闹了个“假”情绪


老婆打碎了热水瓶

我去安慰她

却还怪我

“为什么把热水瓶放这里!”







前几天,和几位朋友聚会聊天,聊着聊着有位哥们就开始诉苦了,说自己很委屈。

 

受什么委屈了呢?

 

他说,起因是老婆把热水瓶打碎了。

 

啥,这不小事一件,新年碎碎平安嘛,挺好的!

 

那哥们说,就是因为他安慰了老婆一句碎碎平安,然后他就不平安了。

 

刚开始,老婆看着一地的玻璃碎片,还有些难过的表情,那哥们便开始安慰老婆,并且开始收拾地上的碎片,一边收拾一边说没关系什么的。

 

谁知老婆原本难过的情绪突然变得愤怒,然后开始指责他,为什么要把热水瓶放在这个位置,为什么不放进厨房要放到客厅一连问来好几个为什么,他说当时是一脸的无辜懵逼,最后想想,这热水瓶好像就是一直放在客厅的。

 

委屈呀!还委屈得莫名其妙的,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01 

 

那就借着这位哥们不开心的事,再说个笑话,让大伙继续开心一下。

 

话说某天晚饭后,妈妈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父亲则和儿子在客厅里看电视。

 

突然,厨房里传来盘子打碎的声音,然后一片沉寂!

 

儿子望着父亲说:“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爸爸奇怪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儿子答:“因为她没有骂人。”

 

这是个笑话,但生活中,比这笑话更奇葩的事情还真实而广泛的存在着。

 

看完这个笑话,再想想自己,是否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比如,如果你和妈妈一起洗碗的时候,打碎碗的是你,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再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那个和妈妈一起洗碗的女儿,妈妈打碎了碗以后,你又可能会有什么遭遇?

 

或者,你是否也像文章开头那位朋友一样,想安慰一下对方,谁知道,却被无辜的攻击和指责。

 

什么?

 

很可能是,因为你的安慰,不小心把对方的心理防御系统打乱了

 

 02 

 

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

 

当自我觉察到了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称为自我的防御

 

当我们因为自己的行为,或行为产生了不好的后果而难受的时候,常常也会对应出现一些心理机制来防御那些难受的感觉

 

特别是,我们无法接受,这个行为是因为自己发起的。

 

一位朋友也曾分享过她类似的家庭故事。

 

一家人出去逛超市。

 

孩子蹲在玩具区旁边玩。先生从超市入口推着购物车过来,可能没控制好,一下就撞到了孩子的屁股。

 

其实也没多大事,孩子着迷着玩具,连看都没有看一眼,朋友想着孩子既然没有什么反应,应该也是没有撞疼的。谁知道这时候,先生突然发火开骂:“怎么个回事呀,蹲在这里玩,占着过道,撞伤连怎么办,你怎么也不管管。”

 

朋友也是一脸懵逼,根本反应不过来是什么回事。

 

孩子没有站在通道中央的位置,而且超市的过道也很大,可以同时通过两部购物车,何况这根本是个意外,也没怪谁。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朋友说好久都缓不过来。

 

朋友说先生平时也不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也很爱孩子,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他那时候会因为一件小事发大火

 

 03 

 

在众多的心理防御机制中,有一种叫,将自我批判转向客体

 

意思是,当你做错了某件事情,你因此感到了内疚和自责,你对自己的行为和事情产生的后果感到很难受,但是,你没有在现实层面上去检讨自己的行为,相反的,你去指责批评其他的东西和其他人。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位爱孩子的父亲,因为不小心用购物车撞到了孩子,却反而发火指责妻儿。我这么爱孩子的人,怎么可以不小心撞倒孩子!?内疚感太强,自己已承接不住,所以转而指责孩子不呆在合适的位置玩,指责妻子不看好孩子。

 

样的,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哥们的妻子,很可能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打碎了瓶子,很自责,自我攻击的能量太多,消化不了之时便转而攻击丈夫。

 

说到这里的时候,是否会让你想起一些小时候的成长画面。

 


这也是很多无辜的孩子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做错了事情,大人就可以说我?为什么大人们做错了事情,死不认错,还要对着孩子吼叫?

 

很多时候,是成年人为了转移自己内心的内疚感。

 

内疚感太强的话,就严重的挫伤自己的自恋

 

但,总得有个说辞吧,所以此刻在身边的人,便是最好的可指责和批评的客体,尤其是那些主动送上门来的哥们。

 

 04 

 

玩笑归玩笑,怎么办呢?

 

每个人的心里面都有一套心理防御机制,它有时候可以给我们的内心带来一些好处或帮助,比如维护我们自我的完整性,保护我们的自尊心,不会让自己的心理奔溃。

 

它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现实层面的副作用,比如它在保护我们的自尊心的同时,会让我们无法理性的去面对问题,甚至回避或转向,而这往往会在现实中导致和他人的产生冲突。

 

最重要的,要让自己区分哪些是情绪上的事情,哪些是客观方面的事情。

 

漫画家几米说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70%的是情绪,30%的是内容

 

 当因为自己行为过失,产生不好的结果的时候,请记得先安抚下自己的内心,尤其是小事情上,对自己不要那么苛责,一来可以减少自我攻击,二来不至于和旁人起冲突

 

 如果遇到对方的过失,对方却因此而指责我们的时候,若可以的话,也先从对方的情绪去考虑

 

当然,首先要明确知道自己和事情无关,我们可能会因此觉得委屈或有情绪,但要知道,对方指责我们的情绪和语言,很可能只是他们对自己的愤怒。                                             

用最近比较流行的梗来说,你刚刚可能对我闹了个‘假’的情绪,怎么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

 

红灯停,绿灯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知道的交通规则。

 

那么黄灯呢?

 

小朋友们会告诉你,黄灯是警告、是暂停。

 

而成年人可能会焦急的对你说,你还不赶紧踩油门,快冲过去呀!!

 

希望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而活成了孩子眼里得反面教材。

 

也希望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而拉远了亲密关系的距离。


作者:吴在天,心乐土·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一直在学习亲密关系的功课
有趣的心理学小知识
作为父母,我们为什么总想吼孩子?
为何你追女孩只能把她追成朋友?心理专家:你追她的心态不对!
老公出轨回归家庭,妻子为什么不可以翻旧账?
同事咄咄逼人,质问我,我如何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