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摩拳桩法

劲法

劲法,是在桩功中运用劲力的方法。

劲,就是劲力。练拳的人,习惯于将局部之力称为力,

将整体之力称为劲。前人和今人对劲所做的分类和解释,

有数十种,本文向读者所介绍的,是少摩拳对于劲力的 观点。陶德安先生在讲解劲力时,转述金石生大师的话 说:“对于拳术来说,可用的劲力只有一种,那就是整劲。其他可以用文字描述成几十种或者上百种的说法,都只 是劲力的应用和变化。”仔细体会师祖的话语,真是字 字值千金!从实际中来看,对于几十种劲力的分类,无 非是轻重、方位和发力部位的变化,以及明、暗等劲力 层次的差别。凡是没有形成整劲的劲力,就不能变化刚 柔,协调轻重,运于步法的进退、顾盼也不得灵便,更 不能四处逢源。总之,非整劲的劲力,在技击中皆不可用。当一个拳手的整劲形成以后,其发放的劲力外柔内刚,

轻灵和松沉能统一起来,应战时步法进退变化的能力必 然能够提局。

什么是整劲呢?当有人这样问金石生大师时,师祖 答曰:“石头落地。”具体地说,整劲是人的精神、呼吸、 筋骨和身体姿势,统一作用于有效目标的整体运动时发 出的劲力。要达到劲整,必须做到意、气、力相合。金 石生大师所说“石头落地”,是劲力运用于彼此的感受。他在具体讲解时说:“整体用力的关键在于既不能用力;又不可涣散无力。”问:“何解?”答曰:“不可用梢 节僵死之力,不可意、气、力不合而涣散无力。”金石 生大师不局限于具体要领,而是将人体作为劲力运用的少摩筆理论

整体,从精神状态、呼吸和力量多方面来阐释运动的整 体性。他认为人体运动的外形与精神、呼吸相配合,才 是真正的“整劲”。他说:“'手脚齐到方为真’的说 法还不够究竟。因为手脚只是外形,应当说,'意、气、 力齐到方为真’。”因此他得出“意、气、力相合,就 是整劲”的结论,并说:“ 一劲(整劲)破百劲(散劲)。”

就劲力而言,如何体现以身带手的浑整之力,而非 手臂的梢节之力呢?关键在于能分清劲力的类型和方向。在运动中,两条手臂,一个横劲一个纵向用力,腰胯带 动身体立体旋转,手臂则滚动式出入,两种运动方向又 统一于一体,两种相互矛盾的劲力相合于一个动作,两 者互不影响,正所谓:腰为立轴,四肢为轮。如果不能 分清两种劲力应用的类型、方式和整个身体的关系,就 做不到浑整如一。当然,要真正做到每个动作的劲整, 还应当有腰胯和腿脚的不同要领与整体配合,否则就不 能称为整劲。

少摩拳对于劲力的锻炼和应用有三个特点:


  1. 获得整劲的主要途径是站桩。粧法的锻炼,能使 人的绝对力量、抗击打力、耐力训练获得提高,进而增 强人的自信心和技击能力。


  2. 通过一些特殊功法训练,以及对劲力的应用方法, 能使人获得一些非常规的横劲,在技击中可以产生出人 意料的效果。这些非对称用力和不协调用力的方式,会



使对手措手不及,无法应对。


  1. 在具体应用中,强调一势当中力不重向,一步之 内手不空回,重视临场应变。



五吐力淡

五心吐力,是少摩拳的独门技法。是指在站粧和练 拳过程中,手心、脚心、腋窝、膝窝、心意(丹田)五 点通过筋骨幵合,心意、力量与呼吸相合,暗暗向外吐 力的状态,目的是使发力沉雄而浑整。五心吐力是发力 的重要技法,是少摩拳对于劲力发放的基本要求。

手心吐力,做到掌心要虚,才能使肩部的劲力贯穿 到腕部、手掌,这也是沉肩坠肘的结果和补充。这样有 利于劲力从肩背到臂、肘、手的传递,从而避免了手掌 不分虚实,主观上想用力、发力皆僵死之力,劲力“捆”

于己身的弊病。

腋下吐力,要点在于腋空,空而不空,要求向腋下 吐力。沉肩,并非被动地松懈下垂,而是使肩关节的骨 节松开,有主动向两翼撑开之意。腋虚是小臂运动时,

大臂与两肋之间会形成的夹角,这个夹角使腋下有了间 隙。这个间隙因人而异,会因为每个人个头高矮、体态 胖瘦而大小不同。只要动作要领正确,就会产生腋空的* 效果。做到腋空之后,才能使肩背、手臂的劲力更加饱满。

脚心吐力,是对身体重心的要求。凡身体运动,劲 必起于脚,运劲发劲都要注意脚跟的进退与转换。发力

第二章少摩拳理论

要向下从脚心处吐力,从而获得地面的支撑力,再完成 力由下而上的传递过程。这样的动作要领,符合了人体 运动蓄劲和发劲的基本规律。

膝窝吐力,是对腿部动作的具体要求。要求膝窝内 扣和撑力不失彼此,使人体增加了承重能力,使小腿与 大腿的角度更适用于用力、发力。如果腿部太过挺直, 劲力和步法缺少变化,则不利于蓄力。膝窝吐力,保证 了发力时的劲力混整和沉着。

膝窝内扣,膝盖为阳、为外,膝窝为阴、为内。内 扣可使腿和身体动作浑然一体,劲力不会松懈、断劲。但是,也不能僵化地追求小腿的竖直状态,而应通过筋 骨的抻拉和协调造成一种“势”,从而使小腿的承重力

大大增加。

心意吐力,是说发力过程中意、气、力合一,劲力 运用、呼吸和精神高度协调统一。同时,丹田配合吐力, 是气与力合的具体要求。在发力时,一定要运用逆腹式 呼吸方式,吸气时收腹,呼气时丹田配合发力向外鼓出。

神意法

神意法,是少摩拳调整意、气、力合一的方法。意 对于气、力的作用如指挥三军的令旗。用意是为了对练 拳要领的把握,是技击临场应变的思维过程。但是,意 并非空穴来风,少摩拳所说的“意”是“战意是在

对拳势千遍万遍的练习后,在头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式, 也是条件反射。到了更高层次,将各种技击原则,在大 脑中形成理性的观念,遇到相应的情况,就应手而出,

且能中规中矩。

在武术中常有“重意不重力” “重意不重形”“意 在身先”的说法。这种在武术中的“意”,是一种要领, 是练拳的基本原则。我们每天练拳时,对每个拳势都有 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在我们 头脑中已经形成一种超越了拳术基本要领的思维定式。这种“意”又反过来指导我们每个动作的练习。

少摩拳所说的“意”,有两个基本含义:

一是指对动作要领和技术要领“念念不忘”。“意” 是练拳过程规范性的保证,如果没有意识的作用气、

力就会出现散乱,身体动作就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少摩拳中,意对于身体的作用,是辩证的关系;如果 没有意的统领,身体就会失去主宰,而意识上的松弛或 紧张,也会反映到身体状态上。比如,初学者练拳时经 常会出现“拳相”,即练拳时因紧张而表现在面部的表情。有些师父会反复要求徒弟放松,可徒弟还是不得要领, 紧张得不到缓解。少摩拳则会明确指出,那是嘴唇紧闭、. 舌根僵硬的结果,只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很快就会消除 紧张状态,消灭“拳相”现象。

用意适中,则能心静。如果练拳过程用意不专注,

则形态散乱,了无情趣。反之,如果用意太过,则目光呆板、 意滞、劲僵。

_ 二是指“战意”,即在技击中的格斗意识。就是拳

<手在技击中,应用平时练拳的经验,处理各种临场变化 的思维过程。这种“意”则是动态的、变化的。“兵无 常形”,战意也无常形。

凡是有形有相之物,皆无不坏之理。凡是具体的事 物,就有了一定的发展趋向,而可能忽略了其他的方面, 所以具体的事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它相对于一 种恒定不变的原则或规律,可以无限趋近于正确,但永 远不可能完美无缺。而意的追求可以是完美的,那是在 无数实践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终极目标。

三体势

三体势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粧法之一。该桩本是 形意拳的基本粧法,但少摩拳将其纳入基本桩法,保持 了其基本形态,对筋骨的要求,则更细、更严密,在技 击应用中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步法。三体势粧锻炼,可以 加强腿的承重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中需要的强大攻击. 动力,进可攻,退可守。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左脚向前进 一步,两腿微蹲,右脚尖向右摆30度左右。左手前伸,

第三章少摩拳桩法

掌心向外,虎口向上,右手心 向下虎口向内扣于腹前。合胯, 使身体重心与两手方向一致。四肢要求大筋交缠、筋骨交加, 曲中求直的状态。脊骨略向前 倾,提骨顶劲、顶骨提劲。宜 四肢运劲、腹部运气。卷尾、 含胸拔背、合胯、拔裆,使身 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 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到均 衡锻炼。



豹掉身(扣步桩)

扣步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粧法之一。扣步,也是 少摩拳特有的步法,在技击应用中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步 法。扣步粧,重在锻炼腰胯的开合,可以提高人的应变 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中需要的强大攻击动力,进可攻, 退可守。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以左脚跟为 轴旋转90度,左脚尖和右脚掌心对齐,两脚距离为一脚 掌,两膝微弯。左手捧于胸前,右手扣掌于腹前。卷尾、 含胸拔背、合胯。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



到均衡锻炼。

(七)含机步桩

含机步,也称为寒鸡步, 就是虚步,两脚一^虚一实。根据不同的需要,虚步之足 可在身前、身侧或身后。含 机步的特点,在于步法进退、 变化自如,隐含机变。寒鸡步, 为少摩拳技击应用中退可守、 进可攻的步法。适用单势为 “黑虎偷心”“判官脱靴”“回 头望月”等。该粧重在锻炼

腰胯的开合,提高身体的综合协调能力,以及步法的应 变能力。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同时,左掌 按于左胯侧,右掌架于右耳侧。以左脚尖为轴向右旋转 90度,膝弯屈向下。卷尾、含胸拔背、合胯。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 得到均衡锻炼。

(八)乌龙盘拄(马步桩)

马步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桩法之一。马步粧锻炼, 可以加强腿的承重能力和平衡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中 需要的强大攻击动力。其他拳术中,马步一般为平马步。少摩拳与其他拳法不同,马步为半马步,要求膝有下跪 之势,尾骨要向上卷。这样练成的力量更浑厚,步法更 加灵活易变。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

与肩同宽。两掌上下相抱,左 手在上,手心向下,与胸同高,

右手在下,手心向上,与腹同 高。两腿下蹲,两大腿向外拧 撑。卷尾、含胸拔背、合胯,

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 一致。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到均衡锻炼。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


前蹬腿(正面独立桩

前蹬腿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粧法之一。前蹬腿粧, 既是一种粧法,又是一种锻炼腿上功力的特殊粧法。刘丕 显祖师,尝被武林称为“神腿刘丕显”,而前蹬腿法,是 祖师最喜爱的腿法。该桩功可以加强腿的承重能力,使人 获得在技击中需要的强大攻击动力。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左脚提起向前, 尽量抬高,脚尖向上,脚心向前。

两手心向下内扣于腰胯两侧。

右腿微屈,大腿竖直,膝向下跪。

卷尾、含胸拔背、合胯,使身 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

如果是练动功,脚抬起后,

随着呼吸慢慢向前蹬腿,越慢 越好,用力要沉、稳、缓,不 可用将死之力。力求使劲力与 呼吸统一,腿瞪完,气也呼完,

不可憋气拿劲。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 到均衡锻炼。


拦门势(侧身独立桩

拦门势桩,为少摩拳最基本的桩法之一。拦门势为

少摩拳的特色步法,在技击应用中是一种强攻的步法。拦门势粧锻炼,可以加强腿的承重能力,提高攻击的灵 敏性和机动性。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身体向右旋 转45度,抬起右脚瞪向左腿前,脚心向前、向外,右脚 高度约比左膝低即可。左手心向下扣于腹前,右手心向 外推掌于胸前。左腿微屈,大腿竖直,膝向下跪。卷尾、 含胸拔背、合胯。


叉步桩(青龙倒出水

叉步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桩法之一。叉步,也叫 偷步,在技击应用中是一种以退进,以奇取胜的步法,

为少摩拳常用的步法。叉步粧锻炼,可以加强腿的承重 能力,提高腰胯的机动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中需要的 强大的攻击动力,进可攻,退可守。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 立,与肩同宽。左脚向右后 交叉退一步,脚尖向着右脚 跟,与右脚形成直角。两手 捧起,左手在前右手在后,

两手心遥遥相对,右手略高 于肩,在右耳后,左手在胸 部正前方。卷尾、含胸拔背、

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 心线方向一致。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 到均衡锻炼。


平步桩

平步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桩法之一。主要是为了 配合垂肩坠肘,撑开前胸后背的骨骼,从而锻炼两手臂 的整体劲力。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弯,两脚与肩同宽。两手臂向两侧伸开,虎口撑开,掌心向外。身体要直立, 按照少摩拳浑元粧一步桩的要领要求。

练习时,可以将此粧当作动功练习,具体方法:身

体做好后,保持不动,两手臂放至两肩外侧,随着呼吸 慢慢向外推出,要注意开胸、开肩,脊骨向上顶,不可 弓腰驼背。一势做完后将两手收回,再进行下一次。

作为静功练习时,将两臂静止伸开于身体两侧,即做动 功时将手臂推开至最外侧时的位置,手心向下,静立不动, 此为粧法。旨在练习两手臂及身体的功力,可迅速提高臂力, 也称为大鹰爪功。


步法,就是人体运动中脚步运动的法则。具体地说, 就是脚步移形换位的方法。步法,是身、手、腿各种攻 守技法和防守技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张孔昭著《拳经拳 法备要·周身秘诀十二项》中明确指出:“足系一身之根, 根不稳则百体难强……进步宜轻,踹步易速,探步宜活。” 下面介绍几个少摩拳中有代表性的步法。

一、龙形鹤步

龙形鹤步,也叫作趟泥步,是以弓箭步为基本步型, 向前直行或转圈行步的方法,是少摩拳的一种特殊步法。对于锻炼大筋交缠、筋骨交加的筋骨法,使膝正、胯合、

出手中规中矩至关重要。通过练习,可使腿脚、腰胯、肩头、 手肘的劲力贯通,身体更加协调。历代祖师对于龙形鹤 步都极为重视,唯因其在少摩拳的练习中,对于形成整劲、 活腰、活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形成摧桩步的重要步骤。可以说,没有龙形鹤步,少摩拳对于步法的基本要求就 无从谈起。

笔者师从陶德安先生十余年,对该步法的重要性有 着深刻认曾作《龙形鹤步赞》曰··

屈腿蹬脚似龙行,拔裆卷尾如鹤灵;

腰间伸缩怀秋虫,一起一伏不露形。

龙形鹤步分为三步 第一梦,龙祈腰

具体要领:先做弓箭步,即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

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左腿弓,右腿蹬。手心向下,两手 掌内扣置于两肋旁,两手之间距离为一掌。拔裆、含胸 拔背、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图1) 左弓箭步完成后,右脚掌微微抬起、卷尾,右脚跟 抬起,随着卷尾的动作,慢慢将身体竖直,右脚收至与 左脚平齐位置,此时身体重心要坐在自己的胯上,两脚 并步,左实右虚。(图2)

卷尾上步时,先将身体向后仰,减少腿部的压力, 使卷尾和探步的动作较容易实现,右脚面要绷直,慢慢向 前探出一步。完成弓箭步的步形。


第工梦,趂泥#(直越 八补步)

要求每行一步,身体前后、 上下不可有大的起伏,其中变化 全在腰胯间,运用卷尾和拔裆的 伸缩主宰身体。

具体要领:先做弓箭步,即两 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左脚向前 跨出一步,左腿弓,右腿蹬。手心 向下,两手掌内扣置于两肋旁,两 手之间距离为一掌。拔裆、含胸拔 背、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心 线方向一致。

左弓箭步完成后,右脚掌微 微抬起、卷尾,右脚跟抬起,随 着卷尾的动作,慢慢将身体竖直, 右脚收至与左脚平齐位置。此时 身体重心要坐在自己的胯上,左

上身保持不动,身体重心向下,右脚面要绷直,慢 慢向前探出一步。

右脚渐渐踏实,身体重心向前移动,膝要有跪势, 后胯要缩,成为右弓箭步定势。

右脚的动作完成,再按照相同的要领进行左脚的动 作,一右一左反复了功。

第三#,銬圏八补多

具体要领在地上画一个圆圈,直径1.5米至2米。

在画好的圈上站立,左脚紧贴线外,右脚紧贴线内。左 脚向前跨出一步,后脚蹬直,成左弓箭步。然 后按照直行的方法行步,成“并步——探步——弓箭步”。与走直趟不同的是,两脚内侧必须紧贴 圆圈的线路,每一步都要沿着圆圈行功。

我师陶德安先生传有口诀:一坐,二视,三摇,四摆。一坐,是指行步时要有中定劲,坐步时身体重心要坐在自 己的胯上;二视,是指上步定身后,两眼余光观察好前行 路线,同时体察自身的状态,使身体上下相合;三摇,是 指摇肩,合肩;四摆,是指摆胯,合胯,调节前行方向, 使腰胯与行步方向一致。每一步的方向,都是在坐步时通 过摆胯的身法完成。


抱塔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桩法之一。抱塔粧步的 步法为坐步,坐步为少摩拳特色的步法,在技击应用中 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步法。坐步桩锻炼,可以加强腿的承 重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中需要的强大攻击动力,进可攻, 退可守。

具体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手心向内 相抱向上抬至与胸同高,两手之间距离为一掌。左脚向 左后方退半步,右脚虚置,身体卷尾后坐于左胯上,右 脚尖抬起,脚跟着地。左脚踏实后,大腿竖直、膝向下跪, 两手心相向捧于胸前。卷尾、含胸拔背、合胯,使身体 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此为一步,完成 后将右脚收回与左脚并齐,不落地即向右后退


半步,身体卷尾后坐于右胯上,左脚尖抬起,脚跟着地。右脚踏实后,大腿竖直、膝向下跪,右手心向外翻。卷尾、 含胸拔背、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三、顺风旗步

顺风旗粧,为少摩拳最重要的桩法。少摩拳所独有 的摧粧步步法和劲力,必须经过粧功和行功中得到,而 顺风旗步法,则是摧粧步的行功之法。

具体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两脚之距约一肩宽。左 脚向身体正前方踏出一步,卷尾,身体重心向前移动, 大腿竖起,膝有下跪之势,小腿微弯,左脚全脚掌落地,

右脚跟抬起,右脚尖着地,两脚的前后重量分配约为前 七后二。同时,两手抬起,左手向則平伸,稍局于肩, 手心向下,左肘尖与左脚尖位置基本垂直。右手掌心向 下置于腹前,前后距离约为一肘,右手位置在左手臂肘 关节处。两手大臂要向外侧拧,两手小臂要向内裹。目 视前方,下颌微收,含胸拔背,合胯,拔裆,气息下行。

—步完成后,将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右脚收 回与左脚齐平时,以左脚为桩步,右脚为行步, 随着卷尾向右前方慢慢跨出一步,左脚跟抬起, 脚尖着地。同时,两手抬起,右手向前平伸,手心向下, 略高于肩右肘尖与右脚尖位置基本垂直。左手掌心向下 置于腹前,前后距离略为一肘,左手位置在右肘关节处。


两手大臂要向外侧拧,两手小臂要向内裹。目视前方, 下颌微收,含胸拔背,合胯,拔裆,气息下行。(图 19)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四、之字步

之字步,为少摩拳的综合g法练习,是沿着“之字” 形路线练习步法的方法。

具体要领:以左势顺风旗势站定,右手向 后抬起,两手心向上放在两肩外侧,转身右脚向右后方· 跨出一步左脚向右則方跨一步,手随身动,右脚再上步,成为右顺风旗势,再向左方 转身调步,转身左脚向左后方跨出一步,右脚向左前方

第四章少摩拳基本步法

跨一步,做左脚再上步,成为左顺风旗势。之字形路线, 可以向前,也可以后退,一般四步一个组合。

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三角步

三角步,为少摩拳的特殊步法 练习。即沿着三角形路线练习具体 拳势机变的综合步法。对应拳势:旱地拔葱势,拦劈势。以“旱地拔 葱势”为例,具体要领:以左势顺 风旗势站定,(图24 )转身右脚向 右方跨出一步,成回身调步,(图 25 )左脚进一步,向左前方分胯摆脚, 脚心向外,(图26)右脚向右前方 进一*大步,左手抬起,右手下压, 成为旱地拔葱势。(图27 )左右姿


六、偏闪步势一样,唯方向相反。金石生大师云:“技击家不分左右!” 故应一左一右,反复练习。

偏闪步,为少摩拳的常用步法。少林拳中有外管步, 其他拳种也有叫作外交步。偏闪步,就是从对方身体外 侧上步的步法。适应拳势:扑凤掌、开手打、力劈华山、 泰山压顶,等等。

具体要领:以左顺风旗势站定,(图28)身体重 心以右脚为支点,左脚向左前方探出半步,同时身体迅 速向左前方移动,然后偏闪上步,做扑风掌势。(图 29、图 30)

七、调步

调步,为少摩拳的常用步法。

调步,及时掉头回身之意,也可称 为掉步,是调整身体姿态或者诱敌 深入、败中取胜之法。

具体要领:以左顺风旗势站定,

(图31 )身体重心以左脚为支点,

回身,右胯向右后方分胯,右脚向 右后方退一步,(图32)回身、合胯、

跟步,成为左顺风旗势。(图33)

左、右姿势一样,唯方向相反,

左右反复练习即可。


进步、遐步

进步,也称为上步。退步,顾名思义,向后退步。


  • 进步和退步,方法至简,但是对于技击的运用至



关重要。少摩拳要求:进步进前步,(图34)退步退后 步。(图35)进步进前步,则后腿可做动力及支撑点;退步退后步,则可以保证前面临敌阵势不乱。所以,无 论是自己练习还是擂台对阵,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否 贝IJ,进退失措,必为敌所乘。



顺步、拗步

顺步,就是手臂与腿在身体同一方向,(图36)右 腿和右手同时进或者退。拗步,是手臂与腿交叉在同一

方向行进或者后退。(图37 )

十、插步

插步,也叫作偷步,是将 腿脚交叉在身后,然后实施进 攻动作的步法。因其动作隐蔽, 也称为偷步,典型拳势为青龙 倒出水。

具体要领:顺风旗势站定, (图38)左脚向后插步,同时 身体向右转45度,两手展开, 手心相对,与肩同高,向肩两 侧平伸。左脚在后,右脚在前,


脚心向外成插步。(图39)站定后,身体向左旋转、合胯, 右腿收回并向后发力踩实。同时右手向前击掌,左手翻 掌置于肋下,目视前方。(图40)左侧练习动作相同, 方向相反而已。

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十一、扣步

扣步,是少摩拳的特殊步法之一,是临场应对意外 情况,败中取胜之法。适应拳势:豹掉身。

具体要领:顺风旗势站定,(图41 )右脚随着合胯 的动作,向左转体90度,右脚心位于左脚尖位置。,(图 42)右手扣掌置于右腰间,左拳放在左眼前,高不过眉, 手心向外,眼观左拳,进步冲拳。(图43)左侧练习动


作相同,方向相反而已。

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十二、跳步

跳步,是创造机会,主动打击 敌人之法。适应拳势:白猿跳涧。

具体要领:顺风旗势站定,(图 44)左手向前伸,手心向外,脚也 向外摆,成格手。(图45)然后整 个身体跳起旋转180度,同时右手 握拳做摆拳势,随着跳步转身的动 作打摆拳。(图46)左侧练习动作



相同,方向相反而已。

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十三、摧粧步

摧粧步,基本行步法为趟泥步,最典型的应用拳势 为“鬼扯钻势”,它是向前行步的特殊技法。摧桩步并 非少摩拳独有,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摧桩步的技法已 经失传了。许多武术门派也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很少见 到相应技法的文字叙述。

摧粧步,主要的技法体现在龙形鹤步和顺风旗势的 应用。要求处理好“缩”与“顶”的矛盾关系,要把它 们合理地统一于一身,要严格按照传承的技法去做。腿 在站立时,膝有下跪之势,是缩骨,小腿膝窝要开,是 顶劲,这样才形成曲中求直。缩骨顶劲,主要是开胸、 开肩,卸掉拙力,而下元充实,使腰腿之真力上行到两肩、 两臂、两手。

少摩拳讲究手快不如上半步,上步不如胯来攻。胯 攻为身法之要,也是摧桩步的精髓!任何进攻方法,一 定要与相应的身法配合,才能奏效。胯攻,就是少摩拳 身法最重要的技法。胯攻的要点,在于胯和裆的动作, 就是卷尾和拔裆的转换。上步时,要卷尾骨,使上步与 身体动作一致。行步时,随着跪膝的动作,拔耻骨(拔裆), 使身体有向前逼近的动力。

进步时,前腿(桩腿)膝要保持跪势并卷尾,使前 蹬之劲动力充足,后腿要有下蹬之力,使(行步腿)劲 力不虚。我师陶德安先生说:“腰和腿好像焊在一起一样, 尾骨要卷,后胯要缩,缩即是腰与腿部整体运动的状态。” 这样,就能达到腿顶腰,身体的重量压在腿上,以助大 腿下跪之势。腿向前行进时,裆要拔,脚跟的蹬力、后 腿的支撑力以及行步转换过程中的身体重力,由下向上、 向前就会产生很大的冲劲。以形整而使劲力沉着,意气 下行,而劲生于脚跟,主宰于腰胯,劲摧腰胯,腰胯摧步, 步行而劲整,上下一气呵成——这就是摧粧步的要诀。

摧桩步在行功时,配合顶骨提劲,整个身体在气与 力合的前提下,脊骨向上顶以提劲。每次纳气(吸气) 与蓄劲完全统一,筋骨向上顶,劲力向上身传递,而没


有气息上浮的现象。顶骨提劲的要领,不但使劲力完成 了由下而上的传递,也能使气息强行过关,突破各个穴位, _打通任督二脉。四肢运劲,胸腹运气,体现了少摩拳气 与力合的独特方法。

鬼扯钻势:顺风旗势站定,(图47)摧桩步压手,(图 48)进步捶。(图49)

十四、小崴赃步

小崴桩步,就是坐盘步。小崴粧步,本是摔跤的一 个基本功,为少摩拳的特殊功法之一,是临场应对意外 情况,运用摔法败中取胜之法。我师陶德安先生说:“一 坐解百跤。”这一坐说的就是坐盘步,也称为“小崴粧”


具体要领: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腿微弯, 平行站立,(图50)两脚跟抬起,两脚尖着地向左转体 90度下蹲成坐盘。(图51 )同时左手掌心向上置于左腹前, 右手扣掌放在左掌前,两掌心相对,左掌与右掌相距一肘。右手心向下,眼观右掌。

练习时,也可参照摔胶的练法,两手相对持一短棒, 坐步拧拉,左右练习。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十五、大蔵赃步

大崴桩步,既是蹬腿长腰,本是摔跤的一个基本功, 为少摩拳的特殊功法之一。摔跤中是摔法,在少摩拳中 体现为打法,基本练法为弓步摆拳。

具体要领:马步,两手握拳于腰际,拳心相向上, (图52)左脚掌抬起,以脚跟为轴向左旋转90度,右脚

 

——————————

昔日少年武为尊,而今邻里少传人。冷落多见练武场,人少并非学子贫。

有人甘学跆拳道,喜将韩装着于身。我辈武友勤奋起,弘传国粹万年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摩拳-李晓航
少摩拳打法的八大原则......李晓航
大成拳谱----王芗斋
《意拳拳谱》王芗斋
王芗斋遗著:大成拳谱(值得收藏)
杨式太极拳技击述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