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值得珍藏的常用按摩保健穴

导读:

1、百会穴: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

属督脉的穴道,位于人体头部,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端连线的交点处。

取穴技巧:正坐、举双手,虎口张开,大拇指指尖碰触耳尖,掌心向头,四指朝上。双手中指在头顶正中相碰触所在穴位即是。

主治:

(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开窍宁神的作用,能治疗失眠、神经衰弱;

(2)长期按压这个穴位,有平肝息风的作用,能治疗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中风失语、脑贫血、鼻孔闭塞等疾患;

(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还有升阳固脱的作用,能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疾患。

2、风池穴:清热醒脑还治感冒

位置: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

取穴技巧:正坐,举臂抬肘,肘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耳上两侧)。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

作用:

(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醒脑明目,快速止痛、保健调理的功效;

(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感冒、头痛、头晕、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咽喉患病、腰痛等疾患,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3)每天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对高血压、脑震荡、面肌痉挛和荨麻疹也有治疗效果。

3、合谷穴:牙痛是病也不怕

位置:属于手大肠经经脉上的穴道,当拇指和食指伸张时,在第一、二掌骨的中点,稍微偏向食指处。

作用:

(1)合谷穴为全身最大剌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调整机能、开关节而利痹疏风,行气血而通经清瘀;

(2)能治头面的各种症状,不但对牙齿、眼、喉、都有良好的功效,还能止喘、疗疮等;

(3)长期按压此位,对反射性头痛、耳鸣、耳聋、扁桃体炎、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肩胛神经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4)能治疗一些妇科系统的疾病,如痛经、闭经、催产等。

4、迎香穴:治疗鼻炎和鼻塞

属手大肠经脉的穴道。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1)按压迎香穴,能够治疗各种鼻症,如鼻腔闭塞、嗅觉减退、鼻疮、鼻内有息肉、鼻炎、鼻塞、鼻出血等;(2)按压此穴,对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等也有一定疗效;(3)在中医临床中,还利用此穴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或痉挛、面部痒肿、面部组织炎、喘息、唇肿痛等;配阳陵泉治胆道蛔虫病。

5、攒竹穴:消除疲劳眼睛好

属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眉毛内侧端,眼眶骨上凹陷处。

主治:(1)此穴对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震颤、眼睛疼痛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

(2)按摩此穴,能够缓解视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

(3)长期按摩此位,对风热、痰湿引起的脑昏头痛、眉棱骨痛等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6、天宗穴:美体健胸按天宗

属于手小肠经经脉之穴道,在肩胛冈中点下窝的中央,或者肩胛冈中点下缘,下一寸处。

主治:(1)按压此穴,具有疏通肩部经络、活血理气的作用;(2)此处穴位,是治疗女性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的特效穴位。按此穴位,对于乳房疼痛、乳汁分泌不足、胸痛也有明显的疗效;(3)按压此穴,能够治疗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上肢不能举等局部疾病;(4)长期按揉,还对气喘等症具有改善作用;

7、内关元穴:按抚你的胃,体贴你的心

属手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的横皱纹的中央,往上大约三指宽的中央部位。

取穴技巧: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主治:

(1)这个穴位对怀孕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腹泻、痛经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长期按压此穴位,对心绞痛、精神异常、风湿疼痛、胃痛、中风、哮喘、偏瘫、偏头痛、产后血晕、忧郁症,具有明显的改善和调理作用;

(3)长期按压此穴,还能够治疗失眠、心悸等;配外关穴,治疗落枕。(外关穴与内关穴相对)

8、长强穴:便秘腹泻好帮手

属督脉的第一穴道,在人体的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

主治:(1)按摩此穴,能够促进直肠的收缩,使大便畅通,还能治疗便秘,并且能迅速止腹泻;(2)长期按压此穴,具有通任督、调肠腑的作用,对肠炎、腹泻,痔疮、便血、脱肛等疾患,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长期按压此穴,还对阴囊湿疹、引产、阳痿、精神分裂、癲痫、腰神经痛等病症,具有很好的调理和改善功能;

自我按摩:每天分别用左右两手各揉按1-3分钟,先左后右。

9、关元穴: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位置:关元穴又称丹田穴。属任脉的穴道,在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三寸,就是这个位置。

取穴技巧:正坐,双手置于小腹,掌心朝下,左手中指指腹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

作用:

(1)有培肾固本、调节回阳的作用,能够治疗阳痿、早泄、月以不调、崩漏、带下、不孕、子宫脱垂、闭经、遗精、遗尿、小便频繁、小便不通、痛经、产后出血、小腹痛、腹泄、腹痛、痢疾等症状;

(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尿路感染、肾炎、脱肛、中风、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消化不良等疾患,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有调理、改善的功能。

10、足三里:常按足三里,胃病远离你

这是一个保健大穴。主治腹部上、中、下三部之症,因此名为“三里”,此穴位于人体下肢,为了和手三里区别,故称为“足三里”

主治:(1)此穴有养生保健的功能,能够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后遗症具有预防治疗的作用,经常按摩,能够祛病延年,所以也称长寿穴。

(2)经常按摩,能够理脾胃、调气血、补虚弱、防治肠胃疾病,对胃肠虚弱、胃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赢瘦、腹膜炎、肠雷鸣、腹泻、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胰腺炎、腹水膨胀、肠梗阻、痢疾、胃下垂等,都具有很的疗效;

(3)长期按摩此穴对于胸中瘀血、乳瘫、心腹胀满、脚气、眼疾等病症,也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4)按摩此穴,还能增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等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风湿痹痛、末稍神经炎等都有疗效。

11、三阴交穴:妇科疾病的克星

三阴交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此穴交会。此穴物质有脾以提供的湿热之气,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

属足脾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主治:(1)此穴是妇科主穴,对妇科疾病很有疗效,如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不调、经痛、带下、不孕、崩漏、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等;(2)按压此穴能治疗男孩女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遗精、遗尿、阳痿等;(3)按压此穴,能够使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绞痛、腹泻、失眠、神经衰弱、全身无力、下肢麻痹、神经痛、脚气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得到缓解;(4)三阴交穴能排除瘀血,产生新血,经常按此穴能有效去除减头皮屑。

自我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按1-3分钟。孕妇禁按。

12、委中穴:腰痛背痛求委中

属足膀胱经经脉上的穴道。在膝盖里侧中央。

主治:(1)按摩此位,具有通络止痛、利尿祛燥的作用;(2)长期按此穴位,对腰背、腿部的各种疾病,如腰腿无力、腰痛、腰连背痛、腰痛不能围侧等,都有良好的疗效;(3)长期按此穴位,能够有效治疗四肢发热、热病汗不出、小便难,以及中暑,急性胃肠炎、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颈部疼痛、下肢瘫痪,臀部疼痛、膝关节疼痛、腓肠肌痉挛等病症;配大肠腧穴,治疗腰痛;

自我按摩:食指放在膝盖里侧,就是腿弯的中央部位,用食指按压,有酸胀感。每次左右两侧各按揉1-3分钟,也可双侧同时按揉。

13、涌泉穴:缓解腰酸背痛找涌泉

属足肾经经脉的穴道。在足底足前部的凹陷处,第二、第三趾的趾缝纹头端和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主治:经常按此穴,具有散热生气的作用;

(2)长期按摩此穴,能够益肾、清热、开郁;

(3)按摩此穴,治疗咽喉肿痛、头痛、目眩、失音、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中风、高血压、不孕、月经不调、阴痒、糖尿病、更年期障碍、肾脏疾病。

推荐阅读

更多中医知识请进入>>> 特色诊疗,了解自己,了解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艾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 ??
中医艾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
中医艾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灸法的操作要求 美容穴位
如何人体穴位自我按摩(医海拾贝)
【穴位保健】不花钱的养生《穴道按摩》图解大全
人体具有抗衰老的四大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