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名一钱”的“名”

“不名一钱”的“名”

(2013-06-05 04:56:13)

来自张力济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abcdef13579

“不名一钱”也可以写作“不名一文”,形容极其贫穷,连一枚钱、一文钱都没有。那么,这个成语中的“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佞幸列传》中邓通的故事,知道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不名一钱”是一个多么刻薄的词。

  邓通是汉文帝时掌管船舶行驶的小吏,因为行船时必须戴黄帽而被称为“黄头郎”。汉文帝有一次梦见自己上天,背后有黄头郎推了一把,回头一看,只见这位黄头郎衣服的横腰部分,衣带在背后打了结。醒来后到处寻找,发现邓通的衣服跟梦中所见一模一样,邓通就这样得到了汉文帝的宠幸,“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有趣的是,相士为邓通相面,却声称邓通“当贫饿死”,汉文帝很生气,:“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干脆赐给邓通一座铜山,允许他自己铸钱,号为“邓氏钱”,通行天下。铸钱必须官铸,邓通竟然可以私铸,其富可想而知。

  汉文帝驾崩后,汉景帝即位,不仅免了邓通的官,而且将他的家产尽数没收。汉景帝的姐姐很同情邓通,命人供给他衣食,但邓通的结局仍然是“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司马贞《史记索隐》中解释说:“始天下名‘邓氏钱’,今皆没入,卒竟无一钱之名也。”原来,邓通私铸的钱被全部没收后,再也没有一枚钱可以名为“邓氏钱”了!真是赤裸裸的讽刺!

  这就是“不名一钱”的来历。王充在《论衡·骨相》中简洁地总结道:“文帝崩,景帝立,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由不能再取名“邓氏钱”而引申为私人占有,“不名一钱”或“不名一文”因此意为私人不占有一枚钱或一文钱。 

                                           2013-05-31《大众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文解字|“不名一钱”的典故出自何处?古人对“名”字大有讲究
每日一成语:不名一钱
《不名一钱》《不为五斗米折腰》
被权力豢养又被权力吞噬的富豪
邓通:没本事,守不住财
聂鑫:怪事,钱多的人也会饿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