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老照片:1924年的天坛和颐和园

天坛大理石棂星门

天坛圜丘坛内外壝墙的四正位各有三座石门,共有24座,称“棂星门”。内外壝墙南面的两道棂星门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中间的最大,是皇天上帝所用之门;东面次之,是皇帝所走之门;西面的最小,是陪祀人员走的。

天坛圜丘

圜丘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铺设。

从圜丘坛看皇穹宇

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

皇穹宇石阶上的大理石龙雕

从侧楼看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谷坛,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

颐和园的露台和宝塔(佛香阁)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势恢宏。

颐和园门廊前的香炉

铜龙

颐和园有铜龙两对,分别位于仁寿殿和排云殿前。铜龙长1.53米,高1.32米,作奔走状,置于水波纹铜座上,铜座左右饰人物图案,前后为蕉叶、方胜、万字、双钱纹饰。铜座下承石束腰座,饰吉祥卷草纹。 铜龙铸于清光绪年间,上各有款“光绪年制”和“天地一家春”。

荇桥

荇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是一座长方形重檐桥亭的三孔石桥,东、西两端各竖一座四柱三楼冲天牌楼,石额镌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东侧牌楼额题“蔚翠”和“霏香”,西侧牌楼额题“烟屿”和“云岩” ,描述的是荇桥四周风光的意境。

昆明湖

昆明湖水面积约为颐和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其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决定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

颐和园内的西方游人

更多全国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筑类吉祥图案
画说北京丨颐和园里的山河岁月
特15 首都名胜
3、【专用邮资信封(ZF)收藏资料】
趣游颐和园(十六)佛香阁(上)
颐和园最精美的荇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