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志力压根就不存在!

由于之前看过《有效学习》和《科学学习》等书,因此《刻意练习》中的大部分内容对我而言没有太多新意。就学习方法而言,我个人更喜欢伯泽尔的《有效学习》,该书更为系统,也更加全面。尽管如此,《刻意练习》中还是有让我感觉很值的地方。今天聊一聊这本书中让我产生共鸣的两点以及非常受用的一点。

对一万小时定律的质疑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对此,艾利克森和普尔是怎么看的?在书中,他们首先指出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实际是格拉德威尔基于西蒙(1978年诺奖得主)和艾利克森等人的研究演绎出来的,特别是艾利克森在1993年发表的那篇论文,文中阐释了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有趣的是,格拉德威尔压根没有提及西蒙和艾利克森的贡献。从论文标题到具体内容,艾利克森强调的是刻意练习而不是一万小时这个数字。不知道是格拉德威尔没有真正搞清楚他们的研究,还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取了“一万小时定律”。因此,这很可能是畅销书作家为了博眼球而做出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

那么“一万小时定律”究竟哪里有问题呢?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一万小时的最低值。不是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通过一万小时的努力就能成为大师。同样,一个清洁工也不会经过一万小时的努力成为清洁专家。其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也取决于练习方法。正确方法的使用可以加快成长的速度。此外,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成长的速度。

艾利克森和普尔认为,一万小时定律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对努力的肯定。在任何一个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都需要付出许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意志力压根就不存在

书中提出意志力根本不存在。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有没有意志力这个问题非常困惑。最初是觉得时而有,时而无。后来慢慢发现,只要是我感兴趣的事情,意志力就显得强一些,而没兴趣的事,意志力就显得弱很多。

意志力压根不存在

我特意百度了下什么是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一直以来,我始终不懂到底什么是意志力。如果自律是一种品质,那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显得很有品,而有时候又没品呢。很高兴看到两位作者和我有同样的疑问,并且对此提出了质疑。所谓意志力,实质上就是做一件事情的动力。意志力,只是成功学导师们杜撰出来的一个鸡汤词汇罢了。

意志力这种人格品质从来没有存在过。内在动机和外部压力才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克服困难、积极付出努力的真正机制。当对一个事情很感兴趣时,你会有无限的动力去做这个事情;同样,当外部压力足够时,无需监督,你也会把工作好好做完。这些都跟意志力无关。反之,当对事物毫无兴趣或是毫无压力时,你不会愿意付出努力,更谈不上在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到底。这时,意志力显然是不存在的。

如何找到好老师

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迭代实在太快。因此,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开始更加注重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于是,这几年知识付费的市场越来越大,到处都是所谓的名师名导。艾利克森和普尔在书中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找到一位好老师。

衡量老师的声誉时,切忌先入为主。在线评级网站尤其容易产生误导,因为这些网站上的评级,通常反应了老师们有着多么迷人的外表,或者在他们手下学习多么愉快,而不是反映了他们的教学和辅导多么有效。要忽略那些关于他的课程多么有趣的评论,着力寻找那些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已克服的障碍进行特定描述的评论。

高水平的老师懂得成功的训练体制一定还包含些什么,而且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调整它,以满足单个学生的需要。他们会为你提供有效的反馈。有效的反馈不仅指你做某件事情对还是错,还讲围绕如何更有效地思考和解答那道题而提出建议。此外,要记住无论老师每星期给你上多少堂课,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训练,完成老师布置给你的练习。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监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不再能快速进步,或者根本没有进步的余地,那就赶紧去找一位新的老师吧。

也许有人会问:没有导师怎么办?为了提高,我们必须自己创造机会。书中提出的“三F”法(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和纠正Fix it)可以帮助我们在找不到导师的情况进行自我学习。

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你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3F法可以帮助我们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相处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

以上就是《刻意练习》一书中打动我的三点,希望对你也有能有所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的出类拔萃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其实都不是……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看这一本就够了
从新手到大师的必经之路
不是没有天赋,只是没有用对的方法来练习
美国心理学教授: 不要陷入“一万小时法则”误区,孩子更需要的是“导师”角色
艾利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