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立秋,中医养生指南

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岐黄精髓

立秋 2019年8月8日

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

秋天将要来临,虽然一时暑气难消,

还有“秋老虎”的余威,

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民间有此谚语: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虽然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但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还有“秋老虎”的余威。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温热并重为特点,常有“秋老虎”出现,是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保健尤为重要。所以立秋之后一定要做好养生的攻略

 立秋后如何养生?

《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中医理论中,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故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因此秋季养生,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应以养“收”为原则。

1、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从容平定。古人有“男子悲秋”的说法,所以,在这个季节,男性尤其要多多保重。

2、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秋天早卧最好在晚上九点到九点半,早起是为使肺气得以舒展。立秋乃初秋之季,虽有凉风时至,但暑热未尽。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3、饮食调养

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秋天要尽量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主张入秋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蜂蜜、糯米、粳米、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胃生津。食物宜温,忌凉。

4、运动调养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体质,选择不同的项目,同时辅以耐寒锻炼,提高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适宜的运动:如登山、步行、站桩,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骑自行车、跳舞等。快走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脑的血液供应,避免或减轻人体动脉硬化,有效地促进代谢,增强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立秋后需注意些什么

 1、防感冒

  秋老虎季节,人体阳气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尤其突然进到空调房里,或赤膊睡觉,容易出现表闭而生感冒。同时,立秋之后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患感冒,因此要适当增减衣服。

  天气逐渐转凉,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警惕肠胃紊乱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入秋时节养胃很重要。因为立秋以后人们的食欲开始增加,加之大量瓜果上市,一些人暴饮暴食,加重了胃肠的负担,使胃肠功能紊乱;秋天昼夜温差大,腹部容易着凉,尤其是有慢性胃炎或体质软弱的人群,更应注意养胃:第一,注意保暖,早晚注意添加衣服,“乘秋凉”时间不宜过长;第二,饮食合理,胃病患者的饮食以温、软、淡、素、鲜为宜。第一精神因索很重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3、养肺护肝

  中医认为,立秋过后,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而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因此,立秋过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因此要加强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要适当多润肺,多补充水分,少食辛辣、烧烤、油腻伤胃的食物,相反,可多吃点果仁类的食物。另外,在肺盛之时易影响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肝气受制的秋天,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生,比如: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像月经失调、心慌心悸、失眠问题等。当出现此类现象时,可通过养阴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徐文兵中医课程:

应季顺养之秋季篇

每天五分钟,教您养生小窍门

【课程介绍】

《黄帝内经》中说,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养生与自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

徐文兵老师依照中医四气调神理论,根据二十四节气和月亮盈亏的变化,介绍应季顺时养生保健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方法。

◇每个主题时长5分钟,简明扼要。

◇内容涉及节气、风俗、饮食、精神、心理和常见病防治。

◇主打实用,54个养生秘笈,助您轻松掌握秋季养生之道。

秋季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重点要养阴。

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

立秋以后如何应时而动才符合养生之道?

秋天天气干燥,如何保养头发和皮肤?

秋天贴秋膘哪些宜吃,哪些不宜吃?

如何缓解秋天易悲伤的情绪?

富贵病缠身的人在秋季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秋天是否该吃水果?

秋季有哪些应季的蔬菜呢?

重阳节和敬老有着怎样的关联?

口腔溃疡和唇炎应该怎样治疗?

呕吐分哪几种?又该如何治疗?

【讲师介绍】

徐文兵,著名中医专家,中医教育家。

自幼随母亲魏天梅学习中医,1984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留校工作;

1997年公派赴美讲学,同年获美国针灸协会特别奖,被授予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荣誉市民;

1998年考取全美中医师、针灸师资格证书;

1999年先后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北京厚朴中医诊所、厚朴中医学堂;

2008年底,与梁冬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宣讲《黄帝内经》,相关对话丛书,于2012年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养肺护肝 立秋后的中医养生攻略
秋季养生以润肺为主的《黄帝内经》原则+韩玉森教授说出从《黄帝外经》中治疗肾结石的特效药方+除口臭去
8.8愛中医素材 -- 养生知识&产品素材
【中医读书】厚朴所治乃肺胃气机。《伤寒论...
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则
中医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