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告诉世人一个不为人知的七夕节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七夕节,这个节日在年轻一代人心中开始有了深刻的烙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节日被赋予了美好的色彩,那便是“中国的情人节”。本来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说明中国人开始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自信,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民族的节日,而不仅仅只崇尚西方节日。不过暂时的幸福之余还是要探究一下这里面门门道道。多提出几个问题:真的七夕就是中国的情人节吗?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个节日称之为七夕呢?

只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认知的,都会知道,七夕节是“乞巧节”不是情人节。乞巧节,顾名思义就是向上天乞求心灵手巧。而且这是属于女性的专门节日。女孩们在这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朝天拜祭,乞求上天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古人为何喜欢在节日里乞求和祭拜呢?在华夏文化中,天地是崇高的,祖先是崇高的,民族的君王领袖是崇高的,圣人是崇高的,英雄伟人是崇高的。他们就像天空中的星宿一样,可以对现世的人们,起到楷模和垂范的作用,并给人以伟大的精神力量。从这些崇高伟岸之物中,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的方式,就叫做拜。举个例子比如女孩,生下来只是一张白板,在上面画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如果女人从小就会被画上这些崇高的榜样,要温柔,要养浩然之气,要做佳人,要做贤良淑德,要厚德载物。那么这些品质和德行就不由自主的的刻进这个女孩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的能够获得。

关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肯定是真的。但这个故事并不是说世界上有牛郎织女这两个人,而是指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的天文现象。《诗经·小雅》“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故事的想像与传说。《史记天宫书》和《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与之类似的,还有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等,这些都指的是天文现象。先古圣人为了能让百姓们了解并方便记忆,就用生动的故事来告知百姓,指导他们耕种、生活……有机会以后可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织女星是夏夜天空中最著名的亮星。位于银河西岸,与河东的牛郎星隔河相望。牛郎星和天鹰座β星和γ星的连线正指向织女星,古人就把这种星象比喻成牛郎用扁担挑着的两个孩子。每年的七月初七,半个月亮正漂在银河附近,月光明亮使人类看不见银河。古人就把这种天文现象比喻成银河消逝,牛郎织女于此时相见了。

至于为何叫七夕,那就更有讲究了。“夕”暮也,泛指夜晚,阴时。所以这一天是女人的节日,也称女儿节。而且女人需要在晚上祭拜。中医理论中,天文对应人体。星象对于人体影响也是随着节日的变化而变化。七夕这一天,阴阳平衡,阴平阳秘。是牛郎星、织女星和月球对女性身体产生影响比较大的一天。与之类似的日子,还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女人专属的节日。与后世所赋予的阖家团圆的习俗是完全不同的,这个以后我们再说。

回答完前面三个问题后,我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了一个基本认知。其实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个特点,都是根据天文学来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两个字的根源,“以天文定人文,以人文教化百姓”。在古代,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节日绝不是象现在的随意,国家规定一个日子,大家都以这个日子作为节日就行了。而是所有的节日都是从天文和历法,这个亘古不变的确定性事实出发,用来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天地不易,节日不变,这才有了传承万年的传统佳节。反观西方的节日,一切都是以宗教的色彩规定和呈现。这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去寻找确定性。那么必然的,他们就要从无锚无绪的生活中,推导出来一个假设的妖怪,来作为他们文化的锚定,所以他们的节日,都是和妖怪有关,而不是和天地运动的节律相关联。所以一旦生活发生变化,或者宗教信仰更换,他们的节日自然的就发生变化,无法传承。

既然七夕是乞巧节,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去过呢?当然,能够按照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方式去过,是再好不过的。在这个方面朝日韩等国受到华夏文化的熏陶,倒是保留了七夕的很多传统。如果给这一天赋予男女互献情愫之定义,也不为过。因为这一天,本来也是女性向上天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的好日子。享受生活和爱情的幸福也无可厚非。只是开心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了这个从银河两岸闪闪发光的两颗星,到被人们赋予了一个悲欢离合故事的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把它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既然说到情人节,那到底哪天才是真正的中国情人节呢?那便是三月三的“上巳节”。为什么是这一天呢?和动物一样,男女青年只有春天才最适合发情生育。相比之下。214情人节就笑死人了,大冬天的让人发情,这是违背人体生理和天地阴阳的。幸亏现在有空调暖气,不然男女之间做点卿卿我我之事,也都是哆哆嗦嗦。西方的节日都是想一出是一出。我们中国的节日都是有根有据的,都是参合天地之理的。而且中国的节日跟西方的节日完全不同,处处都是文雅和浪漫。

很多年轻人之所以喜欢西方情人节,就是觉得人家浪漫人家有情调,不像中国的古人那么保守刻板。这其实还是缺乏文化缺乏经历。古人过上巳节,春风十里化作雨,男有情女怀春,便让他们幽会,对诗。如果男女双方喜欢对方的诗词就会成为恋人。然后结婚,圆房,生子。

上巳节具体怎么过呢?举个例子吧:上巳节有个挺有意思的活动叫“曲水流觞”。男男女女把煮熟的鸡蛋和红枣放在河水中,任其漂浮,谁拾到谁食之,甚是开心。为了捡到意中人的鸡蛋红枣,多少痴情汉噗噗通通跳水里,惹的众人发笑,情人开怀。是不是比点一圈蜡烛,弄一堆花,拉几十个气球这些娘娘腔做法男人多了?还有更文雅的玩法:盛着酒的杯子放在水中漂浮,停在谁面前谁就一饮而下,并且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搞这样的流觞活动时要求挺高,水边设席障、茶具与花。曲水流觞最出名的一次就是永和九年的会稽山兰亭聚会。也就是这次聚会书圣王羲之乘酒兴写下了《兰亭序集》成为历史上书法界行书之绝诣。正所谓“曲水流觞却难醉,墨书千秋孰曾忘”。

看到没?一个上巳节就能把人迷死,一个曲水流觞就多么的妙不可言。如果国家推行上巳节,那么情人节、七夕节都可以呜呼了。现在知道古人多文雅了吧,情人节要君子配淑女,没文化都不好意思去相亲。哪里像现在,看脸看胸看屁股。上来就问:你有房子吗?愁死个人。上巳节的祈福仪式也不是像吃苹果送花送巧克力那么傻,而是用春雨之水点人的头,人要跪拜天地,这样才能祈福。

看中国人多有文化,只要认真了解一下都会迷上中国文化。虽然从七夕节来看,我们过传统节日还不是那么的合乎礼法,但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我们的认知不断的加强,我们做到的就不仅仅是文化自信了,而是真正的文化复兴。

 图文编辑:文静  小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日文化】七夕节的文化蕴涵
七夕节
七夕 遥望牵牛织女星
你不知道的七月初七?看完才算懂七夕~
七夕的历史与神话
庆七夕 古人古法乐趣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