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菜根谭》专栏 | 做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京博国学

最 有 格 调 的 国 学 微 刊

关注


菜根谭  专栏一

做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

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宁爱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菜根谭》

人的一生,选择看似很多,但实际上当你真正采取行动时,其实只有两种选择——不是听自己的,就是听别人的。

那么你所做的事情,也就只有两种。

一种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这就是栖守道德。所谓栖守道德,即守住自己心中认为对的这把标尺。正如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

另一种就是做别人说对的事情。放弃自己的立场,照着别人说的做,这意味着不是你对别人的权势有所依仗,就是对别人的权势所有攀附。这就是依阿权势

一、守住自己的心,走好自己的路

人人都想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实际做的时候,为何却往往做别人说对的事情?

因为当你自己说对的时候,会有10个,100个人,甚至更多,怀疑你,嘲笑你,恐吓你,威胁你,或者明知你的确是对的,也故意要往后拽你。

可见,一个人要想坚定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有多么艰难。

一部分人害怕失去朋友,顺了朋友的意;一部分害怕威胁,从了权威;

一部分急于快速上位,皈依了权势。

最后,还能坚守自己认为的那份“对”的人,所剩无几。

由此可见,“依阿权势”注定是发生在人群中的大概率事件,“栖守道德者”注定孤独。他们只能独自前行。

 

苏武,武帝时期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结果被匈奴扣留。当时,从汉朝前前后后派去的使臣并不只有他一人,有些在对方的威逼利诱之下,都投降匈奴了。比如,当时有一个叫卫律的人,投降匈奴后被封了王,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

匈奴这边也派了卫律以各种威逼利诱,劝苏武加入投降阵营中来。苏武从内心深处鄙视这种行为,把卫律狠狠地骂了一通。

匈奴贵族觉得苏武这个人算条好汉,便也没杀他。而是继续想尽各种办法,折磨他,以期他能够投降匈奴。

最开始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当时正是入冬天气,苏武饥渴了,只得捧雪止渴,啃皮带、羊皮片充饥。

单于没招儿了,就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并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

明白人都懂,如果不投降,就将他终生监禁于此地。

苏武到了北海,匈奴不给口粮,日子同样艰难。无奈时,野鼠洞里的草根也被他拔来充过饥。但是,这依然动摇不了他。

他就这么熬着。直到十九年后,把当届的单于熬死,匈奴内部自乱,被迫向汉求和,才终于迎来一个回国机会。这个机会还是他的部下买通匈奴人给汉朝新的使臣报信说苏武没死才赢得的。

出使匈奴时,他四十多岁,回到国内时,已经胡须头发花白了。

他能够如此坚决地不投降,难道是因为他一开始就预见了十九年后匈奴必乱,可以赢得回国机会吗?

当然不是。如果当时想尽办法折磨他的这个单于命长点,匈奴不乱,或者,他的部下没良心不管他,苏武都有很大可能凶死,或者老死匈奴。这种结局有多大的可能性,他并不是不清楚。

但即便这样,我们相信他一定还是宁愿选择在北海边放羊,也绝不会投降你匈奴,为你做事。

他为何可以如此坚定?

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助力,他从始至终只是一直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已,从而守住了自己的道与德。那些中途易辙的,无非是从最开始信自己,到转向信权势,从而放弃了自己的道,放弃了自己的德。

可见,“栖守道德”最大的难处还不是没人支持你,而是你明明知道可能没有结果,但是,你还得有信心继续听自己的道,行自己的德,风雨无阻。

二、“栖守道德”最坏的结果,也不过虽败犹荣

“栖守道德”很可能会一生都不得出头之日,值吗?这是容易动摇的人心中之大惑?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司马徽说他得遇明主,却生不逢时。他这么说,并非毫无根据。

诸葛亮出山时,曹操和孙权的势力已经形成,而刘备还是零基础草根创业。可想而知有多难。诸葛亮何尝不知其中艰难利害。

即便是后来蜀国有了根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诸葛亮仍然没什么把握取得胜利。

这一点,从他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给后主刘禅的《后出师表》就看得出来。信的末尾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这里就说得很实在:事儿能不能成我着实是无法预料的啊,但是不管成不成,我都决不动摇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最后,还是失败了。诸葛亮的一生值得吗?

从诸葛亮自身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值得的。他等到27岁才出山,并不是因为之前没有机会。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山龙。而蒯、庞两家正是当时荆州最大的四大家族中的其中两股势力。而且,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妻子来头也不小。黄月英的父亲是黄承彦,舅舅是蔡瑁,姨母则是刘表第二任老伴。

  《回到三国》诸葛亮与黄月英剧照

可以说诸葛亮身边不仅有司马徽这样的能人异士,他本身的背景实力也非常人所能及。要找个地方做点事情,机会有的是。但他都没看上眼,最后偏偏选了刘备这个一穷二白的人。为何?

理由很简单。之前他不出山,就是因为他觉得之前的候选主子都不值得他付出啊。而选择刘备,就是因为他觉得跟这个人,这辈子值才决定出山的啊。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在刘备这里,他该发挥的都发挥了。

只是遗憾的是,大业未成。

但这又如何?他对得住自己的良心,没有负自己的才华,还留下了一个个供后人万世研习的经典军事案例,和一个典范人臣的榜样。

历史给他的回馈就是:他愿意为自己心中的道德栖守一生,后人就愿意为他的道德栖守万世。

人们只知道胜者为王的活法值得追求,却不知道有一种活法叫“虽败犹荣”同样值得珍视。

诸葛亮的活法让你看到“栖守道德”最坏的结果,不也就是虽败犹荣嘛。

而依、阿权势呢?最好的结果,为权势所累,次一点,被权势所弃,更次者为权势所覆。你去看看历史,依阿权势者,基本逃不出这三种结局。

所以,依、阿终究不是什么好路子。它最终不会成就你的自我,搞不好只会成就一段你的凄凉,留作万世后人的反面教材。

所以,明白人都会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凡人、凡事从眼前着手,往后多想一两步。倘若只盯着眼前的糖果,小心后面地雷比糖果更多!这就是“宁爱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的道理。

作者:乌蒙布衣,自媒体人,自由撰稿人,国学爱好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武的伟大在于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遇见菜根谭 遇见最初的自己
品读《菜根谭》【原典】栖守道德者,寂寞一...
菜根谭为人处事智慧 蒙养篇(四)
中华诗文诵读 第一章 中华历史成语故事100个(下)
中国古代最能忍的4个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