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也就是说手里持握太满,不如及时停止,放下。将器物打磨得太锋利,则难以长久。纵然金玉满堂,也无法长久守住。因富贵而骄横,必定会给自己留下祸患。功成身退,才是顺应自然的大道。


01

事物都有两面性,此两面相互转化,物极必反。太满了,必然要流溢而出;太锋利了,必然会伤人也自伤。到头了,也就尽了。所以,保持分寸度和平衡,十分重要。说白了,就是万事不可过头、过火。 

所谓“满招损,谦受益”,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因为骄傲的开始,也就意味着不远处的失败结局;所谓“富不过三代”,金钱富贵不常在,能够防患于未然,做到持盈保泰已实属不易。


02

世人皆有功利思想,但名利又何尝常在?所谓“高处不胜寒”,上到“一览众山小”的峰顶,无限风光也无限寒意。所以,聪明人能够做到不居功自傲,不留恋名利富贵,急流勇退,功成身退,明哲保身。作为生命,我们赤条条来去,功名富贵都是身外之物,所以不如对此保持一份超然的态度,这是为了更好地活。其实,拥有一份宁静而充实的内心,才是生命中最应该把握的。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此谓道也。揣而锐之,则不会长久。

03

持大器而满盈,虽惧之不如早止;居大位而亢极,虽忧之不如早退。揣势利而锐意,虽得之不可求保;贪金玉而满堂,虽有之莫能长守。贵而骄则得其祸,富而骄则益其过。骄生乎心,咎自于己,岂可怨天尤人乎?故有道之士,功成不居,名遂不留,退身以全其归,让位以免其危。若四时之运,寒暑代谢而万物以成,岂非天之道乎?


04
曾国藩是清朝的中兴大臣,但他同时又是一位秉承道统的儒生,深得儒道两家明哲保身和功成身退之智慧。当初,曾国藩一手创建了他的嫡系部队——湘军。湘军是在清朝的八旗兵力量走向衰弱之际脱颖而出的。于是清政府不得不利用汉人和汉军。

后来,曾国藩的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曾国藩因战功卓著,被封为毅勇侯,可谓功成名就。但他并不为此得意,也从不表现出来。他深知功高震主、树大招风、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虽然位高权重,但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明白,自己虽深得皇上和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重用,但他以及他的军队,对清政府仍是个心头大患。他明白自己汉人的身份,更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所以不敢功居自傲,不敢有得意之色,而是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怀着戒惧之心,居安思危。

此时,他想得更多的不是享受功名带来的富贵和名誉,而是担心功高招忌,恐遭兔死狗烹的厄运,他想起历史上很多身居权要的重臣因不懂功成身退而身败名裂的例子…… 他决定急流勇退,功成身退。他还写信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嘱咐他将来一有机会,尽快抽身引退,如此方可“善始善终,免蹈大戾”。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过满必溢,正因曾国藩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适时地选择功成身退,从而持盈保泰,功名皆无损,安享晚年。

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世间的任何东西,清风明月都能够为我所用,大地山河都能够为我所用,但我们为什么要执着它呢?人活一生,比起物质的匮乏,心灵的窘困才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解读
为人处事经典语句选摘
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锋芒毕露、富贵骄纵违背天之道的典故
明.罗念庵《醒世诗》
人生的功名富贵都是修来的,不积功累德得不到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