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孔子故里,品孔府家宴

说起山东的旅游,曲阜是绝对不容错过的一座城市,山东省的旅游宣传词是“好客山东”,下面有八个字“文化圣地,度假天堂”,“好客山东”估计大家都能联想到是来源于《论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文化圣地,度假天堂”则是山东旅游的精华所在,“文化圣地”是以曲阜为代表的泰山曲阜等,而“度假天堂”则是以青岛为代表的胶东半岛海滨度假旅游。

曲阜的精华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三孔——孔庙、孔府和孔林,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这三处地方不断被加封、扩建和修缮,所以分别被称为“天下第一庙”、“天下第一家”和“天下第一林”,因为无论中国还是世界范围内,除了孔子,都没有哪一个人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一直被人推崇,建庙祭拜,后代受其荫庇加封,连墓地都是家族专用。两千多年的历史,被冠以“天下第一”的称号,倒也不为过。当然,这三个“天下第一”在四十多年前的癫狂年代受到了空前的摧毁,很多保存了千年的文物和遗迹毁于一旦,确实令人扼腕。

曲阜不大,是济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面积896平方公里,人口约64万,孔姓约15万。虽然三孔是曲阜的核心,但并不是曲阜的全部。曲阜这座小城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辉煌的历史了,人称“三皇肇启,五帝龙兴”,传说中的太昊伏羲、轩辕黄帝、玄嚣少昊等人文始祖,都在曲阜留下了诸多印迹。而到了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周朝,曲阜又是鲁国的都城,繁华程度仅次于东都洛阳,周公在此制礼作乐,经天纬地,“周礼尽在鲁矣”。然后才有孔子,两千多年来,孔子一直是曲阜的核心。

所以游览曲阜,三孔是必不可少的行程,曲阜景点众多,我大致归纳如下,和孔子及其弟子相关的有:孔庙、孔府、孔林、颜庙、洙泗书院、孔子诞生地尼山、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论语碑苑等,其他景点有:少昊陵(寿丘)、周公庙、鲁国故城、明故城、汉魏碑刻陈列馆、九龙山汉墓群、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山等,在城区及附近值得去的古迹是孔庙、孔府、孔林、颜庙、少昊陵、周公庙。如果你有一整天,抓紧点时间,以上几个景点都可以看完。当然,考虑到门票等因素,各景点游览的必要性,你就可以根据我以下照片自行取舍了。

万仞宫墙亦不为过,金声玉振方集大成,古人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不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一座高山,孔子的学问是站在万仞宫墙上都看不透,孔子不仅是曲阜的,更是世界的,不仅在中国孔子被尊为圣人,在世界范围内,孔子也是东方圣人之首

先从“天下第一庙”孔庙说起吧,这是绝大部分游客到达曲阜的第一游览地,中国各地祭祀孔子的有孔庙、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等,在清代达到2000多座,现在也还保存了500多座,但万宗归一,曲阜孔庙无论从历史还是规模上来说,都绝对是孔庙中的老大,曲阜孔庙是中国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第二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三孔联票150元,两日内有效,单票孔庙90元,孔府60元,孔林40元,当日有效,70岁以上老人、1.4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免票,60—69岁老人、学生半票。“金声玉振”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金声玉振牌坊是孔庙的第一道石坊

金声玉振坊后面依次是棂星门、太和元气坊、至圣庙坊、圣时门、弘道门等,犹如所有的中国宫庙建筑一样,有严谨的中轴线,红墙黄瓦,飞檐翘角,庄重而传统,但又难免有些千篇一律

大明成化碑是孔庙最著名的一块石碑,碑身高约460厘米,龟趺高125厘米,公元1468年为修庙而立,中心内容是“孔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暂缺”,孔子的思想,就像油盐酱醋一样,是日常不可缺少的。1966年,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湘潭人谭厚兰带着200多红卫兵到孔庙造反,砸断了这块石碑,在曲阜的29天里,在她带领下,毁坏的文物6618件,烧毁古书2700余册,各种字画900多轴,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70余件,珍版书籍1700余册;砸毁包括孔子墓碑在内的历代石碑1000余座,捣毁孔庙,破坏孔府、孔林,刨平孔坟(经陈伯达批准),挖开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的坟,并对其曝尸批判。1978年4月,北京市公安局以反革命罪逮捕了谭厚兰,据说在监狱中她痛心自悔,1981年,谭厚兰因宫颈癌保外就医,还被允许她回老家湘潭治病,1982年免于被起诉,同年11月,谭厚兰病逝,终年45 岁

看过孔庙的空中俯瞰图,金黄色的琉璃瓦掩映在绿树丛中,非常漂亮,而南八北五,东西排列十三碑亭尤为显眼,碑亭专为保存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也称“御碑亭”,亭内存碑55块,是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七代所刻,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满文等文字刻写

大成门来自于“孔子之谓集大成”,门两侧的五爪金龙龙柱尤为引人注目,大成门1724年火后重建

大成门与十三碑亭的“勾心斗角”是孔庙建筑的一大亮点,能工巧匠们充分运用传统的勾心斗角的建筑手法,巧妙地解决了建筑结构空间的问题,原来“勾心斗角”这个词最初是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来才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大成门后有先师手植桧,相传孔子手植桧原有三棵,后枯死两棵,惟有此桧生生死死,几经荣枯留存至今,树高10余米,粗可合抱据记载,该古桧原为孔子亲手所植,今存桧树为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于古树桩下复生的新枝长成的

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讲学的地方,实际上很可能是个寓意而已,并无实地,孔庙中的杏坛后人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而建造的纪念物,而到了现在,杏坛这个词也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重檐歇山,面阔九间,用黄色琉璃瓦,殿前檐柱用龙柱10根,各柱之龙,无一雷同,徽州工匠雕刻20年乃成,据说龙柱之逼真之气势,已经超过故宫,乾隆皇帝来祭孔时,还是用红绫将柱子包裹起来,以免皇帝降罪

雍正皇帝御笔题写的“生民未有”匾,“生民未有”出自《诗经》,意思是说:自有生民以来,从来没有像孔子一样至高无上的圣贤,世上只出现了这一位圣人

1966年捣毁孔庙时,大成殿内的文物受到严重破坏,现存龛像匾联均为1983年照原样恢复,那些皇帝们御笔题写的牌匾也不知道被烧掉了还是砸碎扔掉了,现在孔庙里面的牌匾应该大都是新的

孔宅故井相传是孔子当年的吃水井,水“既清且渫”,被称作“圣水”。明正德年间在此修栏立碑,清乾隆皇帝祭祀时曾饮此水拜师。孔宅故井残碑令人心酸,砸石碑也是体力活啊,红卫兵们真是干劲十足,29天砸了1000多块石碑,秦始皇当年都没干成的事,被某人干尽了,还写了一首诗:“劝君莫骂秦始皇,焚书之事待商量。祖龙虽死魂犹在,孔丘名高实纰糠”,孔夫子躺着也中枪

故井以西为鲁壁,鲁壁藏书的故事也和秦始皇分不开,公元前 213年前后,当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打击网络谣言,焚烧除《秦史》以外的列国史记,私藏“诗”、“书”等也要限期交出销毁。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鲋不忍毁书,便将《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等经典偷偷地藏于孔子故宅的墙壁内,自己就跑到嵩山隐居去了。这批书直到60年后,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才被鲁恭王修房子时发现。没想到焚书坑儒的历史,在两千多年后的中国大地又一次上演

孔庙出来隔壁就是孔府,被称作“天下第一家”的地方,孔子真正的故居应该是在孔庙的孔宅故井附近,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封孔子46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后,开始在今曲阜县城东十里的仙源县城内建造衍圣公府,到了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孔子55代孙孔克坚时,朝廷在阙里孔庙及孔子故居以东建新府,后又历经重修与修缮,所以保存至今的孔府,不过 600多年历史

孔府在明代时占地16公顷,清代逐渐缩小,占地约 4.5公顷,现在应该更小,其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独立在院中的是重光门,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平时是不开的,只有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打开,据说上一次开放是泽民参观孔府时

“袭封衍圣公”、“紫禁城骑马”等都是孔家的封号与特权,当衍圣出行时,还要有专人执掌,以示威严,孔家嫡系后代世袭的是正一品爵位,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据说这张大长红漆凳是明朝遗物,称“阁老凳”。明代权臣严嵩的孙女嫁给了64代衍圣公孔尚贤,严嵩被劾将要治罪时,曾到孔府来托其孙女婿衍圣公向皇帝说情,孔府主人不予接见,这张凳子就是严阁老当年坐的冷板凳

不仅权臣严嵩的孙女嫁到了孔家,乾隆的女儿也嫁到了孔家,不过公主受不了孔家的家规森严,向乾隆皇帝抱怨,乾隆就写了“六代含饴”的匾,送给孔府,意为你们孔家六代可以和睦相处,享受天伦之乐,对我的女儿也不要太刻薄了,现在孔府里面有卖一种高粱软糖叫做“六代含饴糖”

孔家是最传统的封建家族,家规之森严、礼数之繁琐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所以连皇帝的女儿都受不了,这个石流就是最好的写照,内宅是衍圣公及其眷属生活起居的地方,下人和外人不能随便进入,内宅门戒备森严,清朝皇帝特赐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由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值守,挑水夫也只能把水倒在这个石流里,然后流到内宅去,供衍圣公及其眷属使用

青砖灰瓦,庭院深深,高墙隔开的不仅是外面的世界,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去山西游览晋商大院时也有同感,尽管建筑雕梁画栋,非常精美,阳光也很灿烂,但总还是给人一种森严恐惧的感觉

孔府的后花园,叫做铁山园,得名于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是李东阳监工设计的花园,李东阳4岁被誉为神童,18岁中进士,是明朝中期的重臣,他又和孔家有什么关系,原来他的女儿嫁给了孔子62代孙孔闻韶。五柏抱槐是花园中的一景

游览孔府这种地方要听讲解才行,我是到处蹭听,孔府后面有免费的汉魏碑刻陈列馆,基本没有游人,反正也免费,进去看一眼

其实如果不是研究书法或者历史的话,基本也看不太懂,总之就是很多原来在孔庙、孔林的石碑,1978年移入现址,当然很多也在文革期间受到破坏

孔庙、孔府和孔林,三孔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孔林是孔家的墓地,离开孔庙、孔府大概1.5公里左右,占地3000余亩,从埋葬孔子开始,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孔林叫做至圣林,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那时孔子地位也不高,孔林面积不大,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越来越大,到了今天孔林内坟冢已有10万余座

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其中柏、桧、柞、榆、槐、楷、朴、枫、杨、柳、女贞、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孔林还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据说花开时非常美丽,墓地赏花,估计也是国内难得的一景

随着孔林的扩建,现在已有3000多亩,非常大,如果要在里面步行,恐怕得走上大半天,所以看孔林得看重点,重点就在“洙水桥”牌坊里面,孔子、孔子的儿子和孙子的墓都在这里,“洙水桥”三字乃明代权臣严嵩所书,严嵩虽是奸臣,但书法还是非常不错的

传说秦始皇对孔子深恶痛绝,不仅焚书坑儒,还想着破坏孔家的风水,他派人挖了一条河隔开孔子墓和孔子的阙里故宅,谁知其实孔林就缺一条河了,秦始皇歪打正着,为孔林风水建设添上了一笔 。当然传说归传说,这条河应该是西周鲁国故城的北墙外护城河,随着孔林的扩大,也被纳入了孔林之中 

不过孔林风水好倒是不争的事实,据说孔林中很奇怪的没有乌鸦、老鼠和蛇,这些个不被人类喜欢的动物,连在至圣林中生存的机会都没有,又曾有山东大旱时,孔林依然郁郁葱葱。孔子荫庇后代两千多年,风水当然是不一般的,这不,你看孔林神兽都被游客摸得光滑,恐怕也指望能沾一些风水回去吧

孔林享殿前的一对翁仲像,看起来差不多,但其实动作和装束是各不同的,翁仲是秦始皇时期的猛将,威震边塞,后来为了对称,雕文、武两像,都叫做翁仲,一般用于守墓,翁仲是比孔子还后代的人,所以这对翁仲其实是清雍正年间的

子贡思路敏捷,能言善辩,是孔门弟子中最有外交才能的学生,深得孔子器重,孔子死后,弟子们从各自家乡带来名贵树种,栽植在孔子墓周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弟子所植树木已无存,唯有子贡所植树尚存。其原因可能是因其他弟子守墓三年各自离去,唯子贡守墓六年。子贡手植楷树于清光绪八年曾遭雷火,现仅存一段树桩,就是碑后面的那一段树桩

这就是传说中的孔子墓了,实际上除了位置之外,应该其他所有都不是原物,孔子死的年代,还是“墓而不坟”的(无高土隆起),后来有没有被秦始皇破坏过不清楚,但1966年却是被红卫兵挖开的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死后,弟子们守墓三年后离去,只有子贡在这里又守了三年

参观完三孔,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品尝一下孔府菜,孔府菜是乾隆时代的官府菜,孔府烹任分为宴会饮食和日常家餐两大类,而阙里宾舍不仅是曲阜最出名的宾馆,也是孔府菜的传承之地

孔府菜吃的是文化,每道菜都有讲究的名字和造型,像这道鸡蛋片夹韭菜,名为“阳关三叠”,得名于唐代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唱《赠别》谱写的曲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道菜叫“鲁壁藏书”,讲得就是孔宅故井旁那道鲁壁的故事,烙饼里包着熏肉和黄瓜条,代表的是书卷,而鲁壁就是孔子后代的房屋墙壁,孔子九代孙孔鲋藏书隐居嵩山后,直到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将其子刘馀从淮南迁到了曲阜,封为鲁王,鲁王好治宫室,据说他在扩建宫室拆除原孔子故宅时,忽闻天上有丝竹金石之声,六律五音之美,结果从墙壁里发现了数十篇经书,鲁壁藏书才重见天日

“孔府豆腐”也是一道典型的孔府菜。以前给孔府做豆腐的韩老二,有一次做的豆腐没卖完,怕坏了,就把豆腐打成许多小块,放在秫秸帘子上分开晾着,谁知天阴柴湿烧火冒烟大,不小心把帘子烧着了,帘子上的豆腐块连烧带烟熏,韩老二舍不得扔,把豆腐放在盐水里煮了煮,一吃味道挺不错,于是他送了些豆腐给衍圣公品尝,衍圣公也觉得味道不错,于是又让厨师在煮豆腐时放了桂皮、花椒、辣椒粉等,味道更好了。有一年乾隆来曲阜,吃到这个熏豆腐,大加赞赏,还给做熏豆腐的韩老二奖赏,从此熏豆腐便成了曲阜特色风味名吃

如果你的预算够充足,叫上一瓶孔府家酒,那是孔府家宴的绝配,这瓶摆在橱窗中的二十年原浆十斤装的孔府家酒售价7998元,酒店售价高些,在网上看到,同品种二十年原浆一斤装的售价是528元

如果你觉得阙里宾舍孔府菜的价格太贵,其实也可以在对面的五马祠街吃点夜市小吃,可能没有这么高档和精致,但也能品尝一些地道的孔门味道,说不定摆摊的还是孔子的后人呢 

与孔府最近的景点就是颜庙,叫做复圣庙,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人称“复圣”。颜庙始建年代不详。原建于曲阜城东北三公里的五泉庄附近,元初重建,经十年落成,元大德末,旧庙毁,元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迁其至陋巷故址,已有近700年历史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块明朝的碑刻,考证颜庙里面的草坪为陋巷故址

由于颜庙需另收50元门票,所以里面基本没有游客,非常清静

颜庙于孔庙的布局大同小异,也许唯一的不同就是人多人少,古树林立,石碑处处,有元、明、清建筑24座159间,碑刻53通,古树500余株

精美宏伟的腾龙柱,虽然没有孔庙大成殿的粗大,但依然非常引人注目

陋巷牌坊在颜庙对面,别以为这个牌坊是现代建的,陋巷牌坊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是颜子故居的标志

从颜庙走去周公庙的路上路过明故城城墙,柳树婆娑,城墙根下有很多打牌的老人

周公庙有点偏僻,是纪念周公姬旦的庙宇,周公庙也是鲁太庙,鲁国的祖庙

这位就是辅佐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制礼作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解梦”、“周公之礼”的周公

如果在曲阜城中走累了,可以坐个马车体验一下孔子故里独特的交通方式

如果还有一点时间,不妨坐过车去看看少昊陵,这里面有三个看点,一是两块巨碑,其中一块据说是全国最大,二是北宋时用2662块石料堆砌的寿丘,三是三皇五帝之少昊的陵墓土堆

最后是可去可不去的孔子六艺城(孔子故里园),居然还是4A景区,真的没什么可看的,六艺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别看曲阜城里及附近古迹景点挺多的,如果时间安排得当的话,三孔、汉魏碑刻陈列馆、明故城、颜庙、周公庙和少昊陵等一天看完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这些景点都不大,也相对比较集中,但也比较类似,从外观上看相似点较多,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选择,至于曲阜城外距离稍远的洙泗书院、尼山、九龙山汉墓群、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山等,有时间有车的话也是值得一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读曲阜
【游记】曲阜三孔
故游忆· 圣人故里游曲阜三孔
在圣城曲阜,探访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孔庙,入学宫拜孔子
中国文化圣地——山东曲阜“三孔”
万世仰慕 曲阜三孔 (绝品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