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澳洲概论

澳洲概论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澳洲,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巴西。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以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国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与其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新西兰,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

  澳大利亚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为“未知的南方大陆”。其所在的地理学位置通常称作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块。澳大利亚人平均拥有国土面积是世界最广阔的国家之一,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热带雨林、别称为“红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滨及驰名遐迩的自然遗产大堡礁及乌鲁汝,澳大利亚和美国是并列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国家。经济成就亦属世界高度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是全球第12大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5,并被瑞士信贷集团列为世界财富中值最高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军事支出排名世界第13。并在多项指数与排名例如生活质素,健康,教育,经济自由度,公民自由度与政治权利中名列前茅。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20国集团、英联邦、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澳大利亚的英文“Australia”源于拉丁文“australis”,意为南方。20世纪初,口语化的称呼“Oz”开始流行。“Aussie”亦同样成为澳大利亚人的口语化称呼。早在罗马时期,“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未知的南方大陆的假想开始出现,并常在中世纪地理学被地理学家使用。在澳大利亚大陆被西方世界发现后,此名称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这片新大陆的名字。

  在英语世界使用“Australia”这个名称的最早记录是在1625年的印刷物上。但直到18世纪末期前,这个名称是泛指整个南太平洋地区而非特指澳大利亚。1817年,澳大利亚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上,当时的新南威尔士州州总督麦觉理批准了此一名称,并建议当时殖民政府正式使用此词。到1824年,海军也正式认可了此名称。

  澳大利亚在50,000年前已经有人类踪迹,如今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祖先当时从东南亚移来。17世纪后,欧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为了寻找香料而陆续到达。1768年,英国库克船长乘坐奋进号由英国前往塔希提。1770年,英国宣布拥有澳大利亚主权。1788年1月26日,英国航海家菲利普率领首批移民定居悉尼,并且升起英国国旗,澳大利亚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1797年,麦卡瑟由好望角引进美丽诺羊,澳大利亚畜牧业开始快速发展。

  英国于1829年并入西澳为囚犯流放地。此后一长段的时间,澳大利亚是英国的罪犯流放地。1851年,新南威尔士州的贝瑟斯特、维多利亚州的巴拉勒特发现金矿,自由移民开始激烈增长。1868年,最后一批英国囚犯被送至西澳。19世纪末,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殖民区已经达到6个。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各殖民区改制为州,组成澳大利亚联邦,成为大英帝国的联邦或自治领,归类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依其联邦法律,其国家元首是澳大利亚君主,与英国君主为同一人。1914至1918年,澳大利亚参与主战场在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也是战胜国之一。1927年,首次澳大利亚联邦会议在堪培拉临时国会大厦举行,从此澳大利亚走向政治独立。1931年,澳大利亚取得内政外交的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的独立国家。1933年,西澳公投通过脱离英国而独立,但联邦国会予以否决。1956年,墨尔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澳大利亚举办的第一次夏季奥运会,亦是南半球国家以及英国本土外的英联邦国家的首次奥运会。1967年,国会以全民公投废除对原住民的法律歧视,这是白种人移居澳大利亚后的第一次改变。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前往澳大利亚签署《与澳大利亚关系法》,规定澳大利亚最高法院拥有终审权,英国法律不再对澳大利亚有效。

  1999年,澳大利亚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改采共和体制取代现有君主立宪制,并且以总统为国家元首,但被否决。

  2007年12月3日,工党领袖陆克文上任总理后,宣布将计划再举行类似公投来改变现行体制,并且直选总统。

  2008年2月12日,陆克文在多名原住民代表、国会议员和社会贤达的见证下,于联邦国会向原住民三次道歉,代表政府向原住民为失窃的一代和有损原住民族文化的政策郑重道歉。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介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拥有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东南隔塔斯曼海与新西兰为邻,北部隔帝汶海和托雷斯海峡与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相望。

  澳大利亚占有大洋洲绝大部分陆地,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和美国本土相似,其70%为沙漠和半沙漠。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海岸线较为平直,长达36,735公里。

  澳大利亚全境平均海拔300米,超过1,000米的山地面积低于1%,低于500米者达87%,乃地表起伏最和缓的大陆。西部是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多分布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1200米的横断山脉。中部是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盛长草本植物,其中埃尔湖是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以此为中心的大平原为大自流盆地。东部是古老山脉所形成的高地,大部分海拔800—1000米,东南部的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是全澳最高峰。东北部沿海的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

  澳大利亚大盆地从卡奔塔利亚湾向南延伸至达令河北支流的上游,为世界最大的自流盆地。

  澳大利亚主要河流有墨内河(2520公里)及其支流,水量季节性强,干季易断流。

  澳大利亚于2012年11月设立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以保护澳大利亚6块水域、共23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环境。

  气候上西部高原和内陆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仅100-300毫米;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1000-2300毫米,为全国多雨区,少部份属亚热带;东部新英格兰山地以南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年均温北部为27℃,南部14℃。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干燥的大陆,饮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并依赖大坝蓄水供水。政府严禁使用地下水,因为地下水资源一旦开采,很难恢复。2006年起,圣婴现象影响扩大,导致降雨大幅减少,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纷纷颁布多项限制用水的法令,以节水渡过干旱。这一现象直到2008年后开始好转,东海岸每年的降雨量亦开始恢复正常。

  澳大利亚大部分是半干旱或荒漠地带,但生态环境极为丰富,包括从高地的石南荒原到热带的雨林,为全球17个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之一。澳大利亚许多生物是当地独有,原因是澳大利亚大陆较古老、地理上长期孤立,和气候极端多变。其被子植物约85%、哺乳类动物约84%、鸟类超过45%,和近岸温带鱼类约89%是特有种。澳大利亚许多生态区,和区内的生物已被人类活动和外来物种所威胁。联邦《1999年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法案》是保护濒危物种的根本法律。基于“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设立了许多受保护地区以保育独特的生态系统;64个湿地根据《湿地公约》而登记;另有16个世界遗产。“环境可持续指数”公布于2005年,澳大利亚在2006年排名全球第13。

  澳大利亚多数木本植物是常绿的,且很能适应火灾和干旱,例如桉树和金合欢。但近十年来,由于干旱恶化,东岸地区屡次传出森林大火;2009年,由于纵火案,东岸地区的森林和部分民宅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火灾侵袭。澳大利亚的豆科植物种类繁多且本地特有,它们能与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共生,因此较适应较贫瘠的土壤。澳大利亚出名的动物有单孔目(如鸭嘴兽和针鼹)、有袋类(如袋鼠、树熊和袋熊,其中拳击袋鼠还是澳大利亚的国家象征)、湾鳄和淡水鳄、鸸鹋和笑翠鸟等鸟类。澳大利亚的毒蛇数量在世界之最。

  澳大利亚野犬约引进于公元前3,000年,当时澳大利亚原住民与南岛人贸易。人类最初定居后,许多动植物品种很快绝种,包括一些大型动物;欧洲殖民开始后,更多物种步向灭绝,包括袋狼。

  澳大利亚政治体制是联邦制度,设立一个联邦议会、6个州议会,此外两个自治领地也有自治议会。国家元首为澳大利亚君主,君主不在澳大利亚时由澳大利亚总督代表。总督依据联邦行政会议的建议施政。名义上,内阁施政必须经总督批准才有法律效力,但是联邦政府总理和其内阁实际拥有大多数的行政权力。

  澳大利亚选举基本上是强制性投票制,公民年满18周岁必须参与投票,否则会被处以根据延迟投票日数来计算的罚款。

  议会有执政党和反对党,两大党分别为澳大利亚工党和由澳大利亚自由党与澳大利亚国家党组成的联盟。2007年12月,工党领袖陆克文击败前总理自由党领袖霍华德赢得大选。赞成彻底脱离英联邦独立的声音则来自两个小党——澳大利亚绿党和澳大利亚民主党。

  澳大利亚联邦的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和内阁制。现任澳大利亚君主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同时也是英国和其他英联邦王国的国家元首。澳大利亚总督代表女王行使权力,有权解散国会,但实务上仅在总理建议下为之。历史上最著名的宪政危机发生在1975年,当时由于执政工党和在野自由党联盟分别控制两院,在野党拒绝支持预算案,总督其后突然解除总理的职务。

  政府三大体系如下:

  立法权:在联邦议会。由参议院、众议院组成。

  行政权:在内阁。成员有总理、各部会首长和各州州长。总督由内阁提名。

  司法权:在最高法院和其他联邦法院、州法院。

  众议院目前共150个席位,基本以各个州人口数分配,实行单一选区制,以排序复选制产生。众议院多数党组成联邦内阁。

  参议院具有立法审议权,参议院席位无关人口数,每州各12席,北方领地和首都特区各只2席,共76席。两院每三年改选一次。众议员任期三年,参议员任期六年(首都和北方领地的参议员任期是三年),故后者每次只改选半数。

  北领地实行高度地方自治,因为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文化根深蒂固(另一处领地为澳大利亚首都特区)。北领地经济以旅游业为主,人口有21万,首府达尔文有10万名居民。

  澳大利亚政府自1931年后一直采取比较温和的外交政策,在极力保持同美国、欧盟等其他西方国家维持盟友关系的同时,亦在1980年代开始后因为地理位置因素积极的拓展同东亚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近年来与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及中国交往密切。而作为英联邦中的主要国家,澳大利亚政府是英联邦论坛中的主要首脑成员国之一。虽然澳大利亚与其原宗主国英国一直关系密切,然而到1990年代,澳大利亚共和运动开始发展,2010年下半年,工党领袖,时任总理茱莉雅·吉拉德上台后明确表示,澳大利亚适宜于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退位后,考虑改为共和制国家。

  澳大利亚政府在其2004年的外交白皮书中表示:其基本外交的政策是重视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并且借助经贸互动促进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即强化美澳同盟的前提下与亚太地区国家展。近几十年来,某程度上,澳大利亚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推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发展,这亦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凯恩斯集团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形成。澳大利亚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创始会员国之一,并与美国签署了澳美自由贸易协定,此外澳大利亚亦与新西蘭签订有紧密经济合作协议。截止到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与日本政府持续进行关于自由贸易和双边互信等一系列亲密合作伙伴的谈判,并且签订了多个双边自由贸易协议。澳大利亚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的亲密盟友包括北约诸国和日本。

  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澳大利亚亦在多年来坚定致力于外交上的多边主义,在联合国和多个国际组织的援助计划下,澳大利亚曾经援过的发展中国家逾60个,2005年至2006年度的海外援助计划逾250亿美元,但是以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来计算,这个数字则微不足道。1971年,澳大利亚与英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共同签署五国联防(FPDA)协定。通过该协定,澳大利亚与英国以及新西兰将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任何一方受到军事滋扰时共同帮助防御,澳大利亚通过该协定迅速的扩大了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并且逐渐开始将自己的军事以及经济势力扩展至东南亚地区,成为一个政治以及军事上的多边国家。

  澳大利亚的正式军事单位为澳大利亚国防军,其中包括澳大利亚陆军、皇家澳大利亚空军和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共有80,561名官兵在役(包括55,068名常规军和25,493名预备役士兵),其中皇家澳大利亚海军配备了柯林斯级潜艇柴电潜艇和纽澳军团级巡防舰等,于1940年代至1980年代亦曾经配置有墨尔本号航空母舰。澳大利亚国防军在近期的编制以及架构均保持在防卫性质,鲜有离岸攻击或者入侵别国的远期计划。但在近期美国和北约发起的大型战争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澳军的身影。国防军总司令人选经由内阁提出,由总督委任,负责军队日常行动。而其他行政上的工作,则由国防部及其部长负责。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是当今世界上装备最为精良的空军力量之一,在与美国等盟友国共同研发了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战斗机:F-35闪电II战斗机后亦订购了100架该机型,并将于2014年-2016年间进行装备。目前皇家空军装备有75架F/A-18黄蜂式战斗攻击机、21架F-111战斗轰炸机、21架P-3猎户座海上巡逻机等。

  澳大利亚宪法一直将无核化视为其重要国策之一,不仅民用设施,在军事领域亦禁止任何核动力发展;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实施这一计划的西方大国。澳军曾经参与过的大型战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韩战、越南战争、波斯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2010年-2011年澳大利亚的年度军费开支为257亿美元,在全球各国中排名第14位,但是只占据全球军费总支出的1.2% 。澳大利亚国防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有参与联合国维和部队在世界各地的救灾和各地武装冲突的维和任务;截止2009年,大约有3,300名澳大利亚国防军分布在包括所罗门群岛,阿富汗,东帝汶等12个国家和地区执行维和任务。

  澳大利亚划分为6州和2领地。

  6州为:

  新南威尔士,(800,642 km2)首府悉尼。

  昆士兰,(1,730,648 km2)首府布里斯班。

  南澳大利亚,(983,482 km2)首府阿德莱德。

  塔斯马尼亚,(68,401 km2)首府霍巴特。

  维多利亚,(227,416 km2)首府墨尔本。

  西澳大利亚,(2,529,875 km2)首府珀斯。

  2领地是:

  首都领地,(2,358 km2)首府堪培拉。

  北领地,(1,349,129 km2)首府达尔文。

  首都领地位于堪培拉。堪培拉是在两大城市墨尔本和悉尼相争20年未果后,以地理位居两城之中而被获选为首都。

  澳大利亚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亦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口只有2200万的澳大利亚2010年创造了14800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球第十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65000美元,居全球第六位;远高于同是英语国家的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人类发展指数雄踞世界第二名,仅次于挪威。澳大利亚是世界十大农产品出口国和六大矿产资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作“骑在羊背上的、坐在矿车上的、手持麦穗的国家。”澳大利亚的金融业,商业和服务业也极为发达。此外,澳大利亚的旅游业也在全球名列前茅。

  澳大利亚四大金融集团是西太平洋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澳新银行和联邦银行。 澳大利亚的货币是澳币,但最初是随英国采用英镑。后来发展自己的币制──澳大利亚镑,币值同于英镑。当时一镑有20先令;一先令有12便士。因此每镑有240便士1966年,澳大利亚推行十进位制,亦同时改革货币。当时已是十进位制的1美元约价值0.5英镑,新的澳币改为与美元作等值连结。一澳币等于0.5旧澳大利亚镑,即0.5英镑。一澳币有100分,因此每一澳分约等于1.2便士。2002年起,澳大利亚改革币质,新纸币内含胶质,不易破烂、耐用美观;不同面值的纸币有不同特色的透明“窗口”,是全球最先采用此设计的国家。2010年,澳币正式取代瑞士法郎的国际地位,成为全球第五大流通货币。 澳大利亚金融业极为发达,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银行总价值第三高的国家,仅次于中国和美国。澳大利亚四大银行的市值甚至超过了欧元区所有国家所有银行的总和。

  澳大利亚的科学技术在能源利用领域、医学及化学领域、市场资源管理、农业及畜牧业领域等贡献良多。在医药领域,一些大学以及众多学者对于人类器官移植基础以及免疫学,人类大脑神经,利用细菌以及微生物学方面为全球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其中弗洛里男爵曾与1945年因为与德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共同研究出盘尼西林(青霉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澳大利亚是核融合科技的发源地。核融合程序于1932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欧力峰爵士发现;随后于1950年代早期,他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成立了全球知名的等离子核融合研究机构。ANU校内的H-1NF是全球核融合与等离子研究的重镇,目前也是南半球唯一的核融合研究设施。

  澳大利亚是全球利用太阳能能源最为广泛与先进的国家之一,太阳能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农业,民用设施等领域。自1990年代开始后,澳大利亚大量兴建太阳能发电厂以取代核电站的作用,太阳能能源与风力发电在全国被大力推广。此外墨尔本亦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太阳能动力供给城市交通灯以及储存太阳能供应路灯电力的城市。澳大利亚的农业及畜牧业拥有先进的管理体制与极高现代化的设备,是全球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培育农作物,渔业以及饲养牲畜方面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并保有先进的无污染培植饲养环境,令农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海洋生物技术方面澳大利亚亦是全球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全国设有多个海洋生物研究机构,丰富的海洋资源得以被充分的利用,生物食品业亦异常发达。

  工业科技方面,十九世纪以来至二十世纪中叶澳大利亚受到英国影响,设立众多重工业企业,这其中有现在已是通用汽车旗下的霍顿汽车、大型车身生产企业傲群、采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的前身布罗肯希尔控股公司以及力拓集团等,科技方面亦有Altium公司,金属风暴。澳大利亚的科技公司总部多设立于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墨尔本工业以及高科技企业云集,亦有南半球硅谷之称。

  截止2011年,共有十三名澳大利亚科学家以及文学家摘得诺贝尔奖。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美誉。铝土矿、铅、镍、银、铀、锌、钽的探明经济储量居世界首位。已经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53亿吨,铁矿砂146亿吨,黑煤403亿吨,褐煤300亿吨,铅2,290万吨,镍2,260万吨,银4.14万吨,钽40,835吨,锌4,100万吨,黄金5,570吨。澳原油储量2,270亿升,天然气储量22,000万亿立方米。

  澳大利亚为南半球第一大工业国,工业十分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采矿、冶金、钢铁、机械(主要为采矿机械)、化工、纺织、造船、食品、制药等。采矿业为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澳大利亚为世界最大的烟煤、铝矾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此外,澳大利亚煤、锂、锰矿石、镍、银的产量也相当大。

  澳大利亚的农业较为发达。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菜籽、棉花、蔗糖和水果等。澳盛产小麦,是世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有“手持麦穗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有着发展畜牧业的优良条件:草原面积广大;牲畜种族优良;交通运输便利;食品工业发达。这些优良条件促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第一大羊毛和牛肉出口国。澳大利亚的绵羊数量长期在1亿只以上,人均达5只,是世界上绵羊数量最多的国家,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澳大利亚渔业资源丰富,有3000多种咸水、淡水鱼、甲壳及软体类水生物,其中已进行商业捕捞的约600种。澳最主要的水产品有对虾、龙虾、鲍鱼、金枪鱼、扇贝、牡蛎等。

  澳大利亚有公路810,641公里(2004年)、铁路38,550公里(2006年)、机场461座(2007年)、河运航道2,000公里(2006年)。澳大利亚的交通系统发达,特别在主要大都会,如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皆有大型国际机场和畅通的大众运输系统,如城市火车和城市高速公路。在大多数的城镇道路上,汽车限速一般是每小时60公里,学校周围则是每小时40公里。高速公路则是每小时80以至100公里,在城市以外的高速公路限速则是每小时110公里。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大城市的间距通常很遥远,公路是主要交通设施,人均拥有汽车数量则为世界国家中最高的之一。汽车延续了英联邦制度的左侧行驶,驾驶员座位亦在汽车右侧,与宗主国英国、日本、香港及新加坡相同。由于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海运港口是国家与外界经济沟通的重要命脉;墨尔本港是澳大利亚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曾经是世界50大港口之一。澳大利亚其他的主要港口还有悉尼港及布里斯班港等。澳大利亚的公共交通系统在悉尼和墨尔本比其他国内城市发达,均有城市火车、有轨电车、公共巴士和轮渡,其中纵横交错在大墨尔本地区的墨尔本轨道交通系统是世界上长度最长的轨道交通之一。

  澳大利亚采矿业发达,国内运输大量使用火车、长途汽车,公路和铁路运输系统因此发达。在专为运输而设的公路上,可看到澳大利亚特有的公路列车,即一辆高性能卡车头拉着数节拖车和集装箱在行驶,有时延伸长达50米(165英尺)。火车系统也很普遍应用在工业运输。一般国民在选择境内旅行或是商务活动多采用飞机,甚至自驾汽车,导致澳大利亚的铁路客运并不发达。

  大洋洲是亚洲与南美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和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及食物的供应站,又是世界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凭此优势澳大利亚形成了两个排名世界前三十的大型港口悉尼与墨尔本。同样凭此优势澳大利亚形成了很多重要航空港,如悉尼、墨尔本、堪培拉、布里斯班、珀斯、阿德莱德。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在澳大利亚得到长足而迅速的发展。因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加之发达的经济,澳大利亚成为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圣地。主要旅游景点有悉尼歌剧院、港口大桥、悉尼塔(南半球第二高建筑)、黄金海岸、大堡礁、北艾尔湖、墨尔本艺术馆、土著人发祥地卡卡杜国家公园及土著文化区威兰吉湖区等。

  澳大利亚为贸易强国,是世界十大农产品出口国和六大矿产资源出口国之一。小麦出口量高居世界第二位。主要出口商品有煤、黄金、铁矿石、原油、天然气、铝矾土、牛肉、羊毛、小麦、糖、饮料等。主要进口商品有航空器材、药物、通讯器材、轿车、原油、精炼油和汽车配件等。澳大利亚的主要贸易对象有中国、台湾、日本、美国、新西兰、德国、英国、南非、沙特阿拉伯、印度、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其中,日本、美国、新西兰、中国及新加坡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多数澳大利亚白色人种的祖先是19、20世纪的英国移民,当中大部份均是当年被英国押解到来的罪犯。来自其他国家者也很多,澳大利亚与美国一样是外来移民人口比例占绝多数的国家,其外来移民数量更居世界第一。例如欧洲的德国、希腊、意大利和一些亚洲国家或地区,如日本、台湾、印度、中国大陆、香港、越南和西亚诸国。澳大利亚最早的原住民如今不及总人口的1%。根据2006年人口普查,有37.13%的人自称为澳大利亚人,接着是英格兰裔澳大利亚人的31.65%、爱尔兰裔澳大利亚人9.08%、苏格兰裔澳大利亚人7.56%、意大利裔澳大利亚人4.29%、德裔澳大利亚人4.09%、华裔3.37%以及希腊裔1.84% 。

  近年来澳大利亚东岸的一些国际化大都市,如悉尼和墨尔本以其高福利、高薪水以及良好的经济氛围吸引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北美以及南美的新移民。中国和印度近年来超过英国等欧洲国家成为澳大利亚单年度最大移民的来源国。

  澳大利亚统计局估计在2009年11月1日,全国人口为22,039,500人。

  澳洲统计局定义都市为1000人以上的人口簇。在统计用途上,居于都市型中心的人以市民称之,是每个城市的人口密度超过200人/平方公里连续面积的人口。

  排名:悉尼(新南威尔士州)、墨尔本(维多利亚州)、布里斯本(昆士兰州)、珀斯(西澳州)、阿德莱德(南澳州)、黄金海岸-堤维德岬(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州)、堪培拉-昆比恩(澳大利亚首都特区/新南威尔士州)、纽卡索(新南威尔士州)、中海岸(新南威尔士州)、卧龙岗(新南威尔士州)、阳光海岸(昆士兰州)、基隆(维多利亚州)、汤斯维尔-苏灵古瓦(昆士兰州)、霍巴特(塔斯马尼亚州)、凯恩斯(昆士兰州)、图翁巴(昆士兰州)、柏拉瑞特(维多利亚州)、本迪戈(维多利亚州)、奥尔伯里-沃东加(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州)、朗瑟士敦(塔斯曼尼亚州)、曼杜拉(西澳州)、洛金汉(西澳州)、麦凯(昆士兰州)、达尔文(北领地)、梅特兰(新南威尔士州)、洛坎普顿(昆士兰州)、班伯利(西澳州)、班德堡(昆士兰州)、沃加沃加(新南威尔士州)、赫维湾(昆士兰州)、麦觉理港(新南威尔士州)、雪帕顿-木芦普纳(维多利亚州)、梅尔顿(维多利亚州)、谭沃思(新南威尔士州)、奥兰治、(新南威尔士州)、达博(新南威尔士州)、米尔杜拉(维多利亚州)、山伯利(维多利亚州)、巴瑟斯特(新南威尔士州)、格列士敦(昆士兰州)、卡尔古利-波德(西澳州)、华南布尔(维多利亚州)、诺拉-博马德利(新南威尔士州)、杰洛顿(西澳州)、立斯摩尔(新南威尔士州)、科夫斯港(新南威尔士州)、奥班尼(西澳州)、里奇蒙-温莎(新南威尔士州)、帕马斯顿(北领地)、甘比尔山(南澳州)。

  地方政府区域是澳大利亚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随着各州的地方自治法的不同而分别称为市政府、郡政府、区政府,责任分属亦随着民情而有相当的差异。唯独昆士兰州的布里斯本市、黄金海岸市等沿用旧制,统计上仍为一个辖境相当大的市政府。

  25个最大的本地政府区:布里斯本市(昆士兰州)、黄金海岸市(昆士兰州)、澳大利亚首都特区、布莱克镇市、洛根市(昆士兰州)、凯西市(维多利亚州)、萨瑟兰郡(新南威尔士州)、大基隆市(维多利亚州)、卧龙岗市(新南威尔士州)、麦觉理湖市(新南威尔士州)、史特灵市(西澳州)、费尔菲德市(新南威尔士州)、宾士镇市(新南威尔士州)、布瑞滨市(维多利亚州)、彭里斯市(新南威尔士州)、利物浦市(新南威尔士州)、蒙纳许市(维多利亚州)、宝琴山郡(新南威尔士州)、布伦达拉市(维多利亚州)、戈斯福市(新南威尔士州)、惠美市(维多利亚州)、帕拉玛塔市(新南威尔士州)、康士比郡(新南威尔士州)、君达乐(西澳州)、昂卡帕林加市(南澳州)。

  由于经过地方行政改革,原属州府辖下的各郊区皆独立为自治的地方政府,以致各州府城人口与布里斯本市的数据相比如今都大幅减低。

  澳大利亚最普遍的语言依次序是澳大利亚英语、其次是意大利语、粤语、普通话、希腊语、阿拉伯语和越南语。英语在从第一代英国移民到来后,就是澳大利亚最通用语言。原住民则部份保留着有使用母语者,然而大多年轻澳大利亚原住民已经因为被同化,而愈来愈多只会使用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带有一些浓重的地方特色,成为英语中的独特方言。拉丁语族国家的第一代移民也带来其母语,如意大利人、法国人、西班牙人及葡萄牙人等,其次代通常能说母语和英语。

  澳大利亚是个世俗国家,固定上教堂的人口有下降的趋势,然而自认是基督教信徒的人则约有3/4人口,主要是天主教或英国国教。近年来,信徒数增加最多的宗教是佛教,增幅达73%。

  澳大利亚受其地理位置影响,很容易被误解成文化沙漠,然而,澳大利亚目前的主流文化自1960年代崛起,其各类的艺术、文学、音乐及电影等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接轨,原住民文化亦与主流的白色种人文化同化,在一些领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澳大利亚文化。

  澳大利亚主流文化源自英国文化,在1940年代前,远离欧美大陆而在文化方面显得异常孤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兴起和1960年代后新一代移民的成长,带给澳大利亚一股转向以美英为主的多元文化热潮,使澳大利亚逐渐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输出国之一。澳大利亚也在电影、文学、流行音乐和艺术取得巨大成功,出现多位世界级大师,贡献于世界文化艺术。

  但是1980年代起,许多澳大利亚新生代崇尚以好莱坞电影为主的美国文化,原有的英国文化则被视为传统文化,慢慢被取代。

  1973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艺术理事会文学委员会,文学开始大力发展,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成就,本土文学创作则受国际瞩目。例如早期克拉克于1874年创作《无期徒刑》。19世纪晚期,澳大利亚的丛林诗人为寻求更多自己的“澳大利亚化”归属感,而与英国传统文化决裂。小说自20世纪1920年代起,在世界文学界中越发重要,澳大利亚亦如此。此一阶段的优秀澳大利亚文学作品有《库纳尔杜》、《卡布里康尼亚》和《可怜的家伙,我的故乡》。

  怀特是澳大利亚文学巨匠之一,1973年他以《风暴之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澳大利亚人首获此奖者。当今澳大利亚文学巨匠是来自西澳大利亚州州的蒂姆·温顿、彼得·凯里与考特尼,他们主要作品包括:《云街》、《乘客》、《尘土音乐》、《奥斯卡和陆辛达》、《凯利帮的真实故事》、《一个人的权势》、《愚人节》、《托摩和霍克》、《杰西卡》。

  肯尼利是近代澳大利亚为世界文坛贡献的最优秀文学作家之一。他曾是牧师,主要作品有《云雀和英雄》、《铁匠吉米的赞歌》、《辛德勒方舟》。其大部分作品都已拍成电影,包括著名的《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导演是好莱坞的斯皮尔伯格。澳大利亚其他著名作家还有墨累·贝尔、大卫·马洛夫、科林·麦卡洛等。

  澳大利亚的绘画和建筑风格很不同于其他大洲。1850年代,澳大利亚不少画家放弃原有欧洲画派中心的创作思想,因为它无法充分呈现出澳大利亚景色的特殊风格。这时期的代表画家有吉尔、罗伯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澳大利亚艺术领域维持既有固执而保守的风格,鲜少展开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等方面的革命。社会现实派画家则以库尼汉、伯格纳为首,刻画新移民和劳动阶层的痛苦生活,成为1950年代澳大利亚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澳大利亚知名艺术家另还有纳马特吉拉、诺兰、弗兰德、德赖斯等。

  今日澳大利亚的艺术公认为世上最具活力国家之一,丰富多彩,具有独特性。当代著名设计师肯·多恩、怀特利等人,将澳大利亚艺术推向世界领域,并取得国际地位。习惯戴贝雷帽的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大师哈里斯乃代表性人物。2005年,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钦点他为八十岁诞辰庆典画像。

  澳大利亚建筑风格趋向华丽典雅。

  澳大利亚城市的居民建筑通常是成片的低矮小楼,带有花园,每栋约占地1/4英亩,大于许多西欧国家、略小于美国。有些建筑则保留原始建材的特色,如将砖、木头裸露在外,具有垦殖时代的感觉。澳大利亚气候适合全盘引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中海和亚洲热带地区的建筑风格。澳大利亚建筑业很注重节能环保,法律严格规定了许多建材用料的标准。

  澳大利亚有多位世界级歌剧演员,著名歌唱家包括1880年代的女高音戴姆·内利和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琼·萨瑟兰。著名男中音如布朗利和彼得·道森。歌剧创作以萨瑟兰最杰出,她创作许多经典的音乐曲目。珀西·格兰杰创作的歌剧《乡村花园》(1907年),闻名世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下半叶有著名作曲家斯克尔索普等。著名指挥大师波宁吉是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人之一,多次为帕瓦罗蒂和世界知名芭蕾舞剧团录制唱片。此外,钢琴大师乔伊恩和古典吉他手威廉斯亦为世界知名的澳大利亚音乐家。

  澳大利亚的流行音乐领域在西方流行乐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曾产生大量的国际知名的摇滚乐队,如比吉斯结合抒情和摇滚发挥到极致,创作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广受全世界欢迎。AC/DC则为当今全球摇滚乐队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著名乐队,其音乐理念和文化辐射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乃至西方社会中的主要文化象征之一。其他的著名乐队还有轻松节拍、电波鸟人乐队、新浪潮、工作的人们、狼母、午夜的油、小河乐队、犹豫的哀伤、生病的小狗、再一个比约恩、空中补给、野人花园。重量级的流行乐歌手则有凯莉米洛、奥莉薇亚等。

  澳大利亚电影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澳大利亚即开始制作电影,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二战后的澳大利亚电影业处于停顿状态。直至1970年代,工党领袖惠特兰为首的执政党政府设立澳大利亚电影发展公司,后更改名为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AFC)。电影委员会设立了政府自己的电影制片机构澳大利亚电影局,拍摄大量的电影,成为澳大利亚史上第一轮的电影制作热。报纸专栏作家和广告业巨头菲利普·亚当斯是当时积极参与电影热的名人之一。

  至今,澳大利亚制片人和导演以其独特风格为自己在全球电影业赢得了无可争辩的地位,且有力影响了好莱坞。澳大利亚旅美电影人在好莱坞因此被称为“桉树叶帮”,包括现今活跃于好莱坞的多位制片人、导演和演员。著名导演有鲁尔曼、普罗亚斯、米勒和温子仁等,著名演员包括克劳、基德曼、布兰切特、杰克曼和皮尔斯等。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福利国家,福利的种类多而齐全,主要包括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及家属优抚金、残疾人救济金、退休金以及家庭补贴等。2008年12月,就业人数为10,804,000〈值国家的一半人口〉,失业人数为504,000,全职成年职工人均周工资1,165.3澳元,家庭消费开支同比增长0.7%。然而,澳大利亚亦是一个税率极高的国家,最高达到47%。

  盖洛普民意测验中心公布2010至2012年“潜在净移民指数调查”发现,全球最具移民吸引力排名,亚太地区澳大利亚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及科威特)。

  澳大利亚拥有完善的联邦医疗保健系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医疗保健系统的总排名(2009年),澳大利亚名列全球各国第12位。澳大利亚的公民和永久性居民都可以在全国任意的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资料显示,在2006年至2010年的世界各国人口预期寿命排名中澳大利亚以平均寿命81.2岁排在世界各国第五位。

  澳大利亚的医疗保健体系会发给任何澳大利亚公民和澳大利亚永久性居民由公共事业部下属的政府机构制造并带有磁条的医疗保健卡,患者使用医疗保健卡前往任意医院就医将被医院记录在案,从而为每一个国民建立起一套强大的个人病例记录系统。而根据澳大利亚与其他西方国家签订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互惠协议》),所有澳大利亚公民和永久性居民持有Medicare卡可以前往如下任意国家享有免费医疗:英国、瑞典、荷兰、比利时、芬兰、挪威、斯洛文尼亚、马耳他、意大利、爱尔兰和新西兰。近年来,澳政府积极鼓励扩大私人医疗保险;所有公民投保私人医保可享受政府的保费补贴,这可以减少公立医疗单位的压力。至2006年6月,约43%的人参加各种私人医疗保险。

  澳大利亚教育为世界知名,全国有1所国立大学(联邦政府立法成立)、36所公立大学(州政府立法成立)及2所私立大学。1990年代,各所大学皆已经升格为综合型大学,且于海外广设分校。2008年,有7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大,6所得到AACSB国际认证。澳大利亚不同于美国,其最知名高等学府皆为公立。澳大利亚每年吸引到世界各地学生前往留学,是全球重要的教育枢纽之一,亦是澳大利亚经济的最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在澳大利亚对于学士学位和以上之教育以高等教育称之,目前全澳共有39所高等教育院校,其中邦德大学和澳大利亚圣母大学为私立,其余37所俱为公立。

  大学一词在澳大利亚有联邦法律保护,须经专家学者及政府针对相关学术、财务等方面之品质评估与认可,且由国会或州议会立法通过,方准设立。通过以后,无论公立或私立,皆获授权允自行核可开设课程以及颁授证书、文凭和学位并由澳大利亚教育部以学程名录管理之。

  澳大利亚各大学的竞争力排名,随着政府评鉴标准的多样化而浮动。由于每一所高等学府都需要政府部门补助其校务发展经费,因此皆须即早定位出可长可久的发展特色和卓越的教学科系或研究系所,以利争取经费、招生和全球学术评等。澳大利亚现有三大校际联盟,目的都是在逐年递减的联邦教育预算趋势中,提醒教育部增加或维持对大学教育品质的支持。

  八所最著名的大学组成了八大盟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悉尼大学(悉尼)、墨尔本大学(墨尔本)、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都会区)、昆士兰大学(布里斯本)、西澳大学(柏斯)、阿德雷得大学(阿德雷得)、蒙纳许大学(墨尔本)。

  接着是五所著名大学组成澳大利亚科技大学联盟,占20%的全国入学率,以理工、社会科学、创新研发,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享誉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墨尔本)、科廷科技大学(柏斯)、南澳大学(阿德雷得)、昆士兰科技大学(布里斯本)、悉尼科技大学(悉尼)。

  第三个校际联盟澳大利亚创新研究大学联盟由六所大学组成,以商业、艺术、人文、教育、设计产业等见长于世,占全国入学率15%,目标是建立共享的科学研究应用中心:麦觉理大学(悉尼埃平)、格里菲斯大学(布里斯本)、梅铎大学(珀斯)、纽卡斯尔大学(纽卡斯尔)、福林德斯大学(阿德雷得)、拉托贝大学(墨尔本)。

  澳大利亚是体育运动大国,体育在全国各年龄段人口中都非常普及。国际运动竞技场上,澳大利亚的板球、曲棍球、网球、游泳、赛车、篮网球、橄榄球和联盟式橄榄球具有第一流水平;自行车、赛艇也名列世界前茅。国内其他流行运动还有澳式足球、足球、赛马、篮球、高尔夫球和田径。

  澳大利亚本土举办过两次奥运会,分别是1956年墨尔本奥运和2000年悉尼奥运。虽然只有二千三百万人口;但数十年来却一直位居夏季奥运会金牌榜的前六名,游泳和田径项目通常带来许多奖牌。此外,澳大利亚是全球网球运动的圣地之一,四大满贯之一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每年一月在墨尔本公园进行。墨尔本的亚伯公园赛道则是一级方程式赛车(F1)的一个比赛分站。

  澳式足球为澳大利亚特有,澳大利亚澳式足球联盟(AFL)举行的比赛极受欢迎。近年来英式足球亦迅速普及,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联盟拥有十支球会,并一直不断的有新球会加盟。澳大利亚国家足球队近年来成为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集体运动队伍之一,2006年加入亚洲足协,在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中表现出色,打入16强后,输给后来得到世界冠军的意大利国家足球队,2009年更是以世界杯外围赛十强赛8场不败的战绩再次打进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决赛阶段,不过最终在首圈被淘汰。

  澳大利亚有多位得过大满贯赛事的网坛巨星,如柏·卡殊、罗德·拉沃、拉夫特、莱顿·休伊特、莫利克、斯托瑟、考特和纽康姆等。索普是澳大利亚游泳巨星,获得5枚奥运金牌,是澳大利亚迄今的最高纪录;著名的游泳运动员还有哈克特、亨利、伦顿、米尔斯和托马斯等。

  大洋洲(Oceania),是位于南半球的一个大洲,主要分为两部分,澳大利亚大陆与太平洋各岛屿,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6%。有些国家例如美国并不承认大洋洲为一个洲,认为在地质学上,澳大利亚大陆是一个独立的洲──澳大利亚洲。

  大洋洲和亚洲以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地区为界。包括了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南太平洋的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唯一一个与别国有陆地疆界的大洋洲国家,与亚洲国家印度尼西亚接壤。按照地理分界,大洋洲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和文莱地处的马来群岛,然而地理政治概念以新几内亚岛中间线分界,西部印度尼西亚的西巴布亚省和巴布亚省划归亚洲,东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划归大洋洲。此概念被联合国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国际组织采用。

  国家:

  澳大拉西亚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

  密克罗尼西亚包括帕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基里巴斯、瑙鲁。

  美拉尼西亚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斐济。

  波利尼西亚包括图瓦卢、萨摩亚、汤加、纽埃(新西兰自由结合区)、库克群岛(新西兰自由结合区)。

  领地:

  密克罗尼西亚包括威克岛(美国的海外属地)、北马里亚纳群岛(美国的海外属地)关岛(美国的海外属地,非自治领土)。

  美拉尼西亚包括新喀里多尼亚(法国的海外半自治领土)、诺福克岛(澳洲的境外自治领地)。

  波利尼西亚包括托克劳(新西兰的非自治领土)、瓦利斯及富图纳群岛(法国的海外地区)、美属萨摩亚(美国的海外属地,非自治领土)、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国的海外地区,包括马克萨斯群岛、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甘比尔群岛以及南方群岛)、皮特凯恩群岛(英国的海外领土,非自治领土)、复活节岛(智利瓦尔帕莱索区的特别行政区)、夏威夷州(美国之一州)。

  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排列的人口列表。由于绝大多数大洋洲的国家均为岛国,所以在这列表里的面积是包含水体面积(水体面积包括土地跟附属海洋、湖泊、水塘及河流等面积之和),故此,计算出来的人口密度会较以净土地面积计算出来的人口密度为低。

  在4万至12万5千年前,澳大利亚土著已在大洋洲定居。斐济在公元1800年已有南岛民族或玻利尼西亚人定居,然后在公元1000年殖民统治其余的岛屿。

  太平洋运动会(以前称为南太平洋运动会)是类似奥运会的大型综合体育活动,参加国家来自环南太平洋地区国家,每4年举行一次,始于1963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参加该运动会。

  澳式足球是一种源自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地区的橄榄球类运动。它是瑙鲁的国家运动,也是澳大利亚最流行的运动,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是第二大流行运动。

  板球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很流行的夏季运动。

  联盟式橄榄球是流行于大洋洲各国的运动。巴布亚新几内亚将其作为国家运动项目(参加人口数排第2,仅次于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也非常流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澳大利亚行政区划
澳大利亚八月房地产报告
澳大利亚面积769万平方公里,为何只有8个省级行政区?
大孝报父母 大爱创奇迹
话说,澳大利亚六大州,总有一州适合你!
太黄了!悉尼竟变得这么黄.jp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