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的瓷器——景德镇出土明三代官窑瓷器珍品展
最近几天,茶舍里关于明代成化鸡缸杯的帖子满天飞,也牵涉到有关明代官窑瓷器的一些问题。“官窑”就是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而景德镇官窑集中了从元代至清代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烧造出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在中国五千年的陶瓷发展史上,景德镇明代官窑瓷器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永乐的甜白、宣德的青花、成化的斗彩精美绝伦,代表了明代官窑瓷器的最高成就。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景德镇出土明三代官窑瓷器展”,可以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明三代的官窑瓷器。因此特整理了这个展览的资料贴上与茶友共享!希望大家喜欢!



2010年4月,为迎接盛世之举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让更多的海内外华人有机会参观和了解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的“明三代”落选官窑瓷器贡品稀世遗珍,以获得精美的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享受,感受600多年前中国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成就,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与上海世华民族艺术瑰宝回归基金会联合在“上海世华艺术馆”举办了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宣德、成化“明三代”官窑瓷器特别展览。



< >
< >
< >


景德镇出土的这批艺术珍品,已经成为有关鉴赏“明三代”官窑瓷器最具权威的参照物,也是研究中国明代官窑制度、宫廷生活和艺术成就翔实、宝贵的实物资料。这批稀世珍品曾于1993年、1995年、1998年及2008年分赴香港、日本、台湾和北京进行单一朝代官窑瓷器特展,一时在海内外受到热捧,但是把永乐、宣德、成化三个陶瓷艺术成就最为杰出的官窑瓷器集中在一起展览尚属首次。

这批稀世遗珍,是窑址出土物,因年代可靠,学术价值高,享有最权威的断代标尺,为我们广大古代陶瓷集藏爱好者及鉴赏投资人士提供了最为可靠的物证资料。
< >
点评
sxz731  支持: 5
刘总看见这贴子又要好几天吃不好饭了!不过雅昌不雅,难为风范!支持正义  发表于 2014-4-18 23:43
< >
< > 永乐时期

明代永乐(1403~1424)皇帝朱棣当政22年,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他推行节俭的政策,规定宫廷日常生活不准使用金银器,这极大地推动了官窑瓷器的生产。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陪都,两京宫廷所需瓷器大增,客观上促进了瓷业的发展。朱棣是一个仪表堂堂而又讲究生活细节的人。他衣冠整齐,一丝不苟,为防弄乱胡须,甚至在睡觉时会戴上胡须护套。在瓷器制作上,要求精益求精,器物制作必须轻薄规整,不许马虎。因此,永乐时期的瓷器制作可以说是明代最规整美观的,并以生产瓷胎细白,瓷釉呈半木光,温润而又庄重,精细而又含蓄的“甜白釉”白瓷最为著名。



明代永乐白釉执壶

< >
< >




器身成梨形,下腹部有凸弦纹三道。唇口小颈,流细而长,流口饰凸起弦纹三道。圈足内有不匀的刷釉痕。器座为由下而上的多级台面,其与器身连接处为一中空的球状凸起物。
  

明代永乐白釉单把四系壶
< >
< >


明代永乐白釉梅瓶
< >
< >


明代永乐白釉浮雕莲瓣纹束腰三足座

1983年出土于珠山。通体施甜白釉。器口作平底折腰盘。盘口饰双珠一圈,盘外高浮雕仰莲三层簇拥,束腰部饰浮雕缠枝花,底座台面绕以浮雕覆莲两圈。下部边口作凸线卷曲牙子纹,三足作云头式折而外转。其口部的一圈双珠尚有元瓷装饰的遗风,而一器装饰变形莲瓣达五层之多,当与永乐时宫中崇尚佛教有关。该器造型庄重、别致、构思精巧,是一件受石刻影响的陶瓷珍品。

< >
< >


明代永乐白釉三壶连通器

1983年出土于珠山。该器造型奇特。口作杯状,杯底有花形筛孔,通过颈部的内管及其下的三扁管与三个带圈足的球状皿相连通。颈之外层以镂空花纹为饰,器身饰凸起的弦纹七道,其间锥刻阿拉伯錾金纹样。从断面观察,除了三个球状皿的下半截为轮制旋削成型外,其余部分均采用模印分段黏接而成(其转折接合处作子母口),故部件多,结构复杂,成型难度大,当年成品率不会太高。


明代永乐白釉单把罐
< >
< > 本帖最后由 喜平瓷 于 2014-4-18 23:26 编辑



明代永乐白釉金彩花卉纹敛口钵
< >
< >


明代永乐白釉八方烛台
< >
< >


明代永乐白釉锥花僧帽壶
< >
< >


明代永乐白釉双耳扁壶
< >
< >


明代永乐白釉盘口兽耳颈瓶
< >
< >


明代永乐白釉荷叶盖罐
< >
< >
< >




口径15.2厘米,高11.2厘米。1983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据宋人朱熹撰《绍熙州县释仪图》谓;爵的舟形口较尖的一端为“尾”,较圆的一端为“流”,口沿上的一对角形物为“柱”,腹的小环名“鋬”。该器口若舟,舟形口沿上着一对短柱,流短而圆,尾较细尖长,腹圆而浅,底似斧,有三足,外腹下部有一接头即弦纹一周,腹外一侧有一半圆形鋬,器内外均满施甜白釉,仅平底无釉,底心有支烧痕。




明代永乐白釉四系矮壶

口径17.8厘米,足径16厘米,高17.8厘米。1983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身矮腹丰,直口平肩,肩部有四系,流较粗短高过瓶口,浅圈足,足外撇,通体无纹饰,施甜白釉。其造型饱满,容量大。

< >
< >


明代永乐红釉刻花云龙纹梨形壶
< >
< >
< >


明代永乐釉里红云龙纹梨形壶

口径4厘米,足径5.6厘米,高12.6厘米。198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壶身作梨形,圆口,珠顶盖,弯曲流,盖沿与柄的上端各有一小系,圈足外高内浅且微外撇。壶身以釉里红绘双龙戏珠,其间饰十四朵小祥云,腹下部与盖均饰变形莲瓣一周,盖顶绘成花蕾状,流两侧与足壁绘有卷草。
< >
< >


明代永乐红地白云龙纹高足碗
< >
< >




口径25.4厘米,足径9.7厘米,高9.2厘米。2003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直口,曲壁,圈足,外壁釉下用铜红料绘赶珠龙两条。隙地饰以云朵,内施红釉,外底心隐约可见双圆刻款。该类器物未见有传世品,尽管红釉深暗而釉里红偏灰,亦是明初御窑中不可多的艺术珍品。
< >
< >


明代永乐绿地酱彩龙纹碗

口径10.2厘米,足径4.3厘米,高5.4厘米。198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碗内壁及圈足内施白釉,外壁绘酱彩双龙戏珠及变形莲瓣一圈。此碗为高温烧成后在外壁露白处填以低温铅绿彩,在经低温[700--800]摄氏度焙烧而成。集高,低温彩饰于一身,开启了宣德青花填黄,青花(矾)红装饰的先河。
< >
< > 本帖最后由 喜平瓷 于 2014-4-19 00:00 编辑



明代永乐青花海浪仙山纹双耳三足大香炉

1994年出土于珠山东门头。束颈,鼓腹,兽形腿,颈部饰以鼓钉,双耳呈"S"形,耳与腹部连接处饰有朵云状雕件。通体绘青花山石海水。该器造型雄伟,海浪纹气势磅礴。

< >
< >


明代永乐青花海浪刻白龙纹大扁壶





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大扁壶

1994年出土于珠山东门头。圈足呈椭圆形,底刷釉。口沿饰卷草,颈饰缠枝花卉,壶身饰缠枝四季花卉。

< >
< >




口径3.3厘米,足径6.8厘米,高30.2厘米。199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椭圆形足 底施釉 径部饰缠枝菊纹一周,壶身两侧各饰伊斯兰式花纹,周绘卷草。
< >
< >
< >




口径21.8厘米,足径16.7厘米,高14厘米。199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唇口, 鼓腹,矮圈足,盖作子口式,宝珠顶。盖面及器腹部各绘折枝花卉六朵。
< >
< >
< >


明代永乐釉里红梅竹纹笔盒

长31.8厘米,宽7.2厘米,高8.2厘米。198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子母口,平底,底部无釉。盒分隔成三格。盒盖与盖内均施满釉。盖面绘釉里红梅竹纹,侧面绘缠枝花。盒身外壁绘缠枝莲。传世之瓷笔盒,最早为宣德青花器。宣德器盖内绘有折枝花,此盒盖内素面无纹饰。其盒内之分隔形式与此亦稍有不同。此件不仅年代尚早于宣德器,且为釉里红装饰,为仅见的永乐孤品,亦为宣德青花笔盒的祖本。

< >
< >


明代永乐青花开光龙纹执壶



明代永乐青花松树小景纹大盘

< >
< >


明代永乐青花六出开光莲花纹花口折沿大盘

口径40.5厘米,足径23.7厘米,高7厘米。199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折沿,菱口,孤壁起棱,矮圈足,白砂底。白釉泛青。盘心六出开光绘枝莲花。内壁均匀绘十二朵折枝四季花卉,内折沿饰一周缠枝莲纹,外壁绘折枝莲及灵芝。青花呈灰蓝,并有黑色结晶斑点。
< >
< >


明代永乐青花瓜瓞纹折沿盘

口径33.6厘米,足径20.5厘米,高6.5厘米。199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敞口,宽折沿,浅弧壁,矮圈足外撇,白砂底,胎较厚,白釉泛青。盘心绘一瓜瓞。内壁以莲花。茶花。月季。石榴。芍药。牡丹等组成一周缠枝花卉,内口沿饰江芽海水纹一周,外壁绘折枝石榴。葡萄。荔枝。桃。樱桃。白果等瑞果纹。青花色淡优雅。此器所绘瓜果丰富生动,盘心绘两个西瓜蔓叶相掩,植于园地,外壁饰四季鲜果,给人以浓郁的自然意趣。
< >
< >


明代永乐青花折枝茶花纹双耳扁壶

口径3.2厘米,足径12.5厘米,高28.5厘米。199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颈部饰折枝花卉,肩饰蕉叶,腹两侧饰折枝茶花。底平无釉,呈“火石红”,该壶成型工艺与其他扁壶有所不同,其壶身不是上下粘结,而是腹两侧粘结,使其壶身较明代其他扁壶更为扁平。
< >
< >


明代永乐青花并蒂莲花纹折沿大盘
< >
< >


明代永乐青花湖石鸡冠花纹大盘

口径68.3厘米,足径53.6厘米,高8.7厘米。1994年出土于永乐地层。盘心绘湖石,鸡冠花与各式花草,构成庭院小景。器内壁绘折枝菊花,山茶,萱草,石榴,桃及柿等纹饰,外壁绘松,竹,梅。器底无釉,略呈红色。
< >
< >
< >


明代永乐青花牡丹纹折沿大盘



明代永乐青花开光花果纹执壶

口径7.5厘米 底径10。5厘米 高30。6厘米 199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壶口外撇,细颈,溜肩,垂腹。底为圈足。颈腹间一侧置一曲柄,另一侧为弯曲长流,其间连以云形横板,颈饰蕉叶纹,肩绘一周缠枝莲纹。壶腹两侧菱形开光内分绘折枝桃,枇杷。开光外满绘折枝花纹,近底处饰变形莲瓣纹一周。此壶线条流畅,造型端庄挺拔,绘画疏密有致,青花艳丽浓重,是永乐时期杰出之作。
< >
< >


明代永乐青花海浪白龙纹敞足梅瓶
< >
< >


明代永乐影青刻海浪青花龙纹罐
< >
< >


明代永乐青花龙纹盖罐
< >
< >


明代永乐青花龙纹碗
< >
< >


明代永乐青花折枝花卉纹直口大碗

素三彩怎么样? < >

< >


明代永乐青花荔枝纹窝盘(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口径29厘米,足径20厘米,高5.5厘米。199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敛口,浅弧壁,矮圈足,白砂底。盘心绘一株地上的荔枝,内壁饰缠枝花卉,内口沿饰缠枝卷草一周,外壁饰缠枝莲。石榴等花卉。



明代永乐青花海水龙纹爵、歇爵山盘
< >
< >


明代永乐青花菊纹执壶
< >
< >


明代永乐青花折枝秋葵纹玉壶春瓶
< >
< >


明代永乐青花五龙纹玉壶春瓶

口径6.2厘米,足径9.2厘米 ,高26.9厘米,1984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僘口,细长径,鼓腹,腹下部锐收。胎薄体轻,造型庄重秀丽。瓶身绘五爪云龙五条,一大四小,腹下部绘海浪纹,足饰朵云一圈。圈足内施满釉。



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花纹玉壶春瓶
< >
< >


明代永乐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茶花纹双耳扁壶

1994年出土于珠山东门头。底平无釉,呈火石红。颈部饰折枝花卉,肩饰蕉叶,腹两侧饰折枝茶花。该扁壶成型工艺与其他扁壶有所不同,其壶身不是上下黏接,而是腹两侧黏接,使其壶身较明代其他扁壶更为扁平。
< >
< >
< >


明代永乐青花云龙纹直口碗
< >
< >


明代永乐釉里红云龙纹梅瓶
< >
< >


明代永乐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

这是偶下下来的,网友拍的好的,个人觉得能准确反映老瓷特征的照片,供观摩。
< >

< >
< >


明代永乐宝石蓝釉釉里红龙纹高足碗
< >
< >


明代永乐青花釉里红海兽纹高足碗

口径15厘米,足径4.5厘米,高10.6厘米。1999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侈口,曲壁,柱状足,足中空,施白釉,外壁宝石蓝釉,饰釉里红赶珠龙纹两条。内壁白釉,印赶珠龙纹两条。 < >
< >


明代永乐内红釉外釉里红点彩纹碗
< >
< >





口径5.3厘米,足径4.3厘米,高10.7厘米。1993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地层。侈口,浅弧壁,柱状足微外撇,内中空,饰白釉,内外通体施红釉,内壁隐隐可见印有双龙纹饰,碗心印有“永乐年制”四字双篆书款。由于红釉在烧成过程中的特殊原因,碗心所书“永乐年制”篆书款特别清晰,是迄今为止高足碗中纪年铭文最清晰的一件,弥足珍贵。
< >
< >


明代永乐黑釉双耳三足炉  

口径12.8厘米,高11.6厘米。1999年出土于珠山永乐底层。折沿,鼓腹,双鱼形耳,三足。外壁通体施黑釉,内壁涩胎。腹刻白书;“永乐二十一年岁次癸卯”,吉日喜舍湖坑大桥求”从器物形制与刻书内容来看,应为祭祀用器。

宣德时期

宣德(1426~1435)皇帝朱瞻基采取了息兵养民、安民求治的政策。他还是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对色彩十分敏感,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官窑瓷器烧造方面,除了质地细致,制作精工外,结合传统与创新,匠心独运,使宣德青花瓷器具有水墨画淋漓挥洒,浓淡不一,清新脱俗的生动自然之美,令人无限遐想,产生视觉上的快感,成为一代名品。宣德创制的青花五彩瓷器,成为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亮点,为成化斗彩的烧造奠定了基础。据《大明会典》记载仅宣德八年,一次就向景德镇下达烧制龙凤瓷器44.35万件的任务,可以想见宣德时期烧制规模之大。同时,永乐、宣德年间的铜红釉和其他单色釉的烧制成功,也表明了当时制瓷业的高超技术水平。



明代宣德青花瑞兽纹蟋蟀罐

< >
< >


明代宣德青花牡丹纹蟋蟀罐
< >
< >
< >


明代宣德青花鹰雁纹蟋蟀罐
< >
< >


明代宣德青花汀洲竹鸡纹蟋蟀罐
< >
< >


明代宣德青花汀洲鸳鸯纹蟋蟀罐



明代宣德青花樱桃小鸟纹蟋蟀罐
< >
< >


明代宣德青花瓜果纹蟋蟀罐
< >
< >


明代宣德青花翠鸟鸳鸯纹蟋蟀罐
< >
< >


明代宣德青花汀洲白鹭纹蟋蟀罐
< >
< >


明代宣德青花海水怪兽纹蟋蟀罐
< >
< >


明代宣德青花松竹梅纹蟋蟀罐



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蟋蟀罐
< >
< >


明代宣德青花凤纹蟋蟀罐
< >
昔日北域剑,今偷三分闲,卧看云起时,先浇二亩田。
< >
< >


明代宣德青花凤穿牡丹纹蟋蟀罐



明代宣德青花行龙纹蟋蟀罐
< >
< >




长10.1厘米,宽5.5厘米,高5.3厘米。1984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罐作竹节形,中空,两头模压出盛开的芙蓉花,并以青料涂绘花瓣,使之有明显的层次,外壁绘缠枝花卉,腹部有两系,罐身留白处青花书“大名宣德年制”六字横款。此器口沿露胎,当采用覆烧工艺。
< >
< >




口径4.9厘米,腹径4.4厘米,高3.7厘米。1993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罐身扁圆,平底无釉,外壁剔螭龙一条上填白釉,并以青料涂地使得螭龙漂浮于外壁,腹部有一小系,口沿留白处青花书“大名宣德年制”六字横款。
< >
< >


明代宣德矾红三鱼纹高足碗
< >
< >


明代宣德蓝地白萱草纹大盘

口径35厘米,足径24.8厘米,高6.3厘米。1983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撇口,弧壁,圈足,砂底。以宝石蓝为底,用白釉彩绘萱草,花果。白萱草与花。果均有细部刻花。款部残缺。
< >
< >


明代宣德黄地青花萱草纹大盘

口径35.4厘米,足径24.8厘米,高6.2厘米。1983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撇口,弧壁,圈足,褐砂底,在白釉处加填黄彩,再经低温烧烤而成。萱草又称“宜男草”。为明代宫中喜栽植物。
< >
烦躁莫侵身 心静自然凉~
< >
< >
< >


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盖罐



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梅瓶
< >
< >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 >
< >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莲花纹碗
< >
< >


明代宣德青花海兽纹大盘
< >
< >


明代宣德青花戏珠龙纹鼓腹钵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方流直颈壶

口径7厘米,足径10.5厘米,高33.5厘米。1984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直径,溜肩,深腹,圈足,短流,方口,柄两端作云头式,外壁绘折枝朵花,腹部满绘缠枝四季花,口沿、肩部与圈足分别饰以回纹、莲瓣与卷草纹,圈足内青花书六字双行双圆款。该器仿制伊斯兰器皿、与永乐同类器相比,永乐器流口作长方形,流,柄高过壶口,柄作较柔和的弧线,宣德器流口作葫芦状,柄较平直生硬。

< >
< >


明代宣德青花六开光缠枝花卉纹烛台
< >
< >


明代宣德青花轮花纹双耳扁壶

口径3.2厘米,足径6.5厘米,高29.5厘米。1983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壶身为扁圆形,上端一细颈,颈中部收束,两侧各一弧形小耳,长方形矮圈足,《永乐为椭圆形圈足》,壶腹两面绘伊斯兰花纹,边缘绘卷草纹一周。壶口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横款,下饰缠枝花卉一周,耳外侧饰菊纹。此器造型仿自12世纪伊斯兰金属器。
< >
烦躁莫侵身 心静自然凉~
< >
< > 众所周知,郑和于永乐3年才开始第一次下西洋,假设景德镇明永乐年间青花瓷器所用钴料,确系郑和西域采买回来成立,这是否可以推论: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出土的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纹饰瓷器,应该上限不能超过明永乐4年(往返时间折算),而永乐元年~永乐4年这5年的时间,是否也有青花瓷器的存在?有的话它们又是怎样的面貌?御窑厂挖掘报告谁能帮助提供、分析?...再次感谢楼主分享
 。
< >
< >


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砚滴

口径1.3厘米,足径3.7厘米,高10.9厘米。1984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长颈作竹节式,莲子腹,珠顶盖,盖下子口作长管状,插于颈口不易倾落,流作张口螭龙首,龙颈部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竖款,柄另作一螭龙,龙尾卷草式以青花分绘于腹两侧。此器为宣德官窑中之文房佳器。
< >
< >


明代宣德青花网格纹鼓腹钵
< >
< >


明代宣德青花蟾形五毒鸟食罐

口径3、4厘米,足径8、3厘米,高4、3厘米。1993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罐蟾蜍形,中空,口沿盘一毒蛇,蝎子,蜈蚣,蜥蜴等毒物贴身与外壁,腹底部有三趾,以青料在罐身点绘出蟾蜍身上的小疣,单系,口沿留白处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横款。此器模制,以支钉法烧成。



明代宣德青花鱼藻纹多棱金钟碗

口径15厘米,足径8厘米,高10.2厘米。1993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口作撇口菱花式,弧壁起棱,鼓腹,浅足。碗心绘青花莲池双鱼,内壁无纹饰,内外口沿青料一圈,外壁饰青花四鱼藻纹,底饰白釉,青花书六字双行双圆款。此器棱角线分布均匀,制作精细。
< >
< >


明代宣德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

口径17.1厘米,足径20.7厘米,高27厘米。1982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此器仿伊斯兰金属器皿。插口与底座均作八棱台式,中部作锥柱形,连接插口与底座。底座台面下凹以承烛泪。插口深,并无中式烛台的烛杆插孔,可知是承插软心蜡烛的,足无釉,其烛台底部有一直径6.7厘米的涩圈。据此可知装烧时在该部使用了一种垫物,以免器物台面塌陷。其装烧工艺比永乐同类产品更为先进,为区别永、宣的标准器形之一。该器青花分十一层装饰,纹饰紧密而不乱。口部八棱台上绘如意云头,下绘莲瓣。中部锥柱状部分上绘缠枝菊花,下绘缠枝莲。底座外壁八棱台面青花开光内绘折枝四季花卉,上。下沿则饰以几何图案。中部台面侧壁青花书六字横款。
< >
< >


明代宣德青花莲托八宝折腰碗
< >
< >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单把壶
< >
< >


明代宣德青花七棱折沿花口钵
< >
< >


明代宣德青花团龙纹花口洗



明代宣德青花龙纹僧帽壶
< >
< >


明代宣德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
< >
< >


明代宣德青花鱼藻纹金钟碗
< >
< >


明代宣德洒蓝釉刻龙纹大罐
< >
< >


明代宣德洒蓝釉刻龙纹钵
< >
< >




口径30.7厘米,足径23厘米,高6厘米。1993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直口,弧壁,圈足,褐砂底。盘心满绘海涛纹,一龙升腾于海涛上,内壁绘神态各异的三条龙,外壁绘云纹,近口沿处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横款。
< >
< >




口径21。5厘米足径13.3厘米  高4.2厘米  1988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 撇口,弧壁,矮足微敛,底心微凹。内口沿青花书藏文吉祥经一周,其大意是:“白昼安宁夜安宁,白日中午得安宁,昼夜长久安宁兮,三宝保佑安且宁。”以藏文宗教上的祝词作为瓷器上的装饰,可说是标新立异。盘心以没骨法绘红莲三组,并以芦苇。红蓼。慈姑。浮萍等穿插其间,鸳鸯以青花勾,再以红。紫。黄三色画羽毛。外壁绘红莲四组并饰以红蓼。慈姑。鸳鸯两对穿插其间。底书六字双行双圆款。




明代宣德红釉金钟碗

口径13.5厘米,足径8.1厘米,高10.4厘米。1993年出土于珠山宣德地层。侈口,深腹,弧壁,浅圈足。通体施红釉,无纹饰,足内满白釉,碗心书“大名宣德年制款”六字双行双圆款。该器红釉鲜明而匀润。

< >
< > 成化时期

成化(1465~1487)皇帝朱见深当政23年,性格温和、宽厚内敛,一改永乐、宣德以来雄健豪放的风格。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秀丽,色彩柔和宁静,胎釉细润晶莹,画面淡雅朴实,配合诗情画意的题材,以其轻盈娟秀独步一时。以成化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制瓷史上的空前杰作,其中鸡缸杯尤为珍贵,是后人羡慕仰望之稀世珍宝。



明代成化三彩鸭形香熏

口径14.3x7厘米,足径8.5厘米,高25.3厘米。1984年出土于珠山成化地层。该器分上下两截,腹内中空,以子母口相合,鸭头,腹,尾饰墨绿色低温铅釉,喙,足,颈,腹则涂土黄釉,翅及背羽锥刻处填孔雀绿釉,鸭足与中空的方器座相连。器底青花书六字双行双方款。器侧镂成海棠形,施铅绿釉,座面,座足凸边饰茄皮紫。

鸭颈中空与口相通,起烟囱作用,腹部合缝处子口上均布六个隐空可通入空气,燃香即产生对流。它比将对流孔设在鸭嘴的东周曾侯乙墓鸭形香盒,宋铜器鸭熏,宋影青瓷鸭熏更为巧妙实用。宫中嫔妃们的新衣裳扎成一把莲的形式,用香薰过以后再穿,故明朱有墩《元宫调词一百首》有“全鸭烧残午夜香,内家初试越罗裳”之句,成化以前宫廷使用的鸭熏为金属制品。成化御厂烧瓷鸭熏,表明喜欢“奇技淫巧”的成化帝对瓷器有特殊爱好。



< >
< >


明代成化青花缠枝莲花托八宝纹鼓形熏
< >
< >
< >
< >


明代成化青花萱草纹宫碗


明代成化青花闹潮龙纹敛口盘
< >
< >


明代成化青花松竹梅纹盘
< >
< >


明代成化青花双狮绣球纹大盘
< >
< >


明代成化青花松竹梅纹长方花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的瓷器】景德镇“明三代”官窑瓷器之永乐篇
出土永乐官窑瓷器
御窑密码
价值连城的极品青花瓷器【20P】
大明永乐【 青花瓷器 】-珠山出土永乐官窑展 DM
馆藏丨开眼!宣德皇帝的蛐蛐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