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简史(五)东周
中国简史(五)东周
 

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 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末年,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参加了争霸战争。起初,吴国打败了越国,强迫越国臣服。越王勾践天天舔尝苦胆,立志报仇。他注意增加生产,训练士兵,积聚力量。经过长期努力,越国终于重新强盛起来,最后灭掉了吴国。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使用。农业生产中使用铁锄、铁斧等。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器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那时,也开始用牛耕地。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一些贵族把公田化为私田,逐渐采取了新的剥削方式,让种田的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奴隶主贵族转变成了封建地主,原来耕种井田的奴隶转变成为农民。这种新的剥削方式,就是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从鲁国开始,井田制在各国逐步瓦解了。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

2、战国(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 韩、赵、魏、秦等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为了继续争夺土地和人口,七国之间,不断地进行战争。人民遭受的苦难更加严重,他们都厌恶割据混战,渴望统一。春秋以来,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代替。贵族占有大量私田,战场上立功的将士、拥有雄厚资财的大商人,也占有大 量的土地,他们成为新兴的地主。新兴的土地阶级,经济势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在新兴土地阶级的推动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经 历了100多年,新的封建制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其主要内容有: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2、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还规定,生产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3、建立县制。在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立最强的国家。战国时期,农民更多地使用铁农具,除了铁锄、铁斧,还有铁铲和铁犁。牛耕在这时期得到推广。这些都促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战国时期,手工业很发达。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冶铁业、煮盐业和工艺品制作。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奴隶制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衰败(下)
为什么周朝能长存八百年,其他朝代大多两三百年呢?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详情
从春秋走向战国,春秋战国到底如何划分,又因何特殊?
巧记历史(三):中国历代王朝更替-中国教育出版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