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孟子》(4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读《孟子》(4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翁武侠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如是说。

“人们常说,黄帝时人离娄目光如炬,百米之外可见秋毫,鲁班手巧,是造屋置物的能工巧匠,如果不运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圆形和方形;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师旷审音度曲,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人们怀有尧舜之学说,如不实行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孟子举了这么多的事例,是说不管你人有多么的聪明能干,不管你掌握的学识和理论如何深厚和宏大,你都得以一定的方法一定的形式落实到实践中去,才能生根开花结果。在治理国家政务上,这种要落实的形式就是施行仁政。

所以,孟子说了:“现在有些诸侯,虽有一些仁爱之心或有一些仁爱的名声,但老百姓丝毫也未感受到,这就是没有实行前代圣王仁政的缘故。所以说,只有一点好心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好的措施加以实行。”

孟子心中有好的措施是什么呢?那就是效圣人法先王施仁政。

他说:“诗经里说了:‘不要偏离不要遗忘,一切遵循原来的规章。’只有如此,就不会犯任何的错误。”

孟子的这段话,想起个强调的作用,但其结语说得有些主观。

孟子又说:“圣人用工具,使建造的东西用之不尽,圣人用六律效五音,使音阶的运用变幻无穷,圣人施仁政,使仁爱之德覆盖于天下。所以说,筑高台要借山陵,挖深池要借沟泽就是这个道理。”

一切按规矩来,这是孟子十分要提倡的东西。当然,这个规矩是以前的规矩,是以前尧舜和周武文王的规矩,是前代圣人的规矩。一句话,倡仁爱,施仁政。而且,倡仁爱施仁政者必是心怀仁慈的人。

那不这样做会怎么样呢?

孟子言道:“不仁之人占据统治地位,据上者没有道德规范,在下的没有法律制度,朝廷无道义,工匠无尺度,官吏犯义理,百姓犯刑律。如此这般,如此下去,国家还能生存就真是太侥幸了。”

孟子言下之意就是不按规矩来,不按以前的规矩办,那只能是天下大乱,只能是国将不国,民将不民,一团糟。

所以孟子又比较了一下,说:“一个国家,城墙建筑得坚不坚固,武器制造得锐不锐利,田野开辟得好不好,物资生产得富不富裕,都不是好大的问题。如果一个上位的人没有礼义,在下位的人没有教育,违法的人越来越多,那这样的国家就没有救了。”

孟子在这里翻来复去地讲,正反两方面来说,就是在强调他心中要推行的效尧舜,施仁爱的学说。

在具体措施的施行上,孟子还说了:危难时期,不要多言多语,多嘴多言就是拖沓罗嗦。什么是拖沓罗嗦,就是侍君不讲忠义,行为进退不讲礼仪,说话便诋毁前代圣王之道。现在,要讲的是“恭敬”,用高标准要求君王是“恭”,向君王出好主意的是“敬”。认为自己的君王不能行仁政就叫做‘贼’了。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孟子的希望是放在一国之主的“君王”身上的。

做人做事按规矩来,大而化之说来,是有道理的。但事先还是要搞清楚这个“规矩”是什么?这个“规矩”在现实中是否还“规矩”?

规矩,可能历朝历代就有的吧;规矩,形式多种多样覆盖方方面面;规矩,社会应尊崇,社会应推崇;规矩,应是规范社会,应是顺应民情的如孟子所倡议的含有“仁爱”因素的一种社会规范。

2020912日星期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娄上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中华经典名句300句9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第65讲【离娄章句上】(2)
《孟子》谭(17)
(4)《孟子》精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