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血压服降压药后,要注意什么?

高血压是常见四大慢性疾病之一,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是血压达标的重要手段,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定期监测血压水平,看血压是否达标

服用药物的目的是使血压达标,2017《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指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收缩压< 140mmHg 且舒张压< 90mmHg。年龄≥ 80 岁且未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降压目标为:收缩压< 150mmHg 且舒张压< 90mmHg。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莫要只服药,不监测血压。血压不达标,起不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血压降得过低,会引起低血压一系列症状。


2注意观察药物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大家知道,药物具有二重性,既能治疗疾病,也能引起不良反应。降压药亦是如此。应用地平类降压药时,刚开始时,可能会有头痛、面部潮红等不适症状,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一般可耐受。用药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引起踝部水肿,如果联用利尿剂氢氯噻嗪或普利/沙坦类降压药,可减轻水肿。用药较长时间,还会引起牙龈增生,出现牙龈肿痛,这需要换用其他降压药。如果服用普利类降压药时,可能会引起患者干咳,如果症状较轻,能够耐受,可继续应用,如果咳嗽厉害,则需要换用其他降压药,如沙坦类较少引起咳嗽症状。


3重视生活方式改善等非药物治疗手段

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盐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吸烟、体力活动不足等。控制危险因素,可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的发生。有的高血压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服用降压药,就不太在意非药物治疗,结果使得单纯应用药物很难使血压达标。非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石,一旦确诊高血压,无论血压多高,都要首先启动非药物治疗,如果3个月血压仍不达标,则启动药物治疗。


总之,控制高血压,要加强自我疾病管理能力。首先应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定期监测血压,防治发生或尽早识别药物不良反应,避免对身体带来损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压控制不好:加药还是换药?
【高血压日】谁需要用两种降压药治疗?
【高血压科普】高血压:不得不说的故事
高血压用药误区
【卫生健康宣传日】全国高血压日——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
【健康教育】,血压要知晓, 降压要达标,山阴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全国高血压日”科普宣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