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魔”洛夫去世,曾被誉为“中国诗歌史绕不过去的名字”

图说:“诗魔”洛夫 网络图

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天(3月19日)凌晨三点二十一分,“诗魔”洛夫去世,享年91岁。至此,台湾诗坛“三巨柱”的最后一位坍塌,洛夫还与3个多月前刚刚去世的余光中一道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

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5岁即发表文学初作《秋日的庭园》,战火动荡中背着冯至与艾青的诗集辗转赴台,现旅居加拿大温哥华。洛夫写诗、译诗40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54年于高雄左营创办华语世界首席长青同仁诗刊《创世纪》至今六十余年不衰,1959年以超现实主义长诗《石室之死亡》开华文现代主义长诗之先河,1969年发起“诗宗社”,主张“现代诗归宗”,1996年移居加拿大之后,又以三千行长诗《漂木》为汉语诗歌写作创制新的标高,1999年诗集《魔歌》获选为台湾文学经典 ,2001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14年于文学电影《无岸之河——洛夫》台湾首映的同时,推出最新新诗创作《唐诗解构》,会通古今诗想,以独特的意象语言整饬国族文明的跨时代对话——曾先后三次获票选为“台湾十大诗人”的洛夫先生,以超过70年的诗文创作,精诚、恪守意象语言“永恒”意蕴的深邃之美,蔚为现代文学之大观,正是在以切身的实践来回应对永恒之美的追慕。

图说:青年时期的洛夫 资料图

著名诗歌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指出:“洛夫是中国诗歌史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中国诗歌史因为有了洛夫的加入而感到骄傲和充满光彩。”

洛夫对诗如痴如醉,但诗无法替代他的乡愁。

1979年3月,洛夫在余光中陪同下,在香港用望远镜看大陆。洛夫离乡三十年,近在咫尺却难以抵达,于是写下了诗歌《边界望乡》,此诗和余光中的《乡愁》一样脍炙人口。(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图说:1988年8月,洛夫夫妇在故乡的小河边留影 资料图

《边界望乡》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眼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 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 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乡愁历史情 ——追记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
文化乡愁历史情 ——追记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 | 罗青
胡亮 : 台湾诗•“修正超现实主义”•时病 | 诗歌评论专栏 | 诗生活网
《两岸诗》诗刊社长方明:不必因政治抹灭余光中在诗歌上的地位
诗魔洛夫及其“天涯美学”
91岁的洛夫病逝,他对诗坛产生的影响几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