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最令人遗憾的几个帝王,他们不死很可能改写中国历史

一, 汉昭烈帝刘备

夷陵之战,陆逊一把火烧掉刘备数万精兵,“遗恨失吞吴”后,一代雄主,奠定了蜀汉王朝基业的刘备抱憾而终,留下诸葛亮独挑大梁,后蜀汉王朝虽励精图治,奋力进取,但奈何国力有限,始终难以仿效刘秀以重振汉室,只留下后人“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的嗟叹。

刘备并不是小说中那个“只会哭哭啼啼的弱势君王”,而是战斗力强悍的统帅,其汉中之战正面击破曹操,伐吴初期势如破竹,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豪杰。

如果刘备不死,虽不能肯定日后蜀汉就一定能重振国威,但三国后期的历史一定会更加精彩。

二, 后周世宗柴荣

宋王朝虽然武功不盛,而且没能收复幽云十六州,可以说是未竟全功,但毕竟基本实现了中华的统一,创造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然而,这一切的基础,却是后周世宗柴荣打下来的。

柴荣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他早就做好了了扫平天下、开创盛世的准备,并开始行动,在他的领导下,后周王朝文治武功鼎盛。959年,柴荣亲征契丹,准备收复幽云十六州,仅花四十二天便兵不血刃地连收三关三州十七县,然而,正当其准备乘胜夺取幽州时,却遇疾而返,最终英年早逝。

柴荣的死是中原王朝一个巨大损失,后周政权也被其手下第一大将赵匡胤所攫取,不过所幸的是,赵匡胤同样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延续了柴荣的事业,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延续了后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终于创造出盛世。

只是这幽云十六州,汉人一直到明朝时期才得以光复。

三,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发动了陈桥驿兵变,通过欺负孤儿寡母的方式夺取了后周的皇位,这虽然不太光彩,不过还好其人比较厚道,所以这次政变可以说是基本没有造成动荡,他对于后周的皇室比较优待,而且他本身也是一代雄主,可以说他延续了柴荣的基业,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很诡谲的是,赵匡胤死的也是非常蹊跷,坊间也一直有“烛影斧声”的传言。而继承其皇位的其帝宋太宗赵光义就逊色很多,他心胸远没有其兄长宽大,人格魅力也差得很远,最糟的是,他的能力比起兄长也不是一个档次,其两次打击辽国的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失败告终,这彻底断绝了北宋统一幽云十六州的希望。

可以料到,如果赵匡胤不死,即便不能成就千秋伟业,但事情也断不会如此遗憾。中原王朝也许不会再像历史上一样衰靡。

四, 明成祖朱棣

和宋太祖一样,朱棣也是一位“得国不正”的帝王,不过此人可以说是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他在位之时,伐蒙古,下西洋,拓东北,编典籍,文治武功,威名赫赫,成就永乐盛世。

朱棣64岁去世,在帝王中算一个正常的年龄,而且其继位的仁宣二帝也不是昏君,他们当政后改变了明成祖过度消耗国力的政策,施政改为保守,与民生息,使得明朝国力得以恢复,史家称为“仁宣之治”。

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政策太保守了:废奴儿干都司,取消下西洋,弃交趾……以至于中华王朝之后数百年间几乎都没有什么进取精神,也为后期明朝国势的衰颓埋下了伏笔。

很多外国史学家平均朱棣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世界性的帝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朱棣能多活十几年,大明能再咬牙坚持十几年,是不是情况就会不一样呢(比如交趾能彻底消化,郑和能够再度进取)?中国的国运能否会有一点点改变呢?

可遗憾的是,历史不能假设,只能留下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才是最自信最宽容的古代帝王?
中国历史上最相似的两个王朝,不是秦和隋
历史疑案之弑兄夺位,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大一统的王朝秘史
能被司马光点赞的皇帝,绝对是个猛人
柴荣:大宋王朝真正的奠基者
历史上的八大憾事:赵高乱秦、慈禧受宠哪件更气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