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道参解《心经》

《心经》有好多版本,还是以鸠摩罗什版本为最好。后生的唐僧有所缺失。

1. 观照五阴空智分。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偈颂:修行自在观其性,见性自觉当觉他。智者心行功夫深,无住其意自清净。

         观照自见本性空,五阴身心因缘起。无人无法来解脱,无我当下度苦厄。

2.五阴空明清净分。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

偈颂:无相法身展色身,生灭缘起因性空。二身一身原不变,性相不二本一如。

           色法心法皆不离,迷人空有执两边。悟者不落明和同,中观一真一切真。

3.善观诸法空相分。

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

偈颂:一切有无毕竟空,诸法空性无生灭。身心根识本空寂,遇缘善观诸法相。

愚人无明自生死,常乐自我清净心。无住能生般若智,无得自证菩提道。

4.定明得主可依分。

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偈颂:无我菩萨离诸相,常行定明观照行。心无挂碍故圆觉,自在解脱舍离相。

究竟三世十方佛,正聚法界一切众。依天一念心觉悟,有道菩提果自成。

5.大明法喜有物分。

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明咒,是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竭帝,竭帝,波罗竭帝波罗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偈颂:般若自性不外求,见性真实道不虚。此咒神通无能比,心量广大不思议。

随顺若依此心经,大明速能到彼岸。愿力自悟勤修行,性成自证无上道。



易道参解《心经》主要看点在:离为明,为乾。乾为首,为大。心为火脏,是故《心经》又称《明经》或《火经》。《心经》中出现无无明”和“大明”,对照《易经》的“大明”就出现在乾卦彖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乾元迵九:“见群龙无。首,吉”和《心经》开头“照见五阴空”对应参解。离为南方之卦,空无,所以“见群龙无”可以用两个字表示就是“南无”。

离上坎下,离如坎若。“般若”就是“似水”或若水,今本《道德经》是上善若水帛书老子乙本是上善也就是佛说真如。所以说三千般若经的核心思想在于《心经》。

老子在王子朝之乱后,西出函谷关,到雪山部苦修,点化佛祖世称老子化胡;再一路向西到耶路撒冷写下《圣经》,原文中有被犹太人珍藏的“米大示”就如“芥子末藏于须弥山”。老子一路西行,一路封神。执弟子礼的孔子之小人,忽悠世人而勉强封圣,故当在《易经》的文言中去除子曰。

佛教起源在尼泊尔,和印度无关。凡佛教和基督圣教所拜的真神,印度教一律破除,阿三所拜的是牛鬼蛇神,也就是阿三拜的都是魔鬼。佛教出家修行,圣教在家修行,但三大教都讲老子的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道德经》:“道”的涵义
对《心经》的理解
[转]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绝对不知道它的真正意思
《心经》的标点符号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爱无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