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结直肠癌肝转移切术后复发的二次肝切除及射频消融治疗

   问:想了解肠癌肝转移领域最新进展吗?

          想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些进展吗?

   答:请关注 “北大肿瘤肝胆外一”!

         您的关注和转发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北大肿瘤肝胆外一

pkucancerhpb

结直肠癌肝转移最新进展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结直肠癌肝转移切术后复发

二次肝切除及射频消融治疗

本期主讲人 刘伟副主任医师

       超过70%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肝转移切除术后会出现复发。如果复发较为局限,再次进行肝转移局部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根据既往文献报道,二次肝切除在一部分肝内复发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如此,因为解剖部位和残余肝体积等因素的限制,二次肝切除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复发患者。对于这部分患者,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但是对于复发肝转移患者,射频消融能否达到肝切除类似的长期生存结果,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因此,荷兰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切除或消融对复发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局部治疗的长期生存情况。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2000至2013年期间,行初次及二次肝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初次肝脏局部治疗431例,复发305例(70.8%),初次复发后行第二次肝切除或者射频治疗患者160例。二次复发121例(75.6%),69例患者进行了第三次局部治疗。进行四次及以上局部治疗患者47例。

      从术后复发患者接受局部治疗的手段来看,随着局部治疗处理次数的增加,进行射频治疗的患者比例增加,肝切除的比例逐渐降低。

      接受初次肝切除的患者生存时间,与接受二次,三次甚至四次局部治疗的患者相比较,每次局部治疗后的总生存期没有差异。

         从全组患者情况来,复发后接受接受多次局部治疗的患者的总生存期是显著优于仅接受一次肝切除手术的患者的。而从每一次手术后生存期来看,与初次手术后的生存期也没有显著差异。

       对于射频与肝切除两种局部治疗手段来看,不管是初次治疗,还是复发后再进行局部治疗,射频组与切除组的长期生存都没有差别。但是,射频组的肝内复发几率显著高于手术组。

        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灶淋巴结阳性(HR 1.40;p=0.030), 多发转移病灶(HR 1.53; p=0.007), CEA>200ng/ml (HR 1.89; p=0.020) ,以及肿瘤直径>5cm (HR 1.54; p=0.014)。

 研究讨论

       本研究发现,对于复发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一半以上的患者被定义可局部治疗。消融作为手术的替代治疗方法,优势在于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花费低。但是消融的劣势在于,消融不完全以及消融部位复发,可以被视为治疗失败。但是本研究发现,二次复发后进行不管是手术还是射频消融的局部治疗,还是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此外,由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最常见的部位是肝和肺。本研究发现,可切除的单发肺转移患者,预后优于其他部位复发的患者。

      本研究同时发现,术后复发的患者,可以接受多次局部治疗,通过生存分析发现,多次局部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单次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作者认为,在复发后评价可切除的患者,应该建议其尽可能接受局部治疗。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复发行射频消融的总生存期与再次手术的生存期相当
【专家视角】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射频消融治疗:RFA与肝转移(2)
文献速递(第171期)—可切除的复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可以取代重复性转移瘤切除术吗?
[EASL 访谈]早期肝癌如何治疗:肝切除,肝移植,还是局部消融?
结直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不完全有什么不良反应,会刺激肿瘤生长吗
专家论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局部治疗选择(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