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样的香港24小时,在钢筋森林里寻觅旧时光

文|MIA 图 | MIA &网络

我是一个很喜欢历史的人,去到哪里都想找出那个地方的历史来静静阅读。而挖掘历史的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便是去了解每个地方的历史建筑。

在香港工作4年了,平日里喜爱在香港大大小小的角落行走观察。除了那些著名的景点,如大屿山的大佛、黄大仙祠、虎豹别墅、立法会大楼等等,那些被活化了的历史建筑也是不可错过的景致,游走其间,可以细细感受历史在香港留下的痕迹。

尽管每年仍然被本地的关注保育团体苛责,但不得不说,香港在历史建筑的保育上,真的做得很不错。整个香港加起来虽然只有2700多平方公里,却保育着逾百个的历史筑迹,既有庙宇围城,也不乏教堂高楼。他们不仅将建筑完好保存修复,更想办法活化这些建筑,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若只有24小时发现别样的香港,在美食与购物之外,邂逅活化的古老建筑会是一种有趣的经历。而在众多建筑之中,首推位于湾仔的蓝屋、赤柱的美利楼和中环的前中区警署。

蓝屋

香港活化建筑的最佳典范

受港产片影响,从小便对香港的生活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一幢幢的唐楼(香港人一般称战前所建的老房子为唐楼),于是蓝屋便成了我寻找筑迹的第一个目标。

兴建于1920年的蓝屋,原址曾是一座医院,后来曾被改建成庙宇,直到1920年被拆卸重建为被居住的唐楼,一直保持至今。

至于为什么是蓝色?据说是当年修葺工人只有蓝色的油漆,于是把外墙刷成蓝色,蓝屋因而得名。

楼高四层的蓝屋,颇具岭南建筑特色,是目前香港少数还有露台建筑的唐楼。地下曾是黄飞鸿徒弟林世荣侄儿林祖开设的武馆,后由其儿子林镇显改为医馆,并一直保存至今。

门口也是那一抹醒目的蓝

许多人对历史建筑保育的理解还停留在“保存”,但在香港,你会发现保育绝不只是保存,更重要的是活化。

蓝屋在2010年被活化成「香港故事馆」,展出旧时湾仔民间的生活用品,及房屋建设,还原旧湾仔居民生活面貌于人前。而社区的文娱团体也可以在故事馆里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例如电影放映会、音乐会等等。

某个周末,我随意地走入蓝屋,恰逢一支年轻人独立乐队在此举办的超迷你音乐会。在那怀旧的钨丝灯下,他们唱着一首首早期经典的广东流行曲。熟悉的旋律,热血的歌声,不禁勾起小时候看港产片的情怀,难怪周围的街坊也乐得开怀!

虽然也是重现历史,活化后的蓝屋却比普通的博物馆多了一份文艺灵动的气息。人们自由穿梭于纵横交错的街道间,蓝屋则安静地矗立在某个角落,继续静待岁月安好。

赤柱美利楼

充满血腥气息的维多利亚建筑

“赤柱”的名字有许多有趣的由来。据说以前赤柱有很多木棉树,开满花朵的时候在阳光照耀下,宛如一根根赤色的柱,因而得名“赤柱”。亦有说法是因为以前是海盗所住的地方,所以被称为“贼住”,经客家口音的广东话就变成了“赤柱”。Stanley是赤柱的英文名,因前英国首相Lord Stanley而得名。

而位于赤柱的美利楼距今已有72年历史了,是一座非常具有维多利亚时期色彩的建筑物。但在这华丽的外表下,她其实充满了血腥色彩呢。

美利楼最初是驻港英军的军营,到了香港日治时期则被用作日军宪兵总部。日军在这里设置了多个囚犯室,并设有刑场。据说曾经有逾四千人在这栋建筑里被杀害,堪称医院外死亡人数最多的建筑

也许因为这段血腥的历史,后来曾一度被市民盛传建筑里闹鬼,更公开举行了两场法事!

pic by shankar s.

再后来,基于维多利亚城(即现今的中环)的发展,到了1982年,应中银大厦的建筑工程,美利楼被迫拆卸。但鉴于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当时的香港政府决定将美利楼原貌搬迁,最终选址在景色宜人的海滨赤柱。

pic by Larry W. Lo

美利楼采用了西式的圆柱,以及中式的顶,这是香港殖民地时期早期最常见的建筑设计,而美利楼则成为现存此类建筑物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

每个周末赤柱都会变得很热闹,市区的人特别喜欢带着狗狗来玩耍,也有很多外国人喜欢来这里。久而久之,为了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娱乐需要,越来越多创意市集开始在美利楼摆档,或是开设了配合其气质的西餐厅,为这座复古华丽的殿堂注入了活力。

旧中区警署建筑群

时空交错的香港警察“大馆”

旧中区警署有一个简单的别称,叫“大馆”。“大”意味着“首领”,在殖民时期,白人地位高,华人地位低,因此这个被白人统领的首个警署便被华人叫作“大馆”。

行走在这个位于中环荷李活道的“大馆”,总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它曾在香港历史上具足轻重,是香港警察的首个总部及中区警区警署;拥有前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监狱。大馆统共八座建筑,走在荷李活道,便能见到总部大楼。旁边是一排共四幢的警察宿舍。穿过大闸门,沿斜路上到露天广场,可以见到被总部大楼遮挡的营房大楼,背后还有一座卫生楼。广场西端的红砖建筑物则是军械库和储物室。

域多利监狱(pic by uituit)

前中央裁判司署(pic by uituit)

营房大楼的历史最为古老,对面则是1919年落成的总部大楼,两者相差半个世纪,因此建筑风格迥异。前者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营房式样,后者有爱德华时期的精致特色。旧中区警署建筑群内的建筑物,组成一群标志香港早期法治的历史建筑。

如今,大馆已成为香港市中心仅存的同事拥有维多利亚风格与爱德华殖民地风格两种建筑风格的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历史建筑群。

pic by Simplicity's...

以花岗岩雕刻闻名的总部大楼,属于爱德华时期的精致建筑风格

维多利亚时期的营房大楼,与美利楼相似,线条较简单及整齐

后来,政府与赛马会合作,以保育和活化这个非常重要的建筑群,并将新建2座大楼于建筑群内—亚毕诺综艺馆(Arbuthnot Auditorium)及奥卑利美术馆(Old Bailey Galleries)。

风格迥异的大馆与奥卑利美术馆

前段时间再次重游旧警署游览,发现综艺馆和美术馆已建得差不多,就矗立于旧建筑群的背后。两种建筑风格迥异,却共处于同一空间,奇妙而融洽。再沿着美术馆的外围走,又看见了域多利监狱的围墙,顿时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围墙上仍保留着当年作为监狱的有关标语

未来如果大馆建筑群得以高度开放,让更多地市民参与这个新旧融合的空间活动,那些深藏在砖头里的历史和记忆定可重新与周边的城市生活连结,形成区内独有的「大馆」文化。这种深入市民生活的“活化”方式,远远超过了各幢建筑本身的保育价值。

仍在进行各种修葺的大馆

香港虽然以购物及美食天堂闻名海外,但我却更欣赏那些被活化的旧建筑,它们让这座亚洲现代大都会平添浓厚的文化气息。游客们若肯花多一份心思去欣赏这些本土保育的成果,相信也能将这项运动更加推前一步。

小伙伴们有机会再到香港来,不妨到这些地方走走喔!

MIA

生于广东,现居于香港努力打拼。热爱美食并煮得一手好菜的大龄天蝎女。

【多图原文戳这里】别样的香港24小时,在钢筋森林里寻觅旧时光

*本文原创,如想转载,请获取授权。如擅自盗用,将严厉问责!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旅人說

公众号ID:travelwonderla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港】赤柱湾,感受港岛最南端的宁静
香港大馆探访记
他们用了11年,把香港警署变成了爆红打卡地
风景文创|历史建筑的活化,一个另类的艺术中心
香港不再是购物天堂
建筑游记.香港大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