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寻旧山水(三)
 还寻旧山水(三)



宋 马远 《山径春行图》 --- 图中画高士携一抱琴童子行山径中,山径的石头用大笔按石的面侧刷扫,左上角露出重叠的山峰,笔简意繁。绢本,淡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陶一清 甲子(1984年)作 《江峡行船》--- 题识:峡长遮天日,江阔行船急。陶一清山水注重继承传统技法,努力吸取各家之长,作品笔墨精到,气势雄浑,形神兼备。



宋 赵令穰 《陶潜赏菊图》 --- 赵大年的画多描绘湖边水滨景色﹐运思精妙﹐清丽雅致,富有诗意﹐在宋代山水画中别具一格。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可染《九华烟云图》--- 此作构图饱满,墨色沉冥变幻,用笔中侧并施。空山凝云颓不流,苍茫厚重,静穆博大的巍巍群山,无疑是画家崇高人格与精神的表征。画作让我们体会到了北宋山水画中的风骨与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可染不失为一个真正的传统主义者。



黄宾虹 作品《蜀中山水图》--- 黄宾虹入蜀前后,笔墨变化非常明显,入蜀后笔墨益加蒙茸沉厚,灵动放松,恣肆纵意,气象更加浑朴。题识:夜半溪阁响,不知风雨歇。起视晻霭间,悠然见微月。李长蘅句,以蜀中山水写之,宾虹。铭文七言联:宝绘云烟称逸老,清樽岁月许藏名。



李可染 1972年作《阳朔碧莲峰》--- 全图为漓江与碧莲峰截景,构图取势匠心独具。画幅中左半边为表现漓江而作大量留白,与右半边碧莲峰的浓重墨色形成强烈对比。山峰的描绘是李可染最为典型的积墨之法,山色厚重而不失秀润,同时又造就深邃之感。



宋 刘松年《秋窗读易图》--- 山石的画法明显是学自李唐,先用健朗的线勾轮廓,然后施以斧劈皴,精巧、有力,青绿设色,杂树用夹叶法,这些都是典型的南宋画法。绢本,设色,辽宁省博物馆藏品。



溥儒《秋树茅亭》---“漫研竹露临唐碣,细嚼梅花读汉书。”溥心畲最有特色的山水是介于青绿、浅绛和界画间的创作,或工或写,既雍容又淡泊,既华贵又幽雅。此幅构图严谨,碧山红叶,既有马夏“斧劈皴”的潇洒雄浑,也有米芾父子点染,更有王蒙“披麻皴”的苍郁劲健,还有倪云林“折带皴”的简括淡逸。



明 丁玉川 《宋人渔乐图》--- 丁玉川这幅画采用元代典型的“一河两岸”横图,空阔的河面将画面切割成上下两段,前景是长满芦苇的坡岸,远景则为弥漫云雾的低矮山峦。作品运用了“斧劈皴”的笔法来描绘山石,及藉助大量的水墨烘染云雾,这些技法是延续南宋院体的风格。



董寿平《雨后黄山》--- 1954年,董寿平赴黄山、富春江写生,黄山给他以深刻的启迪,此后山水画多以黄山为师,《雨后黄山》即是其一。画面以一溪清流为脉,使两岸山崖开合有致;数段云霞飘动在山间,使画面有虚实相生之趣;墨绿基调中的几处浅绛色,若有雨后初晴阳光熹微之感。



启功《秋山》--- 画中远山微云掩映,楼阁隐现,恍若不可企及的仙境,与这仙境相对应的是建在水边的荒野村居、自横的小舟。披麻皴和淡墨的点染,使画中自有一种清静的意韵。而温润的设色,又使这清静中多了种关怀人世的态度,从而使画家旷达、自然的胸怀尽寓其中。



吴庆云《远寺夕照图》--- 此幅远处古寺塔影在斜阳的映衬下静中寓有阵阵钟声;中景高山雄浑耸立,树木茂密葱郁,鸥鹭群飞;近处则是秋高气爽,文人坐于亭中品茗赏秋,高士带书童携琴晚归,雅士乘扁舟临溪垂钓的一派闲淡景致。人物描摹精细,设色妍丽。众多景致和谐于画面,具有淋漓润泽的艺术效果。



陈少梅《秋江雨渡》--- 陈少梅画山水笔法健劲,注重刻画景物自然形态,表现空灵渺远的境界。此幅生动地表现了风吹叶落、细雨斜风的秋江雨渡主题,作者在题记中亦言:“觉江风海雨瑟瑟生指腕间也。”前景岩石采用明确的斧劈皴,准确地表达了雨水淋漓的岩石质感。



董寿平 作品 《黄山云峰》--- 画中虚实相生,用浓墨勾勒出中间主体山峰的轮廓线,再辅以淡墨渲染。奇松为较浓的干墨轻扫而成,只是草草几笔则神与态俱佳。远山的虚渺之神采是在纸上施清水以后用淡墨晕染而成的,水与墨参差相杂,浓淡的变化极富有层次,远观则有云雾流动,诸峰隐现之感。



《盘车图》 南宋 朱锐 波士顿美术馆藏 纵104.2 横 51.4 cm 绢本淡色。 朱锐,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曾为宣和画院待诏,绍兴间复人画院,擅画山水、人物,尤工骡纲、盘车,师承“李郭”画派。



黄幻吾 作品 《秋江雨后图》



傅抱石 作品 《观瀑图》 --- “疑是银河落九天”。画面一派傅氏气概,瀑布飞泻,流水潺潺,中有二位高士仿佛置身于世外仙境。



黄君璧 山水《云山浩荡》--- 台湾画坛把溥心畲、张大千、黄君璧称为“渡海三家”。他的山水画以行云流水最为出名。所画的云,飘飘然如袅如动,有离聚散浮沉的动感美。云在山腰,云涌山动,有山岳摇撼欲崩溃之势。1967年作。



黄君璧 山水《云山浩荡》--- 台湾画坛把溥心畲、张大千、黄君璧称为“渡海三家”。他的山水画以行云流水最为出名。所画的云,飘飘然如袅如动,有离聚散浮沉的动感美。云在山腰,云涌山动,有山岳摇撼欲崩溃之势。1967年作。



吴湖帆《庐山东南五老峰》--- 吴湖帆的绘画由古法入手,先“四王”而后融合南北宗法,造型工谨,笔墨精妙,色彩奇巧,自成一格。创作上于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所涉猎,并精于书法、词章。其山水主要是改造古法为己所用,亦深得清新俊雅之意境。此幅为水墨青绿结合的山水画,为理想与现实结合之佳作。



清 黄鼎 《万木奇峰图》--- 黄鼎(1650~1730),江苏常熟人,擅画山水,王原祁的弟子,画法宗王蒙,笔墨苍劲秀逸。此作用笔苍劲,墨色古淡,神完气足,重峦峭壁,下笔雄伟。



唐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 王维,盛唐时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按明朝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把文人画内涵,全部具体化于王维,称王维是南宗画之祖。



明 唐寅 《步溪图》 --- 此作图中巨峰突兀,杂树成林,枝随风摆,溪水微波,高士于溪畔桥边仰首而望,若有所思,画面清秀中有浓重,柔润中见雄健。立轴,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 蓝瑛《仿梅花道人山水图》--- 此图笔法方折挺利,构图造境,独抒胸臆,虽为仿梅花道人之作,实则借古开今,自成一格。图中近景居中,杂树高大,聚点为叶,掩映潺潺流瀑、村舍;背景崇山叠岭,石骨嵯峨峥嵘,间以杂树殿字,饶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逸趣。



关山月 《迎春图》 镜心 --- 关山月善画山水花鸟,尤以写梅见长,终生推崇“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一生爱梅,种梅、画梅、写梅,他的梅花被称为“关梅”。



宋 李唐 《万壑松风图》--- 李唐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万壑松风图》是李唐晚年的精心杰作。此图以浓谈色画高崖深塑,苞松叠翠。山石多用小斧劈皴,峭利如削如砍, 并用擦、点、染等技法,积墨深厚、坚实、厚重



傅抱石 作品 《松山论道图》--- 此作画面线条纵逸挺秀,水、墨、色达到了巧妙的融合,画家利用典型的破笔散锋的“抱石皴”法将崇山峻岭的巍峨形态描绘的淋漓尽致,运笔简练奔放,构图疏密得当,达到了挥洒入神的效果。1959年作。



宋 赵令穰 《陶潜赏菊图》--- 赵大年的画多描绘湖边水滨景色﹐运思精妙﹐清丽雅致,富有诗意﹐在宋代山水画中别具一格。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马远《踏歌图》--- 《踏歌图》是宋代著名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在画法上,此图用笔苍劲而简略,大斧劈皴极其干净利索,正是院体的典型特色。



明 文徵明 《积雨连村图》--- 此图笔墨疏简,远山用笔轻柔淡润,随意勾出山体轮廓,略施渲染,以浓墨点苔。近树和中景树木用墨点成,或浓或淡,疏密不显,呈平面感。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董寿平 作品 《黄山》 --- 董寿平笔下的黄山境界优美奇峻,皴法丰富严谨,墨色浑然一体,疏密明暗隐现自然,其沟壑、章法,笔墨,气脉贯通,意境精到,在画界享有“黄山巨擘”的雅誉。



陶一清 壬戌(1982)年作 《苍望东江流》



陶冷月 作品 《月落清江》--- 陶冷月是中国20世纪艺术发展中探索“中西融合”的先驱人物,在创作过程中把传统绘画讲究诗意的韵味和意境与西方油画讲究透视结构和光影的写实技巧结合起来。他笔下的‘月亮’所反映的是心灵空静与空间明凈的审美趣味,画面静谧幽远,极具中国意藴。



清 吴石仙《秋山夕照图》--- 此图写夕阳斜曛,老汉骑驴过桥而归,童子挑担相随;桥下溪旁,渔翁戴笠侧身于船上,作扭首闲眺状。柴篱村舍错落于远近山坳,无处寺廊塔影隐隐可见。山顶梵宫屋宇巍峨。秋山夕照,归鸦点点,诗意尽在画中。气势雄厚,丘壑幽奇,水墨晕染,烟云生动,具晚清上海画派的风格。



陶冷月《月夜寒江》---“夜萧森秋气清,愁听巫峡水流声。襄王神女今安在,十二峰头月自明。” 陶冷月的作品情致幽淡闲放,意境空灵超逸,既有传统笔墨,又有现代风貌,融中西绘画与一炉,在美术史上有一席地位。



五代 李成 《晴峦萧寺图》--- 此图高峰耸立于画面中心,下藏深沟巨壑,山间瀑布飞流直下,萧寺亭台隐现于山间倔曲如爪的寒林之中。构图气势雄伟,用笔苍劲娴熟,皴法居多,渲染较少。亭台楼阁利用界尺画成,工整严谨,细致稳健。(大图)



吴庆云《夏山烟雨》---近代以来西洋画影响东方绘画益深,日本近代出现受西画影响重视空气透视和光线、形体表现的新体,又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画。吴庆云曾负笈东瀛,受此风熏陶,将米点山水笔法与重明暗和气氛渲染的日本新派画风相化合,作江南烟雨景致,墨气滃然,颇具整体感,于清末民初画坛独具一格。



胡佩衡《深山小径》--- 此幅为画家早期作品,笔法上变化王蒙皴意,在南宗笔法中又糅入北宗之力,兼以干擦湿染,浅绛复施青绿,得山重水复、林木郁茂之致,足见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底。整幅画结体虽然复杂,但气韵周流、疏朗清幽,也许这正是他在题跋中所谓“寓缥缈于沉着之中”的旨趣。



唐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 王维,盛唐时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明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把文人画内涵,全部具体化于王维,称王维是南宗画之祖。



李可染《观瀑图》--- 李可染的水墨画一扫逸笔优雅的文人积习,以悲沉的黑色基调深深地捉住人们的感觉,画中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也会被“黑色世界”造成凄迷的基调。其独特的风格可以“黑”、“满”、“崛”、“涩”来概括,画面结构,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



宋 马远 《松寿图》轴 --- 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陆小曼《翠峰冥色图》--- “云蒸山欲冥,峰翠黛疑烟,门径入溪色,何当听响泉。”陆小曼是20世纪二十年代众说纷纭的精彩人物。她娇艳美丽,多才多艺。胡适说:“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景”。刘海粟说:“陆小曼的旧诗清新俏丽,文章蕴藉婉约,绘画颇见宋人院本的常规,是一代才女,旷世佳人。”



元 朱德润《松溪钓艇图》--- 图绘坡石间一株古松傍岸,老干盘屈势若虬龙。松旁杂树、小草相衬。松前湖面空旷浩渺,远山一抹,遥接天际。一叶轻舟载三人缓行于湖中,打破了画面的沉寂。画风学李成和郭熙又有己意。自题诗:“丑石坐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知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朱泽民”



北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此作原属圆明园收藏,现藏于天津市博物馆。此作画面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生动地描绘出秦地雪后山川、林塑如诗景象,笔墨浓重润泽,层次分明,皴擦、渲染并用,为北宋范宽代表作之一。



清 高岑《卧游图》--- 图绘茂柳婀娜,掩映水榭,涟漪如带,小舟轻泛,远山崇峻,引带春江浩渺,一派暮春景象。置景平实之中见巧构,注重景物的远近关系,使画面具有纵深的空间感。设色清隽,用笔秀劲,彩墨相得,别具一种雅洁明媚而绝无甜俗。



傅抱石 作品《虹飞千尺走雷霆》--- 傅抱石对雄奇苍秀的巴山蜀水的体验和感悟,直接导致了他山水中莽莽苍苍、笔墨浑化风格的形成。画中点景人物,重意不重形,其飞扬的精神魄力和酣畅的墨韵,达到“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的境界。



清 华嵒《万壑松风图》 --- 此图淡色绘林海松涛,远山风岚烟云缭绕,沟壑间一片苍松茂密,虬曲盘折。松干鳞结,松根深扎岩隙,老干新枝,挺秀俊拔。松针繁茂,其针如芒,密而不乱。浓淡远近,层次鲜明,睹其松似闻风声,其势雄壮。



陶冷月《松崖赏月》--- 此作描写一隐士坐于崖前松下,与月对望。画家精细刻画浩瀚的夜空与淡淡的圆月,在传统画法中融合西法的造型和光影。陶冷月以文士的形象、苍翠的山松以及夜深人静时的悠远宁静,营造出东方式的诗意和超脱中西之别的纯美境界,体现出画家的高远旨趣。



陆俨少《花满蹊》---“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此幅是陆俨少晚年的精心之作,墨气淋漓,浑厚苍茫,显示了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力和绝特的创新精神,真可谓人书俱老。



李可染 山水《雨后斜阳图》 --- 作品画面小中见大,远近遥相呼应,用墨着色准确,烟云缥缈之势有如幻境,苍劲的山体扑面而来。近景的人变的渺小却更映衬了远山的苍浑与雄伟。



高剑父 作品《瀑布小鸟》 --- 高剑父一生不遗余力地提倡革新中国画,强调中西绘画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存菁去芜。在创作上,他对人物、山水、花鸟均有很高造诣,其画笔墨苍劲奔放、充满激情。



元 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此作中山石画法简洁,枯笔淡墨,皴染有度。画面构景紧凑,疏密虚实,对比鲜明。山石虽突兀奇崛,但其意境平淡,此奇中有平,乃画法最高境界



傅抱石 作品 《镜泊飞瀑》--- 此幅气魄逼人,瀑布犹如天上而来,铺天盖地,飞流入溅,生如惊雷,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得以最好的诠释。傅抱石用粗枝秃笔随意横扫,悬崖壁立之势力显眼前,这就是有名的“抱石皴”。



陆小曼 山水画 欣赏 --- 陆小曼娴熟两门外语,写得一手刚劲秀丽的毛笔字,精于绘画,还擅长音乐、舞蹈,又习京剧、昆曲。正如胡适先生所说:“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 此图画的是江南雪景。构图采用“一角”的形式,笔法苍劲浑厚,画山石用短线条秃笔直皴,从而使画面有方硬奇峭、水墨苍润的效果。



明 陆治《花溪渔隐图》--- 此图为陆治的传世佳作,画江水一泓,三面山峦环抱,山村汀渚,花树缤纷。山下屋舍亭台,小桥横卧。一叶轻舟,划橹前行,静中有动。图中山石用秃笔勾轮廓,干笔皴擦,浓墨点苔。树木用细笔勾皴,浓淡相间,错落有致。全画用笔劲峭,设色雅淡。



陶冷月《霜月寒梅》欣赏 --- 题识: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阑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1931年作。陶冷月能与时俱进,善于吸收西方绘画的透视光影之学,这也是海派画家得风气之先的时代特征。蔡元培曾赞其画“结构神韵,悉守国粹,传光透视,特采欧风”。



陶冷月《清月探梅图》欣赏 --- 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为陶冷月的独特风格,他笔下的月色多取冷色调,视觉上虽不如青绿山水那般悦目媚俗,却是意境幽远深邃,为世人珍重。日本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鹤田武良则称陶冷月是中西结合第一个成功者。



宋美龄《寒江独钓》--- 宋美龄一生丰富多彩,除政治以外,所涉领域颇多。其中绘画是她终身所好,也是她长寿之道。然而,由于海峡两岸长期阻隔,大陆人民对其画事了解甚少,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人知道曾经的“第一夫人”还是位画家。



焦鹏建 国画



董其昌《青弁图》--- 此图师董源画法,部分采用传统的笔墨结构,但此画面平面感强,山石屈曲的结构和笔致墨法本身所形成的节奏韵律,给人一种新奇感。作为作者胸臆外化形式的笔墨,具有了更独立的审美价值。属董氏传世名作。



宋 马远 《柳岸远山图页》 --- 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 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尤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人称“马一角”。此画画中景物着色不多,但境界清远幽旷,诗意无限。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画。



李可染《家住崇山茂林烟霞中》--- 此作的画面结构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范宽式的饱满构图,山势迎面而来。“黑、满、奇、崛”的李氏山水风格在此件作品里得到充分的展现,崇山与茂林浑然一体,民居静静伫立于山间,烟霞环绕中升腾着氤氲之气。



清 梅清《高山流水图》--- 此幅险峰兀立,山壁陡峭,气势雄伟。山下苍松掩映,一人席地而坐,观赏奔流不息的瀑布,情景交融,意境高古空旷。工中带写,老笔纷披,墨韵乐然。山峦用淡墨皴染,浓墨点苔,山石清丽富有凹凸立体感。梅清画松有奇气,近处古松蟠曲多姿,枝叶繁茂,远松亭立,萧然有致。



清 虚谷《小桥流水图》--- 本画景色似从画家家乡徽州黄山一带自然中写生或观察得来,构图有西洋画透视法影响,与传统山水画式有别。而线条之虚涩与设色之清雅,表现景色灵秀幽静之意趣,恰到好处,独具特色。



黄宾虹 作品 《临流结茆图》--- 此幅是黄宾虹84岁时所作六尺山水,从大处看,崇山峻岭,云缠水绕,气韵生动;从小处看,水口的位置,留白处理乃至色墨点线在溪桥、茅屋、树石等不同对象上的不同笔法表现,都呈现了黄宾虹绘画技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展现了他的美学理念。



明 蓝瑛 《白云红树图》 --- 此图是明代画家蓝瑛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以没骨法加青绿重色作红树青山,白云缭绕,山下瀑布溪桥,景物幽胜。画法工整,树石皴点细密。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各种颜色晕染勾描,色彩鲜艳。幅上自题:“白云红树”隶书四大字。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真迹 --- 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历代评论家对此画称赞备至。徐悲鸿曾高度评价此画:“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宋 马远 《对月图》--- 此图是南宋象征主义作品的代表。笔线粗重而带颤动,树石皴法采用侧笔直刷浓淡一笔而成的画法,树干瘦硬如屈铁,树枝斜拖而长,水作勾勒回纹,构图布局尤喜作半边一角之景,遂有“马一角”绰号。用烘染手法来制造出月夜朦胧的景色,给人一种境界高简、意象幽邃的趣味。



李可染 巨幅山水《漓江天下景》--- 此作充盈着李可染的创作风范,而在该作品的创作中,李行简、李小可与李可染大师的笔墨接近,浑为一体。这件作品在李可染一生中,可算是极其难得的一件巨幅山水画作。



明 钟钦礼《高士观瀑图》--- 钟钦礼,成化、弘治年间内廷画师中顶尖高手。图中危崖耸立,瀑布垂挂直落谷底,水雾弥漫。雅士凭栏观飞泉,神态怡然陶醉,超然清逸。山石全以斧劈皴出之,描绘树木勾点并用,整幅图有峻峭秀逸之气。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傅抱石 作品 《泛舟图》 --- 上部以迅笔作老杆遒枝,勃勃有生机;下端写湖上轻舟,老者凝神端坐,前置其所爱的酒,后立船夫,举臂作撑篙状。这一题材是抱石先生常写的,大都取石涛“西风吹下红雨来”诗意,那是秋的洒落和寥廓。而枝头,却以胭脂点了春花,让阅者如沐透着花香的温润的春风。



明 陈继儒 《云山幽趣图》--- 陈继儒在当时和董其昌齐名,是一位积极提倡文人画的著名画家。这幅《云山幽趣图》,水墨云山,湿润松秀,追求笔情墨趣,文人墨气十足。



清 石涛 《古木垂荫图》轴 --- 该作全幅气脉相通,构图严谨,旷远幽深,令人神怡,是画家的精心之作。



黎雄才 山水 作品 --- 黎雄才擅山水,尤以巨幅见长,所作气势恢廓,雄健秀茂,自具风貌,为当代“岭南画派”代表画家之一。1979年作。



明 文徵明《千林曳杖图》--- 此图画山峦层叠间房屋村舍,树木或枝繁叶茂,或萧疏秃干,有人撑舟而归,有人荷杖小桥。用笔细谨,浓淡、粗细、疏密,互相交织,有条不紊,给人温雅沉静之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小曼 作品 《梅屋图》--- 陆小曼是民国时期社交场上的明星,诗人徐志摩的妻子,也是我国著名的海派美女画家。她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以及纠结复杂的情感生活另后世广泛关注。其多才多艺,聪颖美丽,被称为“一代佳人”。曾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海派名家,工于水彩画,尤其擅长长幅山水画。



何百里 山水 《泉音鸟语》



元 倪瓒 《容膝斋图》--- 作品画法格调天真幽淡,构图平远,分近、中、远三景。用笔变中锋为侧锋,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倪云林的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享誉极高,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



明 仇英 《枫溪垂钓图》--- 此幅绘深秋辽阔的山川郊野的壮丽景色,楼阁隐现于山间的丛林和流动的云雾中,层峦叠嶂,红枫映掩的溪江上,着素色朝服的士大夫在轻舟上静坐垂钓。画面高嶂巨壁,丘壑深远,笔墨健劲纯熟,设色古朴,采取传统皴、擦、点、染相结合,气势雄阔,景致迷人,予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明 唐寅《高山奇树图》--- 唐伯虎是一位放荡不羁的旷代才子,在琴棋书画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山水画方面,他才思敏捷与自由飘逸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他潇洒的笔法墨法。《高山奇树图》前景是巨大的山岩,湍急的溪流从山间流出,几株古木从山间斜倾而出,构图雄伟,构思巧妙



南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此画构图严谨,笔墨浓重润泽。皴染并用,层次分明,细密的雨点皴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嶙峋山石和枯木锐技的质感,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颇具寒气逼人之氛围。清代大收藏家安歧称其为稀世珍品墨宝。 ---- 摘自中国书画艺术新浪微博



明 戴进 《春游晚归图》轴---- 这件作品为戴进基于马远、夏圭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强调丰富笔墨效果的杰作。绘画技法功力深厚,笔墨灵活而变化多端,奔放中不失法度,严谨中又富有潇洒俊逸的格调,是代表戴进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著名国画欣赏
国之精粹--名画之山水篇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三 -
中国传世山水画:清代卷-3
明代山水主要代表画家及作品
八大山人山水画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