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败的关键不在主观意愿,而在“是否合道”(连载363)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第64章分享暨平衡月分16

十二、慎终如始与善始善终互为因果。

原文:“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句话表示,普通人做事,在低谷期时往往都能展现品质。但快要功成名就时,却容易忘了初心——有的贪图高位好美名,有的贪图享受不进取,以至于最后功败垂成,亲手把成功葬送了,这就是“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人生在世,德与得精准对应。

当更多的得到蜂拥而至时,人不能得意,而要警醒:“我为社会做了什么,能配得上它?”当警铃常作时,人才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

我们若能常保对规律的敬畏,庄严的就是生命旅途,这就是“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但很多人对规律迟钝,对道德漠视,常以“我想我要”为方向,稍一努力,便望有成,这是典型的“有为”。

但成败的关键不在主观意愿,而在于是否合道?

合道才能确保方向正确,否则跑得越快,死得越快;合道才能懂得知足知止,否则抓取越多,维系越难。


古人说:“行百里路者半九十。”

其实,任何事开始时,大家都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但在成功即将到来时,却容易松懈,所以这才是最危险的时刻。

有道者慎终如始,不是为了保持功绩,而是为了不偏离正道。

人在道上,做事的效率远高于常人——因为,无需浪费时间,为失道纠偏。

人在道上,内心一直清静,所以

  • 当安稳惬意时,他会警觉到危险就在左右;
  • 当健康如意时,会意识到疾患从未远离;
  • 当功成名就时,会走出舒适区,主动清零,再创新高。

人生就像一驾马车,思维是车夫,调试思维就等于调试人生。

有道者心静,所以能随时观念头,不会让负面思维成形,也不会让不利势态扩大。他始终保持柔弱谦卑,因为柔弱中蕴含着活力,谦卑里隐藏着好运。

可一般人的心总是忽上忽下,所以思维没个定准,人生也摇摆不定。怎么办?要养成自省的习惯。


人生最难的事,是认清自己。

所以每天都留一段时间,让自己静下来回到心中,

  • 自省身、语、意,就是精进;
  • 面对世事繁杂,初心始终不改,就是练定;
  • 纵然遇到为难事,但始终以从容心对待,就是修福。

能认清自己,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人生一世,成败不重要,心灵的成长最重要!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关键在修心——慎终如始是善始善终的因,而善始善终又是慎终如始的果。

只有从始至终都对规律保持敬畏,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更多有趣内容(可直接点击浏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悟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悟语7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德经六十四章——如何远离失败
《道德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