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否可以深刻解析一下慎独?

“慎独”一词,并未见于早期儒家六经,即《诗经》、《书经》、《礼经》、《易经》、《乐经》、《春秋》,一直到魏晋南北朝,在典籍中亦未见“慎独”二字之连言。“慎独”二字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人陈深自称“慎独叟”,有《慎独叟遗稿》一书。


“慎独”二字中加“其”字成“慎其独”三字,则在诸多经典中出现,意义也不尽相同。

(1)《礼记.礼器》说:“礼之以少为贵者, 以其内心者也…… 故君子慎其独。”这里“独”指内心,说明礼的精神在内心的纯善。

(2)《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里“独”是道,不可离,须是时时持守。


(3)《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里“独”是指自,需要“毋自欺”和“诚于中,形于外”才能“诚其意”。


(4)《二程集》中说:“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独。”是说“慎独”在“洒扫应对”处。又说:“纯亦不已,此乃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慎独。”这里的“独”即“天”、“理”。

(5)《传习录》中说:“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这里“独”是“良知”,它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没有“己所知”与“己所不知”的间断,不是“慎独”之外别有工夫。

可见,先秦对“慎独”的解释不同于宋明,其说法可能是经籍原义,也可能是原文意涵的衍伸,到底谁是经籍原意,已分辨不出,好在对于修身言礼,都是可行的,所以没有必要后儒否定前儒,或以前儒否定后儒,非要分出一个是非上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子慎独益群心安
思辨录辑要 卷六 ~ 卷十
最高级的修行,是慎独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二十六)
曾国藩:人生四件事,做到就会成功
曾国藩:君子慎独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