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德国的命,却得了土耳其的病?蒙古的泛蒙古主义有多痴心

毫不夸张地说,蒙古一直都有一颗能够征服星辰大海的心,不过,受制于地理环境,他们无法获得长效稳定的发展的机会,甚至丧失了国际交流中当暴发户的可能性,多种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在一些大国中左右逢源,看看有没有什么捞钱的机会。

无法认清现实的情况下,他们中不少人还产生了“泛蒙古”主义的思想,特别是在狼烟四起的近代时期。

“泛蒙”也是时代的一大产物

“泛蒙”的现实危害是没有泛突厥主义对中国边疆侵害那么明显的,这种思潮的诞生,往往和爆发革命、外敌入侵等相关。

也不难理解:只要有时代发生沧桑巨变的时候,异想天开的人就会大面积出现。

这个词最早出现还是在中国清政府时期,甲午海战爆发后,有一位名叫索洛维约夫的哲学家进行了极为大胆的推测:清政府将会战胜日本侵略者,而日本将宣布泛蒙古主义,并在打击清政府后同他们一起继续进攻欧洲。

显然,索洛维约夫预测是错误的,积贫积弱的清政府没能抵抗住侵略。

在变局面前,不少蒙古人感受到了威胁,也力求重现辉煌。

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大变革的时期,那会内外蒙古都是“泛蒙”思潮泛滥的舞台。

辛亥革命爆发时,外蒙就找准了机会发动了分裂运动,并宣布成立“大蒙古国”,这件事得到了日本的支持,日本本身在此时也对中国肥沃的土地虎视眈眈,联合一切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力量,也是他们的具体行动之一。

其实,“泛蒙”的理论体系,和土耳其的泛突厥主义有着很相似的地方。

世界大变局之下,土耳其党人开始在奥斯曼帝国执政后,在奥斯曼帝国迎来了新的发展。

待到青年土耳其党人上台后,奥斯曼帝国内部就出现了很多宣传泛突厥主义思想的社会组织,这些五花八门的组织还发表了很多周报,引导人们的思想出现变化。

结合不安定的时代背景来看,他们所提到的内容中也有一些推动社会进步的点,而宣传中也在强调要对抗西方侵略者,所以还是有不少人认同了他们的观点。

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来临,狐狸尾巴就藏不住了。

奥斯曼帝国在一战时是投身于德国阵营的,这当然是在多重考虑下才有的决定。

首先,由于奥斯曼帝国非常想要继续向东拓展领土,巴尔干半岛的局势猛然紧张,也使得奥斯曼帝国和俄国的关系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

青年土耳其人政府在国内建立的政策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进攻性。

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加希望能扩大自己的版图,也对德国阵营抱有更高的期望。

泛突厥主义对这种思想就有了理论支持,也有利于奥斯曼帝国动员国内民族主义的力量,提高奥斯曼帝国对德国阵营的重要性。

它的产生似乎是有那么些根基的,可一旦仗打起来,混乱中就能看出一种主义的本质了。

一战期间,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出现了合流情况,也彻底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这个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却对俄国和后来的苏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苏联就一直对这个泛突厥主义保持着高度戒备,就连西方国家也认识到了这种主义的巨大破坏力。

一战结束后,泛突厥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被遏制,德国也陷入了困境,奥斯曼帝国也消失在版图上了。

帝国的消失,总会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出现,土耳其的奠基者穆斯塔法·凯末尔就提出了一套新思想。

在他的观念里,任何民族分裂主义都是很危险的,于是确立了土耳其世俗国家的性质,将它从一个多民族国家变成土耳其族同质性更高的国家,并采取了严厉的宗教政策,还镇压库尔德人运动。

换了方式的土耳其对泛突厥主义的打压并不彻底,在一些具体的政策上,他们还为其苟延残喘提供了方便。

一些有着泛突厥主义思想的人被吸收进了凯末尔政府,成为了大国民议会成员,这就为泛突厥主义后续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战期间,土耳其政府几乎天天都闷着头研究战局与未来局势,那些德国纳粹分子也在着重宣传土耳其将可以分享到苏联在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地领土的言论。

当德国和苏联直接硬碰硬时,那些泛突厥主义思想的人已经彻底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要求土耳其去加入德国阵营。

而且,土耳其政府本身就有着和苏联开战的打算,他们只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1942年,他们便直接将军队调到了苏联边境,大战一触即发,可与此同时,德军对苏联的攻势已经弱化很多了,这也迫使土耳其看清了自己几斤几两,取消了原定的计划。

随着德国战败的场景出现,土耳其泛突厥主义情绪逐步开始极端化,而土耳其政府也深知一个道理:苏联即将走向强大,必须得去打击泛突厥主义来博取苏联的好感。

可那种思想还是始终还是以不同形势出现着,极端的色彩也越来越明显。

这是“病”,也是专属于土耳其的“病”,不过,这种“病”却在后来被蒙古人沾染上了。

和土耳其类似的是,推动这种情绪的也是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

苏联本身也面临着“泛蒙”威胁,上世纪20到30年代,日本人在苏联远东、西伯利亚频繁从事间谍活动刺探情报,为自己找寻基地,同时,他们还希望以“泛蒙”来遏制苏联,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影响。

1931年,共产国际敏锐意识到“泛蒙”的破坏力,普遍认为这是日本扩大侵略的一大工具,必须要加以抵制。

2年后,共产国际也通告中共中央应该坚持同“泛蒙”作斗争。

痴心妄想的梦始终没有结束

对付较为极端的思想,就应该采用强硬的手段,斯大林早已从泛突厥主义中看到了危害,他自然不愿意再从相似的事情上感觉到威胁。

整个二战期间,斯大林便对“泛蒙”采取了严格镇压的态度,特别是那些思想比较集中的地方,更是有大量知识分子和宗教人士被消灭。

为了维护苏联这个庞大国家的安全,斯大林甚至下令将几十万日本人和朝鲜人全部弄到中亚去,在如此强烈的管控之下,“泛蒙”一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外蒙独立了出去,可他们的经济却只能服从于苏联计划经济大局,经济情况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吃不上饭是时有发生的状况,只能依靠苏联的救济来勉强度日。

“泛蒙”思想只能被一些蒙古人藏在内心深处,因为他们南北两个国家都属社会主义阵营,动都没有办法动一下。

局面再度发生变化,是1980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那会,新的变局其实已经来了。

在全新的改革思想下,新的意识也产生了,不过那会的相关动作正在“加载”期,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只是隐隐约约有些感觉。

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就这么出现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鲜空气,他们突然间有了不适应的状况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从此时蒙古国的发展角度,改变了自己的旗帜并不算一件难事,而真正难搞的事情,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如何去生存。

过去有苏联好大哥帮衬才能吃饱肚子,蒙古看着不远处的俄罗斯,也发现对方同样是一团糟,根本没办法管好自己的事情,更不要说去帮助其他国家了,再说,俄罗斯体量庞大,奈何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对称的,他们的重心一直都在靠近欧洲的方向。

蒙古也潜下心来好好思索了一番:按照现状,自然得靠外国的施舍,满足的条件的国家也不少,可若是着眼于未来,谁能帮助蒙古去实现大国梦呢?

此外,蒙古是辉煌过的,特别是成吉思汗时期,不过那些都是几百年前的陈年旧事了。

现实一旦出现波动,失去了真正的目标,内心中的各种情绪就出现了。

一些说着蒙古语的地区着眼于经济发展需要,“泛蒙”的情绪再度涌现,甚至连一些地方精英也主动宣传起了“泛蒙”主张。

不过,这时的“泛蒙”和最初的“泛蒙”已经不太一样了,此时的“泛蒙”的需求主要是引起俄国政府的重视。

当然,还有一些人则出于敌视俄罗斯的考虑,积极去推动“泛蒙”思潮。

有一个名叫斯托马欣的激进分子就说过这样一番话:“俄罗斯民族总是在野蛮地征服其他民族,对他们实施残忍的种族灭绝政策。”

各种宣传之下,这些白日做梦的思想却演化为了暴力行动,不得不引人担忧。

在2007年8月,就有超过50个民族主义者闯入伊尔库茨克的一个俄罗斯族村庄,将这里20多位村民打伤。

很显然,这是一次有组织、有策划的暴力行为,却被当地媒体报道为“流氓寻衅滋事”。

那些外部不友好的势力也借着这种势头煽风点火,将“泛蒙”的白日梦持续扩大了下去。

这其中,跑的最快的便是日本。

2000年,日本有一个名叫田中明彦的教授来到了布里亚特,他在“了解”了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将布里亚特共和国更名为“布里亚特蒙古共和国”,不然按照外部的观念,还以为那是俄罗斯的一个地区。

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个概念:日本人永远乐于帮助蒙语民族。

来到布里亚特参观的日本人越来越多,不少蒙古人都喜形于色,认为机会要来了,实际上,舍得花钱投资的日本人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时间一长,越来越多人也看明白了:原来日本人就是在迎合着“泛蒙”的梦,并不是真正想要投资,而是有其他打算。

中国需要担心的,是某些类似思想之间的共通性,这些具有破坏性的外部因素不容低估。

还有一种奇怪的“泛蒙”思想是:由于内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蒙古正统,所以只有将内蒙给拉走了,才有机会去实现“大蒙古”的美梦。

然而,从1949年开始,中国政府始终都在关注着每一个边疆地区,大家的发展水平都差不多;到了改革开放后,内蒙也同样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怎么可能跟着北方的“穷亲戚”继续受穷呢?

“泛蒙”没有生存空间,他们不可能干出德国那种令世界都震惊的事情,也没有土耳其那种地理位置优势,所以他们的想法终归只是想法,不可能获得任何根基。

在现代化国际竞争中,有一个例子是印度,印度可以依靠左右逢源来实现一定的发展,特别是过去美苏对抗时期。

问题是,人家不仅土地多、人口多、位置好,还有足够的金钱去武装自己,能说得上话的根本,也得看看是不是有底气。

蒙古只有几百万人口,而且各有各的思想,他们连集中精力去做好一件事都比较困难,更不要说“将大国玩弄于鼓掌间”了。

若是他们继续和西方国家沆瀣一气,就更加没有什么平衡外交可言。

随着中俄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夹在中间的蒙古更是没有什么话语权,更不敢轻易挑起什么事端,只能听听西方国家画的饼,其余什么都没有,就如同“蒙古海军”一样让人啼笑皆非。

“泛蒙”放在当下的本质就是空谈,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殊任务,现在全世界都在闷头发展经济,只会动嘴皮子是没有办法得到金银珠宝的,只能被别人当做笑话。

参考

内蒙古与蒙古国的跨界民族问题 王珊 今日中国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的水准,蒙古的野心?三流的土耳其能否实现泛突厥主义大国梦
蒙古的野心,印度的水平?三流的土耳其能实现泛突厥主义大国梦吗?(四)
既生瑜、何生亮?谈土耳其和俄罗斯的百年恩仇录
古代的突厥人有多强?
“中东之王”与土耳其的“帝国梦”
影响战争结局的偶然性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