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國通脹率會持續上升嗎?
  作者:張啟迪
  一、引言
  2017年10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9月份物價指數。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4%,降幅比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4%。1-9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漲1.5%。工業品價格方面,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9%,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數據發布後,市場對於未來CPI的走勢出現了一定的分歧。鍾正生認為,當前通脹壓力不容忽視,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一是高頻數據顯示蔬菜價格出現大漲;二是消費升級和下遊生活資料價格上漲對CPI的推升作用顯著;三是環保政策可能會引發工業品價格更大幅度上行;四是PPI向CPI傳導性進一步增強。而薑超則認為,CPI中非食品類CPI仍將維持低位,來自PPI的傳導非常有限並且缺乏可持續性。由於需求疲弱,CPI難以持續上漲,PPI大概率會向CPI收縮。
  自2017年2月以來,CPI已連續8個月低於2%。不隻是中國,當前全球都呈現出低通脹的局面。美國CPI同比漲幅也是9月份才上升至2%以上,而且主要是由於颶風影響之後,能源分項走高帶動物價回升,其它分項依然低迷。美聯儲重視的核心CPI已連續六個月低於2%(見圖1)。雖然美國經濟複蘇依舊穩健,多項經濟指標也顯示出穩定增長的態勢,但通脹率一直遲遲無法提升。耶倫在近期多次的演講中也提到了低通脹問題,表示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低通脹的原因。通脹低迷使得美聯儲每次加息決定都存在一定的疑慮,並且每次加息都伴隨著一定的質疑之聲,包括美聯儲內部。PPI上漲會傳導至CPI嗎?未來全球低通脹的趨勢會持續嗎?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問題。
  圖1 2000年1月-2017年9月中國CPI、PPI和美國CPI走勢
  作者:張啟迪
  一、引言
  2017年10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9月份物價指數。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4%,降幅比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4%。1-9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漲1.5%。工業品價格方面,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9%,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數據發布後,市場對於未來CPI的走勢出現了一定的分歧。鍾正生認為,當前通脹壓力不容忽視,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一是高頻數據顯示蔬菜價格出現大漲;二是消費升級和下遊生活資料價格上漲對CPI的推升作用顯著;三是環保政策可能會引發工業品價格更大幅度上行;四是PPI向CPI傳導性進一步增強。而薑超則認為,CPI中非食品類CPI仍將維持低位,來自PPI的傳導非常有限並且缺乏可持續性。由於需求疲弱,CPI難以持續上漲,PPI大概率會向CPI收縮。
  自2017年2月以來,CPI已連續8個月低於2%。不隻是中國,當前全球都呈現出低通脹的局面。美國CPI同比漲幅也是9月份才上升至2%以上,而且主要是由於颶風影響之後,能源分項走高帶動物價回升,其它分項依然低迷。美聯儲重視的核心CPI已連續六個月低於2%(見圖1)。雖然美國經濟複蘇依舊穩健,多項經濟指標也顯示出穩定增長的態勢,但通脹率一直遲遲無法提升。耶倫在近期多次的演講中也提到了低通脹問題,表示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低通脹的原因。通脹低迷使得美聯儲每次加息決定都存在一定的疑慮,並且每次加息都伴隨著一定的質疑之聲,包括美聯儲內部。PPI上漲會傳導至CPI嗎?未來全球低通脹的趨勢會持續嗎?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問題。
  圖1 2000年1月-2017年9月中國CPI、PPI和美國CPI走勢
二、理論及實證分析
  (一)理論分析
  從CPI和PPI的構成角度來說,CPI涵蓋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等8大類商品與服務價格,而PPI則包括兩大部類的價格,分別是生產資料價格和生活資料價格,其中生產資料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采掘、原料和加工價格,生活資料價格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食品、衣著、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費品價格(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CPI與PPI的成分既有交叉又有不同,CPI與PPI中的生活資料相似性較高。理論上來說,如果下遊需求旺盛,會造成CPI提升,反過來又會推動PPI上漲,即“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而如果上遊原材料漲價明顯,尤其是PPI中的生活資料漲價明顯也會造成CPI上漲,即“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但在實踐中在不同的經濟周期和經濟環境下,CPI與PPI之間的傳導鏈條是否暢通則存在不確定性。
  表1 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與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主要構成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二)實證分析
  1.樣本的選擇和數據來源
  本文選擇過去20年中國CPI與PPI數據為樣本,時間區間為1997年1月至2017年8月,所有數據全部來源於Wind資訊。圖2為樣本數據散點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全樣本範圍內,CPI與PPI之間呈現出一定的線性關係,存在因果關係的可能性。
  圖2 1997年1月-2017年8月中國CPI與PPI散點圖
2.實證過程及結果
  本文選用格蘭傑因果檢驗方法對CPI和PPI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檢驗。由於次貸危機是整個時間區間一個較為明顯的斷點,次貸危機前後中國的經濟結構可能發生了變化,因此本文將CPI和PPI的因果關係檢驗分為全樣本(1997年1月-2017年8月)、次貸危機前(1997年1月-2008年6月)以及次貸危機後(2008年7月-2017年8月)三個時間區間分別進行檢驗(實證結果略去)。檢驗結果顯示,在全樣本範圍內,CPI與PPI之間呈現雙向因果關係,CPI向PPI的傳導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而PPI向CPI的傳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次貸危機前,CPI向PPI的傳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說明CPI向PPI的傳導顯著,而PPI向CPI的傳導則不顯著;次貸危機後,CPI與PPI之間呈現出雙向因果關係,CPI向PPI的傳導和PPI向CPI的傳導均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
  上述檢驗結果表明,次貸危機前,中國的價格水平主要由需求端來決定,下遊向上遊價格水平的傳導較為通暢和顯著。而次貸危機後,中國的價格水平則同時受到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影響。上述結論對於判斷未來CPI走勢十分有意義。由於次貸危機後中國價格水平的傳導機製發生了明顯變化,PPI已開始對CPI起到傳導作用。如果PPI持續上漲,也會對CPI的上漲造成壓力。但如果PPI的上漲缺乏可持續性,則向CPI的傳導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三、CPI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將維持低位
  圖3為2001年至2017年8月中國和美國CPI五年移動平均值。從圖中可以看出,中國和美國CPI在2007年就已經見頂,隻不過是因為次貸危機加速了這一調整過程。從趨勢來看,通脹率下行更像是大趨勢的一部分,而不是因為次貸危機所致。因此,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低通脹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持續。關於CPI緣何低迷,具體原因如下所示。
  圖3 2000年1月-2017年8月中國和美國通脹率5年移動平均圖示
(一)PPI向CPI傳導難以持續
未來PPI難以推升CPI,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PPI自身上漲缺乏持續性。由於下遊終端需求依然疲弱,因供給側改革所帶來的PPI上漲難以持續。二是從CPI和PPI的構成角度來說,由於PPI向CPI的直接傳導渠道是通過生活資料部分的價格上漲帶動CPI上漲,但PPI中生活資料價格的權重部分隻有約30%,因此從傳導效率上來講並不高。除非PPI持續上漲,否則向CPI的傳導難以持續。
  (二)需求將持續偏弱
  從需求層面來說,既有短期因素起作用,也有中長期因素在起作用。短期因素方面,經濟反彈乏力、經濟增長存在不確定性以及居民部門債務水平的上升都會對CPI產生抑製作用;長期因素方面,人口老齡化、TFP放緩也會給CPI帶來不利影響。以美國為例,過去兩年美國勞動力市場持續複蘇,失業率穩步下降,但實際工資增長一直較為緩慢,一定程度上導致CPI遲遲無法提升。展望未來,中國和全球需求可能仍將維持偏弱的局面,並進而壓製CPI。
  (三)全球商品供大於求的局面沒有改變
  自2000年以來,全球貿易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態勢。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之後,大大的加速了這一進程。全球貿易的發展促進了全球分工體係的建立,也極大的提升了商品的生產能力。目前幾乎所有商品幾乎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供給過剩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而是全球現象,並且這種現象在短期內難以改變。隻要需求端不出現大的上升,供給過剩將持續壓製CPI。
  (四)貨幣政策持續收縮將壓製通脹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美國已開始率先進行貨幣政策緊縮。雖然通脹持續低迷,但並沒有阻止美聯儲加息和縮表的步伐。除美國外,歐洲也可能很快退出寬鬆政策。隨著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逐步收緊,中國的貨幣政策也有收緊的趨勢。貨幣政策收緊將持續對CPI產生抑製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鉅亨主筆室〉此時此刻是大買美債的時機?? | 鉅亨網
10月CPI恐再攀新高 成本力壓中國製造
降准来了!
凭栏:别停,就是这感觉
煤股影響因素剖析
蛛網交易資金控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