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的学习调查和改进

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的学习调查和改进

内容摘要:

新编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新增了《分段计费》教学内容。在生活中,很多收费项目采用分段计费,如出租车费的计算、阶梯电费、水费、电话费等。可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感觉很吃力,理解有一定难度,从作业练习和检测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理想。笔者就带着问题在四、五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寻找问题、剖析原因到提出改进意见三方面对”分段计费”教学进行了反思,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意见。

关键词:分段计费 问卷调查 改进教学

在生活中,很多收费项目采用分段计费,如出租车费的计算、阶梯电费、水费、电话费等。而五年级上册教材对分段计费就安排一个例题,计算出租车费,可是在练习中出现了计算水费、电费、邮费、电话费、游戏费、停车费等,而且不同内容的分段计算方法都有差异,再加上此类题例题题目表述复杂,有表格式的表述、有文字表述(题目的字数比其他问题解决要多),还有的一题多问等等,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解题有一定的难度。在期中检测中(期中检测中分段计费是计算出租车费,是最基本的题型)失分率比较高(3个班123人,错误36人,失分率达29.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笔者思考:这么一块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为什么对学生来说,却“想说爱你不容易”?效果为什么这么不理想?

一、望闻问切——寻找问题方向

带着问题,我们首先对四年级2个班9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你平时坐过出租车?你是怎么付钱?

生1:长辈付钱;

生2:老板说多少给多少;

生 3:按照车上的计价器给钱;

生4:不知道怎么付,从来没付过!

……

反思:在分段计费出现的几个内容中,我们认为出租车的车费问题是离学生最为贴近的,可是当我们访谈后,发觉,平时像这类问题的计费都不需要我们人为计算,而是由有一些专门的计价器或电脑计算,我们消费者只要直接付款就可以了。孩子们根本不知道这些计费的方式,那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去了解生活中的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那么如何加强对此类生活问题理解能力的培养,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我们认为通过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习和作业过程中错误,分析产生的原因,找出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错误所在,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提高实效。于是我们对教材和作业中出现题型进行了挑选、归类、整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后测。

测试对象:五年级2个班80名学生

测试内容:

1.A市出租车费收费标准如下:4千米以内10元;超过4千米,每千米2.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王叔叔在A市乘坐的出租车行驶了7.4千米,该付多少元钱?

你觉得这题:(难 比较难 不难)

2.为鼓励市民节约用水,某市自来水公司对每户每月用水的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每户居民每月用水不超过12立方米的,每立方米2.3元,超过12立方米的部分,每立方米另外加收1.3元。

(1) 小英家五月份用水11立方米,应缴水费多少元?

(2) 小明家5月份用水20立方米,应缴水费多少元?

你觉得这题:(难 比较难 不难)

3.某市自来水收费价目表:

每月用水量

单价

不超过6立方米的部分

2.5元/立方米

超过6立方米不足10立方米的部分

3.1元/立方米

超过10立方米的部分

3.9元/立方米

某户居民2月份用水12.5立方米,请帮他算算,需缴多少元水

你觉得这题:(难 比较难 不难)

4.强强来到飞镖场地,投了8次飞镖,你知道他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价格表

35元投5次,

超过5次,

每投一次加收3.5元

你觉得这题:(难 比较难 不难)

5.强强家的汽车在停车场停了7.3小时,要付多少元钱的停车费?

停车场收费标准

2小时以内(含2小时)

5元

2小时以上

每小时加收1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你觉得这题:(难 比较难 不难)

二、综合会诊——剖析原因所在

对收到的80份检测卷我们进行了测试情况统计:

表1 两个班级学生解题情况统计

题号

完全正确

列式正确,但过程出现错误

列式不正确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1

69

86.3%

1

1.2%

10

12.5%

2

(1)

71

88.76%

8

10%

1

1.2%

(2)

30

37.5%

8

10%

42

52.5%

3

16

20%

6

7.5%

58

72.5%

4

39

48.8%

3

3.7%

38

47.5%

5

39

48.8%

1

1.2%

40

50%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第1题和第2题的(1)学生的准确率高,而第3、4、5题的准确率低,其中第3题的准确率最低,只有20%;

表2 两个班级学生对题目难易程度认定比例

题号

不难

比较难

很难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1

65

81.3%

9

11.2%

6

7.5%

2

63

78.8%

12

15%

5

6.2%

3

39

48.8%

28

35%

13

16.2%

4

59

73.8%

11

13.7%

10

12.5%

5

57

71.2%

16

20%

7

8.8%

从表2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测试内容的难易认定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不难,但相比之下,第3、4、5认为比较难或很难的学生相对比较多,尤其是第3题,看来像第3题这样的题型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联系表1和表2,我们认为:

1.整体上学生掌握这些知识都不很理想 ,因为这些测试内容都来自作业,这二次练习反应出来的正确率应该不高,单从学生的难易程度的认定中,除第3题外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不难,不难的比例都比较高,都在70%以上,尤其是第1题与课本例题配套,第2题(1)小题只要找对应价格进行计算,这两题准确率也不是很满意,但导致这2题准确率不高的原因是列式正确,过程出现的同学比较多,尤其是第二题的(1)有10%的同学列式正确,但结果却错了;

2. 表2中学生对难易程度的认定除了第3题外整体上学生都认为不难,可是从表1的准确率的统计中,准确率都这么低,认为不难的题目却做错,虽然,我们分析认为,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好胜的心理,认为做过的题目勾了“难”有点难为情,但主要的问题我们还是觉得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些题目。

为了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我们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再次进行了分析,得出:

1.做题欠细心:简单的题目学生没有认真对待,如第2题(1),11×2.3正确答案25.3,可是学生算成34.3、55.3、2.53、23.5、25.2、15.3,计算答案五花八门;第1题“超过4千米,每千米2.5元,王叔叔在A市乘坐的出租车行驶了7.4千米”按理应该算4个2.5元,可是学生只加了2个2.5元;还有的“4千米内10元”,把4千米看成3千米……所以学生做题不仔细,没有认真答题导致错误;

2.审题不仔细:第1题算出租车费,题目中很清楚表述:“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可是还是发现个别学生的列式为3.4×2.5;

3.缺少生活经验:主要问题出在题目的“加收”两字上,第2题的“超过12立方米的部分,每立方米另外加收1.3元”,第4题的“每投一次加收3.5元”,第5题的“每小时加收1元”,三个加收,放在不同情境中是不同的,第2题的水费,加收是应该在原来每立方米2.3元上加收1.3元,也就是当用水超过12立方米的部分,每立方米的水费的单价就变成了2.3+1.3=3.6元,这是符合我们生活实际的,目的是让大家节约用水,控制生活水的浪费,用的越多,价钱就越高;第4、5题“加收”如果也像第2题的加收这样理解,那么第4题中第6次玩飞镖打单价变成了35÷5+3.5=10.5元,作为一个游戏项目,是促进顾客消费,而这么昂贵的单价,会令消费者望而却步,这样就不符合生活常理,所以,在这里的“加收”,它的本意是在35元玩5次的基础上加收,也就是第6次,第7次……每次的收费只要3.5元,目的是促进顾客消费。第5题的停车场的收费也和第4题同样理解。可是在学生处理这三个“加收”上,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而且一同而下,水费的单价“加收”了,那玩飞镖和停车也“加收”了,玩飞镖和停车“不加收”了,那么水费也“没有加收”了,这样就导致错误率的升高,当然这和学生年龄小、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着一定的联系;

4. 理解是个大问题:第3题出现了3类不同水费的阶梯计算,学生就很难理解题目的意思,12.5立方米的用水分3部分计算,一部分(第一档)是6立方米内的水费:2.5×6;一部分(第二档)是6立方米——10立方米的那部分的水费:3.1×4;最后(第三档)是超过10立方米的水费:3.9×2.5;这样三部分的金额合在一起就是这户居民12.5立方米的水费。在作业中,我们发现学生①找对应计算,12.5认为是符合第三档收费,所以列式为3.9×12.5;②只分了两部分,算了第一档水费和第三档的水费:2.5×6+3.9×6.5 、10×3.9+2.5×2.5或按第二档单价和第三档单价计算:3.1×10+3.9×2.5或者是第一档水费+第二档水费,超过6立方米的水费都按第二档的单价计算等。题目分类标准复杂,由于学生理解不深,导致看不懂题意,错误率高。

反思:通过对学生作业典型错误的分析,我们也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没有很好的了解学生的起点,笔者一直以为,像出租车费计算学生应该知道怎样计费,可是一到上课才发现,学生对这块内容的了解几乎为一张白纸;其次没有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直观、手段不够丰富,没有很好的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等等,导致学生学习不够扎实 。

三、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方案

了解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的教学加以总结,突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课前充分调查:

因为分段计费的内容来自于生活,包括内容和题型都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这样的内容我们的父母长辈是很好的生活老师,他们最为了解这些内容的计费方法。在课前,可以布置学生走入生活提前进行生活调查(见表3):

表3 小调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出租车费、水费、电费是怎么计算的吗?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吧!你可以请教你们身边的长辈、也可以上网查询,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出租车费:

水费:

电费:

我还了解到、、等项目的计算方法也和上面的方法类似!

当然有条件的话可以走访出租车司机、电力部门、自来水公司等,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去了解这些生活问题是如何计费,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有助于课堂教学。

2. 扎实课堂教学

通过学生课前充分的准备,对他们来说有了一定的基础,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很好的预习,这样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扎实课堂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方法。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步来实现:

①解题方法,直观形象:

对于问题解决,我们教师一直通过很多直观的解题方法,比如画线段图、画示意图、列表等等,同样分段计费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这些直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以教材中的列题为例)

例9:收费标准:3 km以内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km计算),行驶了6.3 km,要付多少钱?

列表法:(教材中呈现的)

行驶的里程/km

1

2

3

4

5

6

7

8

9

出租车费/元

7

7

7

8.5

10

11.5

13

14.5

16

除了教材的列表法外,可以采用画线段图和统计图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画线段图:

画统计图:

通过这些直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直观鲜明的理解题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②及时总结,得出规律:

《数学新课程标准》更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释题、解题方法,以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让学生总结出计算出租车费的计算方法:起步价(基价费)+超出里程费=总金额;

阶梯水(电)费的计算方法:第一档水费+第二档水费+第三档水费=总金额;

停车费(游戏)项目的计算:基价费(起步价)+超出费用=总金额。

在“加收”的问题,我们可以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水费电费单价加,停车游戏总数上加”。通过及时总结归纳,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高解题能力。

③对比练习,加深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整理相似的练习题型,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加深印象:

●呈现形式的对比:我们发现,学生对于文字表述的形式好像比较容易看懂,而把文字表述形式转换为表格式呈现,显得不能理解,看不懂,所以我们对与同一内容的题目如水费的计算,先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如五年级问卷调查的第2题),让学生练习,然后转换成表格的形式呈现(如五年级问卷调查的第3题),让学生对比,并用自己的语言把表格内容表达出来,来加强学生的理解。

●关于“加收”的题型对比:我们可以把有“加收”题目整理归类,安排一组练习题,让学生比较、分析、然后总结,这样强化练习后,来帮助学生区别,更好的理解题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3. 课后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要求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当我们学习了分段阶梯的计算方法后,可以让学生回家算算上几个月家里的水费、电费的计算是否和营业部门的收费一样,也可以来算算老师家的水费电费的金额,学校的水费、电费的金额等等。通过这样的练习,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学以致用,巩固课内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让学生体会节约用水、用电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思。

笔者认为:问卷调查、分析反思、改进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不断的调整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是我们作为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朱乐平.《小学数学开放题检测和分析》[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1
小学一年级上册试卷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板书课后反思
一课研究:以“解码”思维攻略一年级上册部总关系图式的解决问题
教育论文||估算教学不能弄巧成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